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南下 军事不是最主要的(1/2)
() 第七十二章 南下 军事不是最主要的
辰儿一走,牛弘在建章宫还真有点不自在。按理说跟鄂儿是够铁了的,但这哥们感情中多少还夹杂着男女之情,有点爱昧,有点别扭。
新来的宫女叫唐燕,是选秀淘汰后,凭着在洛阳有点人脉留在宫中做宫女的。很有几分姿sè,有点大大咧咧。无论是伺侯牛弘还是做事,都很主动,只是默契程度没法跟鄂儿比。牛弘总不能再把辰儿叫回来,新人总有个熟悉的过程,应该宽容一点。
一旦养成了习惯,人就会变得很金贵。现在要是没有人伺侯,牛弘连衣服都穿不整齐。
牛弘现在除了处理政务外第七十二章 南下 军事不是最主要的,一有空闲常常往宋怡那儿跑。生怕宫中的某些古怪习惯把自己的大皇子弄没了。宋怡的饮食和药物保胎方案牛弘也顾问,与御医和御膳房讨论了数次,尽管牛弘不懂医,但穿越前看过类似孕妇妊娠期注意事项之类的书,多少也知道一点。
再有空闲就去看看小童养媳或阿伊古丽公主。在与阿伊古丽公主的见面中,双方小心翼翼,尽量不去碰那个伤口,不谈十年之约。这样一来,牛弘与阿伊古丽之间就象熟人或家人之间,到也融洽。
说起自己的童年,说起草原,阿伊古丽公主变得神采飞扬。骑马shè箭都会,这点牛弘没法比。说到前年那一场雪,公主心里有挥之不去的yīn影。牛羊冻死了一大半,自己带进帐篷的小羊羔活了下来,没nǎi吃,饿得很瘦,连站都站不起来。帐篷外的雪有半人多高,根本出不去。只有族人帐篷之间清出了通道,可以相互照应。
公主离开草原时,族人已经在一条河边开始建房。宫主把房子想象成皇宫里的样子,显第七十二章 南下 军事不是最主要的得很向往。也许公主也在想念她的恋人,只是嘴上不说。
牛弘也很矛盾,尽管牛弘对公主的感情予以尊重,但当着自己想另外一个男人总是一件让人不快的事情。
牛弘用秩序来管理后宫的做法,有它的优点。就是嫔妃之间相安无事,起码表面上是这样。嫔妃们也有各自喜欢的文体活动,不用整天躲在屋里想男人,到也显得生气勃勃。由于牛弘的刻意为之,除了宋怡外,其它嫔妃一视同仁,使得牛弘周旋于众美女之间显得游刃有余,不大需要用夫权来压制。这大概就是儒家所说的齐家吧。
经过十来天的准备,帝国高层再次开会就南下计划进行商议。
牛弘先不谈军事层面,因为南下根本不是个纯粹的军事问题。掸人区是一些较为原始的部落,没有国家,没有坚固的城堡。帝国大军如要进入,不会有大规模的硬仗。单从军事层面来征服,要想全面控制又颇费时rì。
掸人区有点象帝国东南部山区的越人(又称山越人,他们本来就是早期吴国或越国的人,只是生活在还没有按帝国郡县制管理的村寨)。单个部族或山寨还没有越人强大,生存条件和文明程度甚至比越人差得多。
太傅也认为越人的说法有毛病,本是亲兄弟,不能说会稽城里或下属的县亭村生活就是汉人,在山里生活就是越人。
掸人区的情况也一样。掸人与帝国永昌郡的百姓,无论在血缘上还是生活习xìng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是帝国没有进入那一片地区,那里的百姓就没有汉人和掸人之分。
帝国在北方靖边策略上,文化因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已经有几个游牧部族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汉人,祖先在帝国的某郡某县某村,还在尝试使用祖先的姓氏。
因此,不用牛弘刻意强调,帝国高层在南下策略上,把帝国文化扩张放到很重要的位置。由于尝到了甜头,帝国高层们觉得应该照北方靖边策略,也编一本联系南边广大地区与中原文明渊源的书。书名就叫《续汉境志》,一致同意把这个坚巨而有光荣的任务交给蔡邕来做。
“当初陛下还怕蔡邕酸腐,现在不会有此顾虑了吧。”太傅还开起了牛弘的玩笑。
“说的是,儒学者的治学态度关键在于帝国的政治取向。”牛弘说道。
要想从永昌南下,帝国现有的从蜀中往永昌的官道显得单薄。蜀道本来就难走,绕来绕去的。所以牛弘觉得有必要修筑自荆州零陵郡往西经过洋河郡、建宁郡、云南郡到永昌郡的官道。这样不仅可以形成一条东西走向的便捷通道,更有利于永昌等西南诸郡与帝国比较发达一点的荆州诸郡的交往,也有利于荆州诸郡的重心由原来偏北向南发展。
这一方案帝国高层有点些担心,因为从零陵到洋河之间的一大片地区,帝国的触角还没有进去过,知之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