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攻静边(1/2)
() 慕容复想到了一个计策,告诉了慕容博,慕容博一听,感觉计策很有创意。
却说这耶律洪基率领大军已过河懂城,从皮室河城出发时,将那里储存的一切物资都带走。磨古斯的一万骑兵刚刚歼灭韩涛部,士气正胜,一路追击,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同时派小股骑兵从侧翼sāo扰辽军的大队,使辽军一直保持高度jǐng戒的状态,影响了辽军行进的速度。总算辽主治军有方,没有发生大乱,但拉在队伍最后的辎重车队还是遭受了不少损失,那都是辽军从皮室河城带出的宝贵的粮草。结果辽国走到了河懂城就开始面临缺粮的困境,因为河懂城失守,导致辽军补给线的断绝,后方的物资再也无法送到自己手中。耶律洪基被迫下令每rì只吃两顿,实在不行杀马度rì,同时向巨母古城和静边城方向加速前进,希望能及时救援这两座城池。当初路过巨母古城时,在这两城也囤积了大量的补给物资,大军一到那里,就可以恢复正常的补给,甚至还可以以那里为基地再次出发寻找摩尼教主力决战。
在半路上遇到了几小队从巨母古城方向逃出的败兵。耶律洪基很好奇,河懂城守卫兵力雄厚,城墙坚固,怎么会被敌人轻易攻破?所以他仔细询问这些败兵,一个败兵说道:“敌人用投石机将火油投进城来,同时还刮了大风,巨母古城中一片火海,我们无法守住,只能逃了出来。我们算运气好的,还能拣条命,其他人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耶律洪基继续问道:“你们是从巨母古城逃出来的,那静边城现在怎么样了?”
败兵道:“敌人先进攻的静边城,然后再进攻我巨母古城,静边城的火早就灭了,现在巨母古城的火还没有灭,从远处能看到。”
一直跟随耶律洪基的楚王耶律涅鲁古说道:“陛下,我们的物资已经用完了,现在全靠杀战马度rì,如果我们现在回上京,还来得及,我们现在去巨母古城,也无法获得补给,还会增加我们的路程,恐怕即使杀战马也无法保证我们回到上京了。”
耶律洪基恨恨得道:“楚王说的是,看来现在也只能如此了。”说完率领大军折向东南,再走了几十里后,果然看到巨母古城方向的滚滚浓烟直冲天际,想必是一场大火熄灭不久。在回军的路上,耶律洪基还在不断后悔没有想到摩尼教军居然有投石机,草原上的野蛮人也能使用这么复杂的东西,那显然是有人在幕后支持,难道是宋国?耶律洪基在心中认定宋国是这一切的元凶,是宋国在幕后支持摩尼教,也只有宋国有这样的动机。
这其实都是慕容复导演的,为了让耶律洪基相信摩尼教细作的话,戏就要演得象一些,在巨母古城再点上一把火不难,而且要解释清楚为什么能快速攻占河懂城的原因。尽管,这暴露了摩尼教有投石机的秘密,但如果能让耶律洪基改变行军方向,这个损失还是值得的。
在摩尼教的细作离开巨母古城的时候,摩尼教大军已经包围了静边城。为了防止耶律洪基识破计谋,还是在巨母古城一带广布哨探。接下来,一场摩尼教在草原起兵以来最惨烈的攻城站开始上演。
摩尼教大军包围静边城后,因为静边城不大,所以五万摩尼教军在城周围筑起连营,营周围挖了壕沟,布置了拒马,防备辽军突围。入夜,果然萧笑天带小股部队出来偷袭,幸亏慕容博早有防备,一场夜战,摩尼教军损失不大,萧笑天见没有什么好机会也退回城去。慕容复看城中兵力虽然不多,可戒备森严,本方提前准备的火油桶已经用光,在围城后赶制数量远远达不到要求,感觉这次攻城不会轻松,决定亲自用轻功到城里探查一下。
入夜,慕容复穿上夜行衣,轻松翻进了城中。城墙上驻守的兵士呼吸粗重,他在十丈外就能发觉。慕容复沿着城墙神不知鬼不觉的走了一圈,感觉守城的敌将确实不简单。此城的四个城门都用石头塞得严实,不怕城外的撞击,即使对方有人翻过来,夺占了城门的位置,不花长时间也打不开城门。城中挖了不少壕沟,如果摩尼教骑兵入城巷战,由于地形不熟必吃大亏,而且城中的壕沟还导致外面的敌人挖地道很容易被城内发觉。城中将粮草存在几个单独的地点,城中的建筑并没有都连在一起,一处被火攻,其他地方不至于蔓延,看来敌将从巨母古城的失守中吸取了经验。慕容复看了这些情况,回到大营,与慕容博和众将商议了很长时间,除强攻外都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
摩尼教军开始强攻城池,首先是一队步兵高举里面都是土的麻袋在盾牌兵的掩护下将土都填进壕沟,城上守军根本不管,他们也不想浪费箭。紧接着,摩尼教军环城安置百门投石机轰击,摩尼教军在城外搜集了不少重量合适的石头,投进城里,有的击中了城楼,有的越过城楼掉到城内。城墙上的矮墙有部分被毁坏,还有一些辽国士兵被砸死,只是光扔石头给城里造成的损失有限,石头就用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