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重生 > 第七十三章:恐怖的土地兼并

第七十三章:恐怖的土地兼并(2/2)

目录
好书推荐: 倾寻天籁 一夜倾城 重掌洪荒三界 凤皇 少林门徒 女神之耶路撒冷 无敌浪子 神雕惊雷 本宫不在线 修真之风流才子

现在这大殿之上,就是满堂的进士,天下地位最高的士大夫都聚集于此,多数大臣在家乡都有良田千百,这时候听到皇上说要解决土地兼并,他们心中已是惊疑不定,暗暗想好了推辞,准备制止皇上。

还是申时行先站了出来,奏道:“皇上,历来土地兼并,不外乎是以下三种:一是农户遭遇天灾,无粮可收,迫不得已卖掉土地维持生计;二是农户们承担不起苛捐杂税,种出来的粮食全部用来缴税都不够,只好变卖土地;三是富贾官绅们借投献之名,强取豪夺,霸占田地。微臣以为,我们只要继续轻徭薄赋、打击不法,便可以抑制这后两种。至于天灾,历来也不外乎是广建常平仓,囤积粮食,同时鼓励民间捐建义仓,以应灾年,如今天下粮仓丰盈,只要皇上能够继续敬天法祖,料想上天也不会轻易降灾惩罚百姓,如此,土地兼并可以抑制。”

万历听了暗暗摇头,申时行连用了两个“历来”,似乎一切只要仿照先例就可以了,那还要自己穿越过来做什么?万历正要说话时,却看见张四维也站了出来,持笏奏道:

“皇上,申大学士说救灾不外乎是存粮,微臣认为太过片面了。皇上,微臣年少时在蒲州乡下,有一年山西大旱,草木皆枯,百姓颗粒无收,朝廷下令赈灾,免除当年徭役赋税,并开仓放粮。但是,朝廷的赈粮毕竟有限,如此不分男女老少,一律发给,如何能令山西数百万灾民果腹?大旱不过是夏季数月无雨,但灾民们以为有朝廷赈济,就疏于自救,早麦不种,晚麦亦不种,入冬之后,常平仓再无余粮,灾民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说到赈灾,自己的第一反应也是开仓放粮,明朝在各乡镇都建有常平仓,它们之所以常年被用来囤积粮食,可不就是为了能在灾年开仓救灾么?现在听到张四维这么说,万历觉得很是新奇,忙问道:“张爱卿可是有什么独到见解?但说无妨。”

“是,皇上。微臣认为,一味靠朝廷救灾,还不如鼓励灾民自救。以往我们鼓励灾民自救,不过是发发布告、分给牛种而已,殊不知田地既然遇灾,哪还能耕种,就算灾情稍缓,能种上麦子、稻谷,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收成的了的,所以微臣认为,应该以工代赈。每逢灾年,由各地县府衙门组织灾民,或兴建水利、修筑河塘,或修缮城池,加强边防,由朝廷付给工钱。这样做,一来可以解灾民之困顿,二来也为朝廷的救灾工程提供劳力,如此一举二得,比单纯的开仓放粮要好上很多。”

万历喜道:“张爱卿所言有理,兴修水利河塘可以为农田供水,预防旱灾,修筑河岸堤坝又可以防来年水灾,何止是一举二得,实在是一举三得。此以工代赈之法大为可行,应该加紧实施为要,朱爱卿,这事就交给你办了,务必在明年之前落实,使百姓每遇灾年,都有工可做,有钱粮可以养家糊口,不再只靠朝廷赈灾。”

“微臣遵命。”工部尚书朱衡应道。

万历心想,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再过两三年,大明就将迎来连绵灾年的开端,为了不重蹈历史的覆辙,单单以工代赈、救灾防灾,不过是权宜之计,再怎么救灾、再怎么赈灾,也不过是在拆东墙补西墙,全国的粮食总量还是那么多,是禁不起连续灾年的,自己还是得向土地兼并的罪魁祸首——地主和士大夫下手才行。

“诸位爱卿,救灾一事,不过是抑制土地兼并的一种方法而已,但却不是最有效的办法,朕有一法,可令天下地主豪绅,不管是否灾年,都无法兼并农户土地。”

文武百官听言,面面相觑,莫非皇上是要立法,用法律来抑制土地兼并?可是这种法令太祖皇帝已经立过,却收效甚微,毕竟人家是愿买愿卖,朝廷又怎么好出面阻止?

...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