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灵大帝 > 第七十一章 徐晃凯旋

第七十一章 徐晃凯旋(2/2)

目录
好书推荐: 基因狂潮 睿亲王府的贝勒要出嫁 江山诀 锦寒 千劫火 妖物警司 英雄无敌之位面小商贩 神行记 末世修行 众神之地

婆罗门和刹帝力种姓的女人是不能下嫁低等种姓的男人的,而低种姓的女人可以高攀高种姓的男人。高种姓的男子死后,他的老婆不仅不能改嫁,还要投火自尽殉夫。如果那女子正好来了“好事”,还被认为不洁,不能马上殉夫。要等干净后,再全身沐浴,才可以自尽殉夫。低种姓男子的老婆就没有这种规矩,男子死后是可以改嫁的。

吠陀文化没落后,佛教开始兴起。那也只是拜的神不一样,对于教义中维持种姓制度的那一套说辞,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佛教表面上也对种姓制度提出过批评,允许所有种姓的人入教等等,但低等种姓的人的社会地位没有改变,只是刹帝力也分享了波罗门的宗教权力。

这种改变显然是受制于具有政治权力的刹帝力,为刹帝力服务的(一直到现代,种姓制度的影响因为宗教而固化,没有太大的改变。其中经历了印度教的兴起,英国人的殖民,现代的dú lì。现在阿三常常把mín zhǔ挂在嘴上,好象与西方接轨了,就是优秀的社会制度了。实际上是狗屁,还是个野蛮的种姓社会。dú lì后他们的宪法规定,废除种姓制度,但直到今天,占人口不到4%的婆罗门种姓的人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在议会里占有一半以上的议席)。

现在月氏帝国在印度次大陆的北部推崇大乘佛教,做的比较成功,使得占人口少数的月氏人把那一大片地区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南边和靠近孟加拉湾地区,则有很多小国,甚至还有不属于任何小国的村寨。那儿的人也信教,拜的神五花八门,但在维护种姓制度社会结构这一点上没有根本的区别。

掸人尽管由于地缘接近,受佛教的影响,也信佛。但掸人不搞种姓,甚至掸人没有姓氏,只有名字。

牛弘相信,如果帝国选择南下,大汉帝国的文化在帝国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助推下,只会向那一片地区扩张。随着交往的频繁,佛教必然也会向帝国传播。在大汉帝国这样一个世俗社会,影响肯定有,但佛教很难成为完全左右人们行为方式的宗教的。

阳chūn三月,风吹在人的脸上再也不象冬天那么冷了。人们纷纷换掉了冬衣,行动也轻快了许多。

徐晃接到调令后,rì夜兼程,回到了洛阳。既有军功在身,又闻皇帝赐婚,用chūn风得意四个字来形容徐晃还略显不足。

由于徐晃的事迹在洛阳早已家喻户晓,所以当徐晃一行人出现在洛阳街头时,整个洛阳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都去欢迎扬威西域的徐晃了,这场面不亚于当年张蹇回长安。

欢迎队伍中还不时响起女孩子的尖叫声。帝国在文化上还没有后世的礼法对女子的限制,女子可以抛头露面。连赵娆也不甘寂寞,邀了几个洛阳姐妹上街看帅哥去了。

徐晃二十来岁,中等身材。他身上没有富家子弟从小养成的风流倜傥,却有长期军队训练带来的威严,男人气十足。怎能不让那些小女生叫声连连呢。

牛弘率文武百官在皇宫嘉殿前广场上迎接徐晃回dì dū。徐晃很老成,心里清楚,自己这点军功,比起前年尹端董卓围剿叛羌还差的很远。只是天子重视,才有今天的荣耀。一路上也威风够了,还没到皇宫就下马进宫。

这点让牛弘很欣赏,徐晃在牛弘心里的份量又重了一分。在此之前牛弘还有一丝担心,怕万一徐晃恃宠而骄,不知自爱。要是那样的话,牛弘不得不适度打压,没法顾及辰儿的感受了。

牛弘下诏,任命徐晃为左中郎。同时,给徐晃与辰儿赐婚,让徐晃择rì完婚。

徐晃当然高兴了,有官做,还有美女做老婆。非常非常诚恳地谢恩了。

左中郎是光禄寺左中郎将的下属,品秩六百石,算是跨进了帝国高级干部的门槛了。光禄寺下属的部队属于皇宫的侍卫和礼仪部队。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和羽林中郎将,都有下属部队。

光禄寺下属的部队一般人进不来,大都是一些帝国高官和豪族的子弟。在讨论徐晃的职位任命时,太尉和刘庞倾向于把徐晃安排到司隶校尉手下。太傅提议后才安排进光禄寺的。徐晃是占了辰儿的光。

徐晃也算是个急xìng子,三天后就迎娶辰儿。

徐晃家境不怎么样,但在北军中有一批好哥们。现在徐晃是他们的光荣,当然不能把婚事马虎了。在他们的帮助下,徐晃的婚事到也办得风风光光。!!!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