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重生 > 第三卷:亲征蒙古 第一百一十章:万历八年的诸多国事

第三卷:亲征蒙古 第一百一十章:万历八年的诸多国事(2/2)

目录
好书推荐: 倾寻天籁 一夜倾城 重掌洪荒三界 凤皇 少林门徒 女神之耶路撒冷 无敌浪子 神雕惊雷 本宫不在线 修真之风流才子

关于内乱问题,万历本想做出反应的,但一想毕竟是人家国事,不好干涉。朝鲜是中国门户,对日本来说是这样,以后对西方诸国来说,更是这样。因为一旦失了朝鲜,敌人就是在家门口了。这么一想,万历还是告知了辽东总兵李如松,让其暗中支持朝鲜的士林党。这个时代是人类科技**的前夕,多支持一下朝鲜的年轻知识分子,对朝鲜的发展有好处。

万历八年地新年很快就过去了,这段日子万历总觉得过得特别快,主要是因为常润地关系,孩子实在是长得太快了。这位未来的准太子(万历可不想重蹈历史地覆辙去废长立幼)特别喜欢笑,见人就笑,也不知道在笑什么。王皇后生育后身体不是很好,所以大多是李太后带的孩子,这孩子也就跟李太后特别亲,总喜欢把头塞在李太后怀中,并且抱着她的手臂不放,连睡觉也不肯放手。李太后因此经常开玩笑说,不愧是皇上的儿子,简直就是同一模子刻出来的,跟皇上小时候一个样。

张直自从去淮南治水以后,万历七年年初回来了,而潘季驯还留在南方治水。张直带来了治水的成绩,河堤、护堤柳、水坝、新河等都已完工,当时潘季驯留在江南修筑淮河河堤,还有修复京杭大运河,预计再过一年才能回来。

万历八年三月初七,潘季驯回京求见。万历在乾清宫接见了他,赐封指挥卫都督同知,世袭三代,领俸八百石。

这样的赏赐其实是偏低了,对于历史上万历末年、崇祯年间的连绵水患而言,潘季驯如果能有效防治住水患,就是封王封侯也不为过。但是考虑到明朝历来的重文轻工心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目前是只能这样了。

在大明的西北,蒙古的大汗俺答,前年在青海湖畔的仰华寺旁见了活佛,交流了佛法,然后回去了蒙古,但万历没有想到的是,俺答汗回草原后,这才过了不到两年,他就去世了。俺答汗的儿子黄台吉即位,万历得知,也册封黄台吉为顺义王。

这里还有段小插曲,根据兵部尚书殷正茂的建议,为了蒙古与明朝关系的稳定,应当让钟金哈屯下嫁给黄台吉,这样才能保证俺答部不发生分裂,保证双方的和平。

这个事情着实让万历有点为难,毕竟自己在蓟州跟钟金有过一段友情,自己虽然贵为皇帝,但是朋友并不多,让自己的朋友、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嫁给自己的爷爷也就算了,还要让其再嫁给她的伯伯,这个未免有些不合人情了。

钟金成为大汗夫人后,在蒙古十分受人尊敬,地位越来越高,蒙古人民敬称她为“三娘子”。俺答汗死后,三娘子无疑就成为了蒙古最有权势的人,而众所周知,俺答汗的儿子非常的多,如果三娘子不嫁给黄台吉(即太子),那么势必会有其他的“王子”争权,这其中也包括三娘子自己的儿子。

考虑再三,万历还是亲自写了信,给三娘子,信中委婉地表达了明朝的意思。不久之后,三娘子回信,表示既然皇上开了口,自己也愿意下嫁给黄台吉,希望以后汉蒙两族能继续保持友好互市关系。

当皇帝以来,自己也说过不少违心的话了,果然是大义压小义,没有办法的事。自己作为皇帝所担负的担子确实很重,也不知道自己能撑多久,总之在撑不住之前,多多努力就是了。

这一年的春天,陈太后开了口了,说皇后已经生了儿子,子嗣方面已经很正统了,没有问题了,应当娶妾了。李太后也是满口答应,随即就开始张罗,似乎早就准备好了似的,不出半个月,京津、河北等地挑选的十六岁佳丽,有七八十人,在东华门一处宫殿中待命。

万历乔装成太监模样,与林庆张直故意提前到达,选了七个姿色上佳,举止得体的少女,像有些长得十分漂亮,但是却在那三三两两拉家常、坐姿不够端正的,就没有机会了。

没有选上的其他少女,命运就是沦落为宫女了。只要是女性,凡是进了这东华门的,在她们变老之前,是不可能有机会踏出这个门的。

万历选的这七位佳丽,成婚时就没有像王皇后那么热闹了,甚至连民间的请亲朋好友相聚、设立酒宴的习俗都没有。万历只是跟她们拜了天地,拜了祖先,见过两位太后,仅此而已。

万历八年六月。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发生了:张居正的三年丁忧之期已到,万历写了封“公开信”,请张先生回朝。

...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