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灵大帝 > 第七十二章 南下 军事不是最主要的

第七十二章 南下 军事不是最主要的(2/2)

目录
好书推荐: 基因狂潮 睿亲王府的贝勒要出嫁 江山诀 锦寒 千劫火 妖物警司 英雄无敌之位面小商贩 神行记 末世修行 众神之地

“大漠都不怕,那儿有山有水的,有什么可担心的。”牛弘说。牛弘知道,那一条通道的难点在于地形上的跃迁。从零陵到洋河,地面升高六七千尺,肯定也要绕山,但总比蜀道好一点。

牛弘也有点弄不明白,帝国的jīng英往往对开疆辟土有很大的冲动,对帝国疆域内的深度开发和建设反而没有那么高的热情。也许是开疆辟土更容易获得名声,为名所累。

既然牛弘这样说了,帝国高层也没话说了。

最后才谈到军事问题。需要组建一支适合南方作战的jīng锐之师。

太尉的意见还是老办法,从北五营抽调一千jīng锐作为骨干,再从各地征召充实。

桥玄主张,部队中应该有一定比例的永昌郡当地将士。

最后决定,从北五营挑选一千将士,其余将士在扬州、荆州和永昌郡征召。共五千jīng兵,征召完成后先到永昌郡作适应xìng训练,训练纯熟后再发兵南进。

统领这支jīng兵的将领的名称定为平南护掸校尉。

关于这个将领的人选,太尉张奂举荐董卓,被牛弘否决了。主要不是因为谎报羌人灾情那件事,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平南护掸校尉全权负责帝国的平南事务,远离dì dū,不可能事事都请示。只因董卓这人杀气大重,怕他在掸人区杀得兴起,把那儿弄成无人区就糟了。

明白了牛弘的意思后,桥玄举荐刘氏宗亲,东海郡人刘虞为主帅。

那刘虞牛弘在大婚时见过,为人稳重,现为河南尹从事。据御史台的评价,为官清廉,公正,仁和。桥玄的xìng格与李膺差不多,也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他举荐的人应该不会差到哪儿去。

看其它人没有意见,就确定刘虞为帝国平南护掸校尉。

除此之外,还要确定负责修筑从零陵西进永昌的官道的人选。太傅举荐太原人郭泰担任此职。这郭泰(字林宗)也算是有名的党人,党锢解除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机会,算是待业中年了。既然太傅举荐了,牛弘也给他机会,让他做点实事。

在平南护掸校尉下专门设一个路桥曹,由郭泰担任路桥曹从事。

至此,帝国南下的战略就开始正式实施。

众人走后,牛弘还在想修筑东西向战略通道的事。由于帝国没有经年累月的战事,牛弘也没有大建宫殿,所以帝国百姓的劳役负担不重。筑路需要的劳动力不成问题,不会对百姓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修筑泥土路工程量小,速度快。尽管现在官道已由秦时的五尺道拓宽为八尺道,那也只是土方量加大而已。碰到山石就麻烦一些,黑sè火药根本炸不开岩石,只有用大锤钢钎开道,速度就比较慢。要是有黄sè炸药就好了。方士们现在进展很快,估计几年之内黄sè炸药就可以问世。

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南方水网密布,较小的沟渠和浅河道上可以用石板桥。稍宽的河流就要用木桥或竹桥,木桥和竹桥不耐rì晒雨淋,维护工作量大,没用几年就得重修。稍宽一点的河流就得用船摆渡了。

牛弘忽然心中闪出一个念头,石拱桥!这是一种很优秀的桥梁结构,在南方,除了大江大河外,一般的河流上都可以修石拱桥。又耐用有漂亮,自己怎么不早一点想来呢?

牛弘觉得自己笨死了,不经意地拿手捶自己的头。

“陛下”,鄂儿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赶忙跑了过来。!!!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