首页 > 都市言情 > 摩挲大地 > 第2章 丝路悠悠

第2章 丝路悠悠(1/2)

目录
好书推荐: 没在恰好的时间遇到你 末世楚倾 TFBOYS:源心布满 神奇宝贝之新幻 (修真)师姐的剑 灵魂空间里的王国 究极高手 三国之铁马山河 异世铸造师 女配修仙逍遥路

昨日,我问朋友:“说说你们看到‘丝绸之路’会想到什么?”他们答道:“应该是一条连续的道路”,“肯定是和丝绸有关”,“张骞,骆驼,商队,沙漠”,“唐朝时期,应该很繁华”,“张骞”,“********”,“楼兰”,“大唐盛世、驼铃声声”,“一个方向”,等等。

在新疆和阗安德悦遗址出土的一件佉卢文书上记载:

“从他自都城回来以后,又支付了二匹丝织物;

他们从普斯伽吕送出一匹皇家丝织物;

旦楼基拿了一匹丝织物;

普姆那色拿了七匹丝织物;

山地人拿了二匹丝织物。......”

当远行的考古学家们在消失了十几个世纪的楼兰古国发现了沉睡千年的女尸,当西亚各国的百姓官员享受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的好处,当汉代以后的艺术家在伯孜克里克千佛洞细数着墙上的壁画,当土库曼斯坦的商人携着汗血宝马来进献给中国的皇帝,当由西往东走来的龟兹人鸠摩罗什来到长安译经****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一切的发生,源于一行人的艰苦跋涉。

领头者,是那个两千多年以前的汉武帝派往出使西域的使节——张骞。

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原,西汉北面的异性诸王因失去安全感纷纷投靠匈奴集团,为了平叛刘邦率兵和匈奴打仗,他认为匈奴外强中干,不听下属劝告,兵败于白登山下,打不过只好和人家和亲。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强盛,汉武帝为了反击匈奴,听说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复的意愿,想联合他们夹攻匈奴。

大月氏这个游牧民族在汉武帝之前势力比较强大,是匈奴的劲敌。匈奴人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也是个游牧民族,不过这个民族的血统比较复杂,民风也颇为彪悍。“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戎狄本来就不是什么好词儿,还要加个修饰。“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其攻战,斩虏首赐一卮酒,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和夙敌大月氏打仗,用月氏王的头盖骨作成了饮器,与车骑都尉韩昌、光禄大夫张猛“以老上单于所破月氏王头为饮器者共饮血盟”。

汉武帝派出张骞出使西域以联合大月氏东西夹攻匈奴,被应募为郎官的张骞收拾好行装,和家人道个别,带着一百余人,由甘父做导游,就从玉门关出发了,西行进入河西走廊,这个地方自月氏人西迁之后就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当时他们的思维观念里,恐怕不清楚西域是个什么概念,只把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范围就相当于今天新疆及更远的地方。柏杨是这样说的:“西域是无边无涯的沙漠,暴风时起,天翻地覆,光天化日之下,处处鬼哭狼嚎。又有寸草不生的咸水,举目荒凉,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往往一个月不见人烟。也没有正式道路,行旅只有沿着前人死在途中的枯骨摸索前进,那是一个恐怖而陌生的地方。”

这一走,恐怕回不来了。

出发之前,他们绝对是安顿好家里的一切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这是英雄泼酒践行之处,大汉的男人们喉音里熔铸着豪迈。即便有太多的不情愿,但是皇命不可违,小家和大家相比,只得把妻儿先扔在一边。没想到张骞点儿真背,一行匆匆地向西行走,刚出玉门关就遇到了匈奴的骑兵队,玉门关在当时是汉朝西边势力的边界。和汉朝势不两立的匈奴将领见到张骞,立即就把他押到匈奴王庭,见君臣单于,得知到张骞西行的目的后,他问张骞:“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这话说得有点意思,我肯定不会让你通过我们匈奴去出使月氏,难道你们又会允许我闯过汉区去越国?

匈奴不傻,忌惮于汉庭的强大,不杀张骞,把他软禁起来,时刻接受监视,时不时地对其软化和拉拢,进行各种威逼利诱。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他忍辱偷生,在匈奴娶妻生子,学匈奴人的语言,穿匈奴人胡服。张骞是一个有气节的汉朝人,十年之久并没有抹掉他的意志力。他一直需找机会,伺机逃走。终于,让他找了机会,趁着敌人放松对他的监视,他逃离了匈奴。

其实虽说是软禁,他还是有自由的,毕竟匈奴人有点忌惮强盛的大汉王朝,张骞只是自由受到了限制。他想方设法了解通往西路的道路,以便作逃走之用。逃到了大宛国,说明了自己的使命和沿途的遭遇,希望大宛国能够派人将其送回汉朝,并表示归后重重酬谢,国王看他是汉朝的使节,热情款待,临走的时候还给他派了翻译和导游。张骞在他们的带领下找到了大月氏,此时的大月氏国“地肥沃,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张骞软禁在匈奴期间就西迁了,物产很丰富,即使汉庭再强大,大月氏和匈奴的仇恨太深,他们也没有联合汉庭的意思了。

张骞出使失败,想要返回长安,没想到在途中,又被匈奴人给俘虏了,这回扣留并没有十年。由于匈奴内乱,张骞在匈奴仅留了一年多,就返回了长安。汉武帝没想到张骞出使西域会有十三年之久,他的出使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但是对他带来的趣事轶闻以及对促进民族交流还是很好奇的,张骞把新疆的各小国和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诸国的风土人情、自然地理和自己的遭遇向汉武帝陈述一遍。

十几年,谈何容易?英雄,这才是英雄。

后来,匈奴失去河西走廊退却西北,凭借西域的人力物力和西汉对抗。汉武帝又想派遣了张骞再使西域,一来是想断掉匈奴的右臂——乌孙,二来想劝说西域诸国和汉朝联合,成为汉朝的外臣。由于第一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上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这回出使气派多了,带去不少随员和金币丝帛。

汉武帝让他带着铸铁技术,开渠,凿井之法,驼着丝绸和工具,带着随从去了之前去过的国家,又把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的脚步跨到之前没去过的地方。最后在乌孙国的护送下,张骞带着各国回赠和交换的植物、歌舞和乐器返回长安。

整个行程并没有那么浪漫,张骞出使的目的是为了战争,残酷的战争。

其实,无论是同出一脉的西汉、匈奴、大月氏、乌孙,还是范围更为广阔的印度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等,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政治模式,就很难放得下尊容和架子去主动接受“异族”的融合,要让双向同等高贵的我们虔诚地去接受外来的完全陌生的文明,简直是笑话。除非通过战争,通过侵略,通过“商品”流通,然而战争和侵略的双向伤害实在是太大了,征战沙场抛洒热血的故事虽然让人们津津乐道,但除了劳民伤财以外,国家和人民都得时刻紧绷着敏感的神经警惕着周边国家的铁骑、战火、硝烟。就算战争结束,统治者们也害怕失败者的崛起和反击,上演着建立在累累白骨上的“屠城”的文治武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全职法师:召唤魅魔,锁情穆宁雪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