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留书出走(1/2)
() 慕容博和磨古斯合兵一处,一路袭扰辽国大军,当时已经有十一月,北地天气严寒,辽国大军一路南行,沿路能见到饿死病死的零零散散的辽军尸体。一直追杀到兔儿山辽军大营,御帐亲军大将萧敬率领几万生力军阻击追兵,慕容博才率兵北还,耶律洪基的数十万大军得到补给,摆脱困境。
耶律洪基一回到上京,他本人和北院大王耶律翰特剌、金吾卫上将军耶律凭朵、龙虎卫上将军耶律胡吕、御帐官耶律万钧等随行大将马上被原来安排驻守上京的骠骑卫上将军萧虬里率军逮捕,并且软禁起来。原来在他回来之前,皇太叔耶律重元造就和萧虬里秘密商议了这一谋反行为。耶律洪基战败回来,威望大损,而萧虬里又是耶律重元的亲信,这正是他谋反的好时机。
当然,所谓“师出有名”,耶律重元谋反的借口也造就找好了,每一步都预先做了安排,抓捕皇帝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如何让辽国国内心服。在抓捕耶律洪基后,耶律重元马上召集所有契丹王公贵族和朝廷大臣召开大会,会上宣布耶律洪基五大罪状,指出耶律洪基让耶律家的大辽天下岌岌可危,这五大罪状是“一、北伐失败,摩尼教实力更强,成为辽国心腹大患。辽**威扫地。二、北伐草原损失十多万大军,其中大部分为饿死病死,辽国开国以来还没有遭受过这么大的损失。三、与摩尼教开战以来,连续折损大将耶律撒刺竹、耶律天敌、耶律阿鲁扫古、耶律达不也和副将萨木尔、布维、苏文艺、萧笑天、宣英利、韩涛等十多人。四、北方草原上辽军修筑的重要据点不是放弃就是失守,摩尼教的王廷已经迁移到静边,从此辽国无宁rì。五、北伐草原战马损失数十万匹,粮饷损失辽国大半的战备积蓄,以后再进攻草原都力不从心。”
众王公贵族和朝臣都不是傻瓜,知道耶律重元敢公开这么说是因为他已经控制了大局,都表示附和说“为拯救大辽江山社稷,请皇太叔耶律重元马上即位。”这样,耶律重元终于如愿以尝的登上了辽国皇帝的宝座。耶律洪基被软禁在辽中京一个隐秘的地方。新皇帝登基,考虑到辽国正在同摩尼教开战,正是用人之际,所以对原来随军出征的将领都重新任命,让他们继续带兵。那些将领见只是换了个皇帝,自己的地位还得到了保留,也就都宣誓效忠新君,只有御帐官耶律万钧不服,坚决忠诚于耶律洪基,被楚王耶律涅鲁古当场杀死,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耶律重元了,辽国内部的风波总算告一段落。
耶律翰特剌向耶律重元提出建议,他认为摩尼汗国不会给大辽以喘息之机,而会马上发动进攻,现在辽国的大军都集中在上京周围,而上京南部靠近戈壁和沙漠的广阔空间防守松懈,如果摩尼汗国从那里入侵的话后果堪忧,所以他希望耶律重元能够在辽国上京、中京、西京周围的重镇分派大将,率领重兵,各据险要城池,一旦敌军来袭,各地的民众可以避入城内,不至于造成过大的损失。经过北伐的损失,辽国丧失了最好的牧场,战马损失也很大,骑兵的活动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如果摩尼汗国的军队进攻中京或者西京,上京周围的契丹军主力不一定能及时救援;而且再过几个月辽国就要进入chūn耕,如果此时敌人来犯,将耽误辽国的农时,造成的损失难以弥补。
耶律重元并非不懂这些军事常识,但他深知,当前他本人面临的最大威胁决不是摩尼汗国,而是废帝耶律洪基。他是利用耶律洪基北伐失败,威望大损的时机,策动王公贵族废掉耶律洪基。他如果杀掉耶律洪基,那么人心不服,对自己当这个皇帝不利,而将耶律洪基留在上京,他又担心耶律洪基暗藏的亲信会趁机对自己不利,甚至扶植耶律洪基复位,那些王公贵族都是墙头草,并不是真心拥戴自己。所以,耶律重元为了避免自己位置不稳,故意将耶律洪基迁到中京,并派楚王耶律涅鲁古看押。此时,各个重要将领率领大军在上京周围,自己还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一但分驻各重镇,很难说有哪个野心大的将领不会起兵拥立耶律洪基复位,到时自己不光位置不稳,还有xìng命之忧。
耶律重元认为,耶律翰特剌的目的不单纯,他仍然对耶律洪基忠诚。只是,当下辽国正是用人之际,自己如果免掉他的官职,会导致将领人人自危,不会为自己效力了。所以,耶律重元只是以“我军两次北伐,虽然损失不少军队,但主力尚存。目前我大辽的兵力、财力、物力都仍然是摩尼汗国的十倍以上。我大辽军的传统就是善于野战,如果分兵固守各个重镇,将造成我军野战兵力的不足,以我军目前兵力,如果重兵防守所有城池根本不够。我认为,我军严阵以待,敌人一旦入侵,我军正好本土作战,利用我军擅长的野战消灭他们,到时我倒要看看,是他们室韦骑兵厉害,还是我契丹铁骑更优!”他断然拒绝了耶律翰特剌的提议,内心里还将耶律翰特剌列入了危险的黑名单,提醒自己要时刻提防这个人才对。
耶律翰特剌虽然善于用兵,但不善于官场的权谋,所以没有查觉耶律重元的深意,道:“我们不必守所有城池,集中力量在一些重要据点。如果我率领一支重兵驻扎在西京的话,一旦摩尼教军深入我大辽腹地,在中京道与我主力鏖战,我来得及从西京出发断他们的退路,可以一战将敌军彻底消灭。所以,我可以去守西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