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朝天一棍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温柔一刀 天下有敌 群龙之首 四大名捕震关东 修仙之径 四大名捕打老虎 纵横 少年铁手 少年追命 碎梦刀

一自私、写诗还是大公无私的大师?

一路上八百里佛法高深的三枯大师抑或是给罗白乃整治蛊弄得团团转的三姑大师都背着两口褡裢跑在前边。

前面有山贼却听他指挥。前边有盗匪也先让他给打跑了。

前头若有道上的人物自会为他开路;前方若有官兵遇上这位秀气大师沉重的禅杖可谓倒了八辈子的霉。

这位“大师”像认识了不少绿林好汉而一路上不管黑的、白的、官的、民的对大师都不是闻名已久钦仪效命就是闻名丧胆掉头就跑。

所以有他在群侠的逃亡历程有了不少方便。

少吃了许多苦。

这大师却吃得起苦。

太阳烈照他光着头连笠也不戴一顶。

大雨滂沱他也拒绝撑伞——连方恨少好心为他遮上一遮他也一拂袖拨走了雨伞径自走在雨中。

这一下方恨少脸上挂不住只好恨恨的说:“好啊走在雨中好不诗意!大师像位诗人还多于像个和尚!”

总之大师吃苦耐劳——或者说他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耕的是“田”挨的是“鞭”就跟牛一样。

大师从没怨言。

人家睡觉他守夜。

别人吃饭他最迟。

他不以为忤。

他任劳任怨——这里当然不是那两个原来在“刑部”跟随朱月明、后来改投了蔡京的恶棍的名字。这儿绝对是一个对他的赞美。

而且大师还十分听从王小石的意思。

总而言之他对王小石十分维护言听计从。

大家甚至有点怀疑三姑大师跟王小石到底是什么关系?

罗白乃有次趁王小石走了开去劝解仍郁郁寡欢的唐宝牛时真的问了大家这个问题。

于是众说纷纭。

大家邀较老成持重的唐七昧先估。

唐七昧说:“是天衣居士生前安排下接应他爱徒的人吧?”

大家再要性情比较古板的梁阿牛来猜度。

梁阿牛:“同门?”

然后到大家胡猜那就离谱了:“师徒?”这是班师之的猜测。

——究竟谁师谁徒?况且两人年龄相距不远。

“兄弟!”这回是方恨少的看法。

那到底谁兄谁弟?

“旧部。”何小河认为。

——理由很简单像王小石这样的人材不可能只到了京师后才叫红在他入京之前一定也是个极出色的人物。因此何小河认为王小石在江湖上一定有很多朋友在武林中也一定会有很多他的旧部。

说不定“三姑”就是其中一个。

现在轮到罗白乃说了。

他的推论比谁都荒谬。

简直不可思议。

“女友。”

——什么?

大概都不懂他的意思。

——女友!?

“他是他的女友”罗白乃绝对异想天开“或者他们根本就是一对夫妇。”

何小河又好气又好笑:“你是说三姑大师是个女的!?”

“那有什么不可以?”罗白乃仍振振有词嘴里也念念有词“既然连郭东神都可以是个女的三姑大师有啥不可以是女子?何况他也长得那么俊。”

这倒是。

其实三姑“大师”的年纪和样貌一点儿也不“大师”。

他非但不老还清俊得不得了脸上常流露出一种乏倦的情愁来眯迷着眼靥一张清水浸着月光石卵的脸蛋儿光着头反而觉得他俊得有采、美得亮。

那是一种高贵的情态还带着香味佛意不是一般美女能有不是一般俊男可得。

所以罗白乃这样一说大家倒狐疑了起来竟然有点怀疑三姑大师是否真的女扮男装了。

何小河笑斥道:“胡言妄语……难怪你跟他改了个同音法号作‘三姑’……我倒没看出来。他一来就是大师我反而没想到其他的。”

梁阿牛不解也不同意“他是大师大师怎会是个女的?”

罗白乃立即反诘:“是谁规定世间的大师就不许是女的?”

梁阿牛为之语噎。

方恨少笑说:“可惜他剃光了头。”

“可惜什么”“罗白乃也反斥道:“世间漂亮的男女要真的是好看就算剃光了头牛山濯濯也照样美得杀死人。”

方恨少马上认可:“对像我就算撷下方巾也美不可方物。有人说我改穿女装还胜红妆呢!”

“欧!”

那是何小河装呕的声音。

“什么?”方恨少故作不懂问“何姑娘可有喜了?”

温柔一跺脚脸色遽变。

班师之却叱斥他徒弟:“小豆丁你别乱来胡搞的人家三枯可是得道高僧你不是有那个……意思吧?你可别捣破了头坏了人家修行!”

罗白乃可不说这个更不想听他师父这个。他见温柔不悦以为独漏了问她“高见”所致便笑嘻嘻的找上了温柔:“你呢?恩婆对三姑有何高见?”

温柔救过他他既不能叫“恩公”有时便叫她“恩婆”温柔向来也不能为忤反而觉得好玩新奇。

可是这时温柔却板起了脸噘起了嘴几说:“什么三姑六婆的大师小徒的有啥了不起!”

说着又一顿足转脸就走了。

罗白乃不意温柔这下说翻面就翻了面冷丁怔住搔了搔头皮笑与大家说“我的姑奶奶又脾气了。”

心里却爱煞了温柔恼怒的时候两边粉腮像则蒸好且得玲珑可人的小包子一样好像一口咬下去香甜入心肺似的。

温柔拧身去了。

大家还在喁喁细语趁王小石仍在劝解唐宝牛三姑大师上了一蚊山找走马卖解的那一帮人马要他们暗帮偷渡王小石这一股人的流亡所以这干流亡男女才正好可以谈论人前人后的种种是非都一致认为三姑形迹可怪可诡也可敬可佩。

——例如:三姑背上的两个褡裢左边那个一旦解开里面有着令人意想不到、各种各类、希奇古怪之事物。

右边那个他却从来没开过。

也从来不肯放下来。

说三姑大师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耕的是田睡的是棚后三样都对:三姑确是吃苦耐劳不嫌不弃他除了成天至少要沐浴三次之外(无论多荒僻之处他还是能找到水源让他沐浴)别的都是个苦行僧的款儿但他依然素净伶俐香气自放。

但他吃的绝不是草。

而是花。

他也不是吃花而是沿路只要见着了花就凑过嘴鼻在那花蕊深深一吸气“索”地一声他好像就很靥足了。

饱了。

便整日不吃任何饭菜了。

每次罗白乃都很好奇也凑过去看大师如何“索花即饱”。

三姑当然不喜欢有人旁观。

所以往往罗白乃在身旁他就不吸花了走开了。

偏生罗白乃好死缠烂打。

他还问出了白:“大师吸花呀?”

大师只合十:“阿弥陀佛。”

罗白乃又直截了当的问:“大师您是吸花香就饱了么?”

三姑只念:“善哉善哉。”

罗白乃赞叹的道:“大师太诗意了。大师在家时可是写诗的吧?”

三姑淡淡地道:“花比诗美。一朵花就是一诗。诗有造作花不。一个人好本身就是一诗;好人是好诗。”

罗白乃似懂非懂忽有点领悟的道“那么大师太自私了。”

三姑大师倒没料到罗白乃会忽然这样说。

“吃花嗅花有这么大的好处大师怎么不介绍推荐大伙儿都吃些花儿呢?看来大师是多吸花儿精华才会出落得如此又白又嫩吧?”罗白乃理直气壮(其实他就算理屈也一定气壮——他的经验是:不管理屈理直总之一定要气壮了再说:气壮则理屈也可直;气弱则理直亦只能屈):“这样说来一向给人誉为大公无私的大师岂不太自私了么?”

三姑大师微笑摇头:“不是我不教而是你们一定不从。”

罗白乃不解。

所以他要三姑大师作解。二吃花狂僧

“我吸的不是花而是花的味儿是花香。”三姑大师道“我吃的不是花而是花的粉儿。”

罗白乃奇道:“花香可以闻这我知道但花粉却能吃么?如何吃得?”

三姑道:“这是世间最纯净的事物。花粉是花蕊的粉末是花之魂、香之魄、活命之源。你想蜜蜂、蚂蚁采了这点粉密以饲蜂后、蚁王寿命特长体壮精强且能独产下千万蜂蚁子孙可见其延寿强精、美容祛病之效。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纲》已载:花粉为食物上品久服可轻身、益气延年。人见我寡吃以为我苦不知我享受不知此方为人间圣药。”

罗白乃啧啧赞叹:“原来花粉那么好我今后也吃。”

三姑大师笑道:“这不易吃。你功力未足分不开来杂质吸了也收不了。何况世人太贪馋、杂食以致吃了什么好东西下肚都给混杂了吸收不了如同白吃。”

罗白乃仍是热衷:“我也可以戒食的呀。你告诉我有什么不可以吃的?”

三姑大师道:“你呀?不行。”

罗白乃愈急了:“我为什么不行?我聪明用心就行。”

三姑道:“你是聪明悟性也高要不我也用不着跟你耗。但聪明人反而贪多务得难成大器。先专心才能用心人若花心已先散了心心力也没可着力了。”

罗白乃诧道:“那还要什么着力处?”

三姑问:“要你戒食荤你成不成?”

罗白乃搔道:“吃荤?那就是没肉吃了。那多难过呀光吃菜嘴里迟早淡出个鸟来!”

三姑笑道:“这就是了你那头吃肉这头吃花那还不如杂七混八的胡吃一通好了:正如道释儒齐修茅山、密宗、炼丹齐习一样到头来不但一事无成一失准儿还会成了失心疯哩。”

罗白乃听了还不服气:“大师。这我可不明白了。你也是禅学上有大启悟的人穿华衣和打布钉本就没有什么分别豪宅与茅屋也是一样栖身吃肉的和吃素的还不是一样大师又何必自苦?何须着相呢?要真的心头有佛又何必计较吃什么?吃山珍海味不见得就富吃青菜白饭的不见得便穷。”

三姑道:“这不是相而是心。相由心生心才是根本唯心主意念念无尽。这分别可大了。禅是自然浑成一体但该分的还是要分的;该做的还是要做的。否则人跟朽木岂有分别?又如何成佛渡众?有益众生的便是佛慈悲就成佛佛岂是一无动静的废人?你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你想不想给人切成一块一块的、流血流泪的吃下肚里去了?要是不愿意又为何吃其他有血有肉的?你吃他们就是在枉造杀孽。他们会痛会怕会求饶、求生一旦想保住性命就生惧畏如此遭你残杀的牛羊猪狗都死得不甘他们的身子都是活着的然而你为了吃他们的肉便把他杀了他的肉岂甘心为你所食?蝮蛇一紧张就分泌毒液鲮鱼一遇敌即以电殛大多动物频死前都渗泌毒素于全身只是你不会察觉而已。自然酒肉穿肠烂身体自然会坏元气也不充沛了。禽兽也会反扑、报仇的;那叫报应循环因果不昧。你也不想死不想人为了你的财物、名权或皮毛血肉而无端劫杀你、无故加害你那你又为何逞口腹之欲而夺取别种生命的活命机会呢?况且青菜红果确要比大鱼大肉有滋味只是你吃不出荤的腐味来也吃不出素的滋味。”

罗自乃仍不认同:“我们是练武之人怎可以只吃蔬菜?不吃肉力从何来?不杀生又何来肉吃?何况不吃白不吃你不吃人家可是吃的你少吃了便给别人占便宜了。再说其他鸟兽可也一样杀生的呀!大鱼吃小鱼老虎噬鹿飞鹰搏兔蟒蛇吞鸡弱肉强食自古皆然也是自然律法我又何独故意去违反跟自己口腹食欲过不去呢?”

三姑却看了罗白乃一眼反问了一句:“那你认为强的可以吃弱的大的可以吃小的那么蔡京、王黼、梁师成之类就活该任意宰割黎民百姓天下第六、惊涛书生、神油爷爷等人就可以吃定你了?”

罗白乃喃喃道:“这……也不可以这么说的……”

饶是他机伶善辩一时却没了对词。

三姑又斜看了他似笑非笑的问他:“怎么?蔡京相爷那些人权势不大么?方小侯爷等人武功不比你高么?”

罗白乃鼻尖已微渗出汗珠:“他们……我是人我会反抗的怎能任由人欺。”

三姑笑了。他的皮肤又白又嫩白得像剥了层皮的葱心不止是人最高贵秀气的肌肤甚至还带了点仙味才能有的造化。

他笑起来的时候忽然间脸上就了有许多皱纹皱得十足好看。

天下间没有皱纹能皱得那般好看的了。

——也许这就是常年念经修佛的好处吧?

罗白乃心底里暗忖:——三姑到底多大年纪了怎么左看、右看都不出来。

“你会反抗别的动物、禽兽、鱼鸟就不会反抗吗?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你吃它一口。每一口里都有着他们的生命。你切下自身一块肉看着吧:那几尽是生命。你要活多久祖先、父母、妻室还有你自己费多少心才有这一块肉你还舍得吃下肚里去吗?那是会痛的哦。”三姑要言不烦的说:“你不吃自己的却吃人家的岂不自私、狠心呜?”

罗白乃嗫嚅道:“那……那该怎么办?要我不吃肉那……那太……”

三姑好言好语的说:“也没要你一天就办到。你尘缘未尽佛性未固。今天戒了明天又犯了。明天犯的更变本加厉所以不如不求戒。一天戒一些少吃一些少作了一些孽日子有功加起来就功德圆满了。戒律不得制限而是自的那才能从‘戒’中入‘定’‘定’是生‘慧’强求是没有用的。”

“对对对”罗白乃猛想起一个对他有利的例子就忙不迭的道:“我师父也是。他也当试过茹素吃齐但吃了一阵火气却更盛了。他也试过念经潜修但连波般经还没念完七七四十九遍他已经烦躁不安心神不定且头头碰着黑所以就索性不念不戒了。”

三姑反问:“那你念经、戒斋原来是为了要走好运、别有所求的了?”

罗白乃期期艾艾的道:“这……这也不是这样说……不过要是连基本的好处都没有这苦……受来作甚?”

“哦是受苦吗?叫你戒荤让你神清气爽益寿祛病这是苦么?教你念经让你净化心灵救人度己那是苦么?”三姑似笑非笑这时候的他最俏:“世人既多分不清苦乐现在连受苦还是受惠都不清楚了。大家都争名逐利贪图私欲到头来文明丧尽只争得个无明。”

罗白乃怔了一会喃喃地道:“大师你让我想起一个人一段话。”

三姑这回倒忙然问:“什么人?什么话?”

罗白乃注视三姑道:“王小石。”

三姑大师忽然飞红了脸别过了头面向别处他原先的淡定闲静也一下子消失于无形。

罗白乃仍注视三姑道:“只不过他不是用‘无明’二字而是用一个字。”

三姑眈目下视漫声问:“什么字?”

罗白乃道:“那是唐七哥名字的末一字。”

三姑恍然道:“昧。”

罗白乃道:“便是这个字。”

三姑大师饶有奇趣的问:“他却是因何提出这个昧字来?”

罗白乃道:“大致也跟你这样。我作了些事多问了两句他就说了这个。”三姑吝然笑了笑道:“你又犯什么事才让他说你了?”

罗白乃道:“我在杀蚁。”

三姑奇道:“杀蚁?”

罗白乃说:“对。我们逃到猫林那一带找不到宿头只好往地上睡。偏那儿苍蝇多蚊子又多连蚂蚁也来凑热闹我给叮了几口一时火起便杀了几只……”

三姑说:“阿弥陀佛虫蚁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又没咬死你你又何苦弄死他们?”

罗白乃:“他也是这样说可是我不同意。那是无用的、有害的东西杀了也就杀了我又不是杀了有用的、好的东西。”

三姑问:“他怎么说?”

白乃:“他说:世上没有无用的东西。粪便可以成肥料使蔬菜水果肥大多汁喂得人胖胖壮壮。朽木枯草小可填坑中可饲畜大可盖房无一物无用。就算苍蝇、蚊子、蚂蚁全都有它们的用途没有了它们鸟、蛙、蛇都吃什么?然而鸟的羽毛可为我们披衣有的蛙和蛇从唾液、脂肪到皮、胆都是上佳的药材可治疗暗患恶疾。世间没有没有用的东西。如是难道一个人残废了就该杀了吗?他自有他的用处。然后王小石就叹了一声说:‘人只以为自己有用其实是给蒙昧了失去真正的智慧了。“三姑大师莞尔道:“难怪。”

罗白乃反问:“难怪什么?”

三姑大师道:“难道王小石不肯当官他是不能当。难怪王小石还是不能长久当‘金风细雨楼’楼主他终究是当不了。他就是佛性大。”三*寒时寒杀朱黎热时热杀朱黎

说话仍得意的转述他和王小石的辩驳:“我却不同意他的话反问他‘你这也不可以杀那也不可以杀那你就等别人来杀你呀?’”三姑问:“他怎么回答?”

罗白乃道:‘他说“那不然。别人杀我我也会还手。如果杀一人能救苍生死一人能活下天我就当杀人者也无妨。’我见这难不倒他就想别的问题来考倒他。”

三姑倒听出了兴味:“他怎么考倒他?”

罗白乃哈哈笑道:“我跟他说他要是真够佛心大慈大悲为何还是常有吃肉?不干脆出家当和尚去了。”

三姑就问:“他怎么——”罗白乃也不待他问完已说:“他就跟我这样说小罗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少几个出世的和尚多几个和世的侠士那就可以多帮几个人、多救几条命了。我不是佛心高而是侠心不灭你可别误会了我吃肉但不杀生。已经杀了刽了的我吃了也不讳忌。但为我活杀的我一概不吃。我是习武决战的人要有力气不能完全把骨肉全戒掉。——大师这番话可跟你有点那个那个不一样呢!”

三姑似咀嚼沉思好半晌才说我也弄拧了:看来他确只是侠心高而不佛性大。不过这样说了侠心佛心都是很近的东西。他说他是练武打杀的人非吃血肉不可那却是荒唐话:大象够壮够大却只吃枯草、水果。牛的力气远胜于凡人但只吃草。猴子够灵活了吧?吃的也只是果仁而已。“罗白乃眨着一双灵醒的大眼睛仍是问道:“可是吃斋茹素又怎样?这世上都没报应的。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是我最常见的是恶人得势就算死了也寿终正寝极尽哀荣。反而是善人好人没好下场且多丧于恶人手里又有补语说什么:若然不报时辰未到。可是他们一直得势当权享尽富贵荣华到死的那一天仍不报我怎知道世上有没有报?就算他们下地狱、受折磨我又没见过怎知道!这当真成了: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整路没尸骸了!如果没有报应行善作啥?行善和行恶有啥分别?如有那就是善行者自讨苦吃恶行者快意平生。”

三姑听了他这一番话蹙着秀眉显得很有些沉重和感慨:“你这些话却也有没有问过王小石?”

“有!”罗白乃坦然道:“所以他又第二次跟我说了那个字。”

三姑一怔然后随即想起“‘昧’?”

“对。就是这个字。”罗白乃兴致勃勃的说“他说:‘报应不爽因果不昧。’这八个字。“三姑憧然道:“好个报应不爽因果不昧——王小石可有跟你解说这两句话的真义?”

罗白乃懵懵地道:“没有。他只是叹了一声说:世上就算未必具有报应但世事总有因果不可轻忽。”

三姑道:“那你明白他的意思没有?”

罗白乃道:“有些明白也有些不明白。”

三姑道:“你明白的是哪些?不明白的是哪些?姑且说来听听。”

罗白乃道:“他的意思大概是说:报应未必是我们凡人可以眼见的但不可因此而不做好事、多做恶事。”

三姑说“这还不足既然有因果便是有报应。有的人成天修桥铺路布施行善但不幸夭亡遭遇逢意外。那只是我们凡人可见的一面。我们不知道他前生作了什么孽后世修成什么功德就算不信轮回我们也不知道他是否这头做好帮人那头刽鸡杀鸭在有意与无意之间间接或直接的涂炭过生灵。就像你师父一修佛就遇波动便生畏怖马上不修了这就坏事了。其实一个人佛缘深魔障也特别多。佛与魔、本就是一线之隔而已。这种人一修佛道心魔反噬挣扎蒙昧所以把未来的孽劫先行应验了。通常真佛度人自己也得代为应劫不惜身入地狱遍身血污饱受魔浸历尽浩劫更何况是凡人?所以你师父一修就遇祸那是应劫能应始能度是好事修对了头度了小则平安大可成佛且可见出他是佛性未泯。可惜他一遇劫便怕了放弃了这应前功尽弃了往后只怕仍是要遭劫。就像人害了病医生予他下药他服了又吐又泻一样:那就是治对病灶的兆头可惜病人反而怕了为了不吐不泻就不服药了那么这病怎么好得?怎生治理?”

三姑叹了一口气又道:“人对报应的看法十分短浅。以为眼见该报的未报该应的没应那就不肯修这功德了。谁知报应虽未人人立见但因果循环总是及时所以说人体是佛只是人自己要脱离佛性;魔坏不了人只有人坏得了自己。”

罗白乃听三姑说理很觉舒服但舒服得来又倦倦欲睡他望着三姑那吹弹得破的脸靥这回便说:“我可不明白一事。”

三姑流丽的笑了笑说:“世上没明明白白的事只有明明白白的心。不明白用心问就算还不明白也会分明些的。”

罗白乃这回诚恳的道:“我不是像方恨少这般饱读诗书也不似王小石那般名动江湖更不如唐七昧有家势实力……你却为啥常在有意无意暗提点我?”

三姑哈哈笑道:“我提点你?你不是也常提点我吗?”

罗白乃这下愧恧地道:“哪有的事……大师说笑了。”

三姑正色道:“因为你是平常人所以我才跟你多说几句。”

罗白乃迷惑的道:“平常人?”

“不是平常心就是道便是佛么?”三姑道“当然你是个悟性很高的平常人。”

罗白乃怃然又复了一句:“平常心?”

三姑看他蒙蒙的便又提省了一句:“其实自然就不是真。真就是佛。真是佛美是佛善也是佛。八万四千法门无不是佛。只要能悟道就是法门。你可以从剑中悟道书中悟道平常心中悟道。你那次在六龙寺说我指垃圾、狗屎都有用意那后来成了我背上的褡链那也算是一种大智慧了也就直指人心的说法了。”哦?“罗白乃受了鼓舞这回倒雀跃起来了悻然道:“那我既已悟了道岂不也可算是得道高僧了?”

“嘿。”

三姑大师又怄然起来了。

“怎么?”罗白乃又搔头皮:“我又说错了?”

三姑恝然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还得修行不是三两句机锋几句俏皮话那就成佛升天的事。”

罗白乃这回恪敏的问:“那我要怎么个修法才能像您那么德高望重?”

三姑一听便知道这青年人又犯上心躁意急的毛病了。正如一般众生念经修佛一样为的是功德、改运、善报乃至富贵、功名、权势如果只为了这些不如不必花时间拜佛诵经多去做事行善便是了。所以他怔然道:“我没有德望只有两口褡链。”

罗白乃呆了一呆懵懵的说:“背了两口褡裢就可以成佛悟道么?”

“不是”三姑答:“有两口褡链只是两口褡裢。”罗白乃伸手道:“那你给我一个。”

三姑挥手道:“你自己也有我的怎能给你。”

他紧接又道:“每人自己都有。入得忉利夭谁无包袱褡裢!”

罗白乃大惑不解什么是“忉利天”。

三姑道:“那就是三十三天。为欲界诸天之一或称兜率天。”

罗白乃仿佛慑伏了一下子随即又执意的问:“但你还是没指点我我怎么才能成为你?”

三姑道:“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你怎么能成为我?”

罗白乃说:“你若度我你不就是我了嘛?”

“要人度不是度自度方为度。”三姑已有点兴味索然只念了一句:“寒时寒杀朱黎热时热杀朱黎。”

罗白乃一愕问:“什么朱黎?”

“朱黎是阿朱黎的简称就是僧侣的意思。”三姑倦然道“面对吧它在你对面中间没有捷径。”

说完了这句他就垂目合十表示不再多说了。

罗白乃不得要领越不甘心不久又籍故挨近三姑大师搭讪不过三姑多不回答有回应也只一句数字了事:譬如罗白乃问他:“你再指引我条明路吧!”

三枯不语言。

罗白乃问急了他就用手一指:指的是他脚下的路。

罗白乃沉思片刻又问:“我当下该走什么路?”

三姑指了指嘴巴。

罗白乃当然不解待又再问三姑就说:“贪多嚼不烂。”

罗白乃拧不过三姑便又逗开个新话题:“你原号三枯我叫你三姑你恼不恼?若恼我改称你三枯大师如何?”

他以为大师一定会着紧、会喜欢、会回应。

大师只说了一句:“都一样。”

“都一样?”

“都一样。”大师说“既然狗屎、垃圾都是禅三姑和三枯都一样是大师。”

这是近日三姑大师对罗白乃说的最长的一句话了。

也许他觉得罗白乃大急攻求进、贪多务得他就三缄其口不教了。

就算罗白乃基候在三枯大师身侧三个时辰三姑走路时就走路打坐时便打坐吃花时只吃就是不去理睬他。

罗白乃没法。

就连这次、这时忽听温柔跳了出来大呼小叫:“何姊何姊我来了我来了呀……”

罗白乃莫名其妙。

温柔仍在欢呼:“何姊你在哪里……我可来了我那个可来了!”

罗白乃直着嗓子嚷了一句:“恩婆你来了就来了叫老天爷做甚?”

温柔白了他一眼啐道:“贼杀的关你娘屁事!”

罗白乃怔了怔伸了伸舌头:“哗好粗俗!”

只见何小河一长身掠了过来执着温柔双手欢忭地问:“是真的?”

“真的。”

“来了?”

“来了。”

两人都点了点头无限喜欢、开怀的样子。

罗白乃旁观在眼更为不解。

他只好去问大师:“来了就来了她们两个疯婆子在高兴啥呀?这总不会也是禅吧?”

三姑不答。

罗白乃再问也不答。

问了也是白问。

——只不过三姑光滑细致的脸上现出一丝难以觉察的笑纹。

那是笑意多于笑容。

笑容只是表情。

笑意在心。四取之于天地用之于人

说也奇怪罗白乃本来灵灵省省的而今却有些儿浑浑噩噩的缠着三姑大师学佛修禅这会几倒是比较少去痴缠温柔了。

近日说过“来了”的温柔可轻松多了罗白乃少去骚扰她她可是对王小石生起了莫大的兴趣。

她开始对王小石好奇。

因为王小石这个人很奇怪。

他在对敌之际镇定从容;布阵行军更一丝不苟。这一路上向东南蜿蜒回进他可烛照在心、今追踪者和截杀者把握无定但他自己却指挥若定过关斩将手挥目送气定柳闲。

不过在有些事情上王小石又直如小孩一样:梁阿牛为了充饥要打杀鸟雀他就跳着脚跟这太平门的高手脸红耳赤的争吵了一场。

他一路捡石头:凡是奇趣、特别(这倒不分美丑)的石头他都捡起来小的在行囊、衣襟里揣大的重的他就将之移开小心置放生怕给人胡乱践踏、破坏似的。

他可不只是待石头而是对任何动物、生物都十分爱护。有一次他还为一只受了伤的蜥蜴裹伤耽搁了些时候还几乎遇了伏袭。

他连对植物也一视同仁。

他禁止——至少是不喜欢——大伙胡乱斫伐木林、野草若要生火他也只捡些枯草朽枝别人不解嘲之他还是说那一句:“世上无一物是无用的任何人都不该为不必要的理由去篡夺其他事物的生机。”

有一夜大家围着火聊天不知怎的大家都罚王小石答他们至少一个问题。唐七昧和方恨少见不肯猎杀鸟兽以进食就各出一难题折他:方恨少:“你不打杀动物却有时还是照吃肉不误那岂不是借他人之手杀之你只坐享其成?”

王小石道:“我不是和尚我吃肉的。世上也有百无禁忌的大师酒色财气无一不沾尽管他可能佛法精深、化境但我还是瞧不起的。既是佛门高僧就该修行修行就是以身作则而不是只用张嘴是骗人编话只光说不行。我不是修佛的我只想少作孽:能少杀一生命就少杀一生命;能少为私欲而害人就少为私欲而害人;少吃一口肉多活一条命何乐而不为之哉?要我杀了吃我不干。但已杀了的、烹了的、煮了的我无法使之死而复生不如用他有用之**以果我腹比我有用之身做有用之事我便吃了也无不安。”

唐七昧则问:“但人也不是不杀人的。傅宗书也死于你手。你不杀生却杀人岂不矫情?”

王小石:“那要看杀的是什么人?我一向的原则是:杀一人以活天下人我乐而为之。要是杀的是蔡京、梁师成、童贯、朱历这些人我能杀必杀下手决不容情。我不主动去杀生因为我不想作为这果报循环的起人。凡事都有因果一般人只见到现在的果不知道还有远因而且今天的果也可能是明天的因。有无报应我不肯定但因果确是循环的你今天杀人人明天杀你或因而杀了别人别人再杀他人他人有一日却不知因何杀了你——其实是有原因的:是你自己开始了果报的循环。所以我决不愿作这恶报恶因的起始但如果他人作尽恶事害遍了人那他已作了因我就义不容辞的去让他尝得恶果。杀人如是说世事亦如是观。谁要先伤天害理总有一天也为天所伤理所害。”

何小河盈笑道:“你这叫替天行道了?”

王小石笑:“这是天道也是人心。天道就是人心。”

梁阿牛则问得直接:“我问句混话:你为何这么多好兵神器不用却偏爱用满地都是的石头?”

王小石答:“兵器再好也须人打造。再好的利器也胜不过自然妙造。我取之于大地用之于人战天斗地自成一派。”

这回到班师之问:“这一路来我注意到你的两个习住我也想跟你一样却不知如何才能做到?”

王小石问:“我的坏习性多都是说学是客气了却不知指的是那一桩?”

班师之道:“你这一路来无论环境多恶劣、多艰苦只要一有时间就读书一有时间便习武我学不来。”

王小石笑道:“人对自己有兴趣的事不会没时间做?”

班师之道:“可你武功已这么高才识又好还用这么努力费神么?”

王小石笑说:“我没有才识还不下死功夫不是白活么?若我有才识再不下功夫那就连这一丁点儿的才识也没了。”

班师之恍然道:“你的功夫原来就是这么做来的。”

王小石:“人在一生里只能专心做好几件事甚至只一件事儿。我喜欢习武因为它除了在健体之外又可济世救人而且它好玩。读书也一样不同的只是:强的是心健的是脑。人以为他怎行一笔下去就是书一刀下去就见神一下子就有妙着一凝神就有佳句其实那都是日常功夫大才情都在小功夫上立起来的。”

本来该到唐宝牛问。

唐宝牛却不问。

只喝酒。

他平常虽然豪迈但不嗜酒。

而今却一有机会就酗酒。

所以反而是王小石问他:“你喝够了没有?”

唐宝牛答:“没有。”

却打了一个大酒呃。

王小石耐着性子道:“你可以不可以不再喝了?”

唐宝牛直着眼咕哝道:“好汉子都喝酒。”

“你以前可不是这么想的。”王小石道“能喝酒不算好汉只是酒鬼。喝醉了对人对己都不算好汉。”

唐宝牛歪着身子晃着头说:“醉了好醉了可以消愁。”

王小石叹道:“一醉不错可解千愁但千醉却是只跟自己有仇。”

到温柔问王小石。

温柔最认同(也有共鸣)的一点就是:她也不喜欢吃肉。

她爱吃青菜水果。

她不嗜吃肉的原因跟三姑大师、王小石却有不同。

三姑是戒杀。

王小石是不吃活杀。

她是不吃喜欢的动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西游:从金兜山开始修炼 共生面板,我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让你当德鲁伊,你加入魔门? 从摸鱼刷广告开始修仙 洪荒:捡到东皇钟,重铸妖天庭! 文化入侵修仙界,仙子直播卷三界 修仙从卖身开始 姑娘修仙吗?蕴灵了解一下! 从迎娶织女开始修仙 从小道士肝到玄门真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