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牡丹芙蓉战潘四,贵升逞能终服输(1/2)
() 牡丹、芙蓉张贴寻人布告以后,一直就在罗田城“好客来客栈”内等候消息。一个月以后的某一天,突然,有一位农村老伯走进客栈,向客栈伙计打探牡丹、芙蓉的消息,伙计早就接受过牡丹、芙蓉的委托,说如有人来找,一定马上通知她们。所以,店伙计一见有人来找,他丝毫不敢怠慢,便立即跑到她们居住的房内来禀报。
牡丹对伙计说道:“此事系机密,不敢让外人知道,所以,还要辛苦堂哥哥再跑一趟,将那位老伯带到我们房间来,事后必有重谢。”
伙计去后,马上就领来一位老人,年龄在五十五六岁左右,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是jīng神依然矍铄,话语朗朗,十分健谈,一看便知是一把干农活的老把式。
牡丹安排老人家坐定后,询问道:“老人家,你找我们,不知所为何事?”
老人从随身携带的衣褡子中取出一支旱烟袋,在烟袋锅中装满烟叶,又取出火镰与火石,左手捏住火捻火石,右手拿着火镰,噌噌两下,只见火星四溅,一下便把那火捻子点燃,然后用已燃的火捻再将烟锅中的烟叶点燃,动作不紧不慢,用力吸了一大口,然后一股浓烟便从老人的口中喷出,整间屋子立时便被浓烟弥漫,烟雾缭绕,气味刺鼻,牡丹与芙蓉被呛得直咳嗽。
见此情形,老人深感歉疚,说道:“庄稼人么,从小养成的坏习惯,根深蒂固的老毛病,想改也难了。”
这时,芙蓉有些不耐烦了,便督促道:“你老别只顾抽烟,快说说你的来意吧!”
老人抬起头,又吸了一口烟,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姑娘,我老汉实在佩服你们的胆量,竟敢在这光天化rì之下,公开张贴布告,去找你们的意中人,你们可知道,你们所要找的那个人是什么人嘛?”
见牡丹、芙蓉瞪大了眼睛望着自己,并不言语,老人这才神秘兮兮的小声继续说道:“你们所要找的那个人,可是捻军中一个营官,朝廷正在四面发兵,到处找寻他们哩,与国家的反叛勾搭连环,可是要被灭门杀头的呀!”
牡丹说道:“我们是那个人的亲戚,是他的表妹,只是相隔多年,要求见上一面,以释我姐妹的思念之苦,并无他意,难道亲人相见,这也犯法不成吗?”
老人噗嗤一笑,然后胸有成竹地说道:“二位小姐,你们就别再蒙我这老头子了,你们要找寻的那位已经说过,他根本就没有你们这样二位亲戚,何来表妹之说?”说完,用一种异样的眼神望着牡丹和芙蓉,等待着她们最后的的回答。
牡丹心想,真是人不可貌相,面前这个农村老头,看来也不是一个等闲之辈。她在思索着如何回答他的问话。
想了半天,牡丹长叹一声,说道:“老伯,真神面前不说假话,我们也是受人之托,此事非同小可,而且关系十分重大,我们只是代为传言,请饶恕我们现在还不能以实相告,还请老伯体谅我们的难处,此事可关系到我们全家人的xìng命呢。只要我们见上此人一面,将别人委托我们的事情向其转达完毕,我们即算大功告成,今后再无瓜葛。但就我们姐妹而言,绝无加害此人之意。”
老人将烟袋锅中的烟灰在鞋底上磕打干净,对牡丹、芙蓉说道:“既然二位姑娘有难处,我也就不便深加究问了,待我回去见到那人,转达二位姑娘的意思,让他来定夺是否与你们会面吧。我也是受人之托,只能如此了。”说完,背起钱褡子,向客栈外走去,他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了大街的尽头。
第二天下午,那位老人又来到客栈,将一封信交给客栈伙计,说了一声:“请将此信转交给二位姑娘。”说过之后,便头也不回的匆匆离去了。
客栈伙计不敢怠慢,迅速将书信交到牡丹手中,待伙计走出房门,牡丹将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既然表妹要相见,虽无此亲缘,却之也属不恭。但城门口有团丁把守,我不便进城,只好另约见面地点。罗田城东叶家河村,村南有一颗大槐树,你们就在槐树下面等候,到时候必然有人去接头。不见不散。表哥示言。”
牡丹看完书信后,对芙蓉说道:“所谓表哥,本就是我们姐妹大胆杜撰出来的,人家处处防着我们,这也是人之常理。我们只好按他信中所说,届时赴约了。”
第二天一早,姐妹二人双双洗漱完毕,将紧身衣穿好,佩带好长剑,外面又套一件碎花红袍,各自骑上快马,向城东疾驰而去。
牡丹姐妹二人骑着快马,直奔城东而去。一路所见,尽是残垣断壁,满目的荒凉,路上很难遇见一个行人,只有那荒芜的土地,杂草丛生的荒野,一闪而过。三三两两、断断续续结队逃难的人,时不时从马前走过,有的甚至饿毙在路旁田边,看了使人心酸不已。
姐妹二人策马前行,约莫一个时辰以后,面前便出现了偌大的一个村庄,村内一片静谧,既无狗吠,也不见人影,她们骑马穿街而过,一直走到村南,的确看见有一棵大槐树呈现在面前。牡丹和芙蓉停下马来,将自己的马拴在一旁的两棵小树上,围着槐树转了两圈。突然,牡丹纵身一跳,只见她拔地而起,跳起来离开地面有一丈多高,然后举起手中的利剑,只听喀嚓一声,一枝茶碗粗的槐树枝便被她砍断,耳听得哎呀一声,随着树枝的折断,一个人从槐树上掉落下来,眼看就要摔在地上了,只见那人一个鲤鱼打挺,轻轻翻动一下身子,两只脚便稳稳地站在了地面上,毫发未伤。由此可见,此人的武功也十分了得。
那人手拿一把宽背砍刀,始终心怀敌意,神经紧张,他远远站在一旁,用一对凶恶的眼神望着牡丹和芙蓉,并不说话。
牡丹首先发问:“你是何人,竟然隐身于此槐树上,是否yù行不轨?”见那人并未答话,牡丹又说:“看来你的武功还没有学到家,我还没到树下,就发现树上有人藏匿,因此不得不用这种方式请你下来了。”
只听那人嘿嘿冷笑一笑,仍然用一种轻蔑的语调说道:“你们充当清妖的jiān细,用这种方式来对付我们,图谋进行偷袭,我看你们还嫩了点!今天是叫你们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
他不容牡丹、芙蓉分辨,便手挺钢刀,奔牡丹而来。牡丹本想解释,但那人出招迅捷,且招招致命,牡丹只好以剑相迎。芙蓉站在一边,并未动手,因为她想到,她们此来并不是来打仗的,这人明显的是误解她们了。
二人打斗了十几个回合,牡丹腾身跳到一旁,对那人好意地劝解道:“这位大哥,你误解我们了,我们既不是朝廷的jiān细,更不是什么歹人,而是来转达一个人对我们的嘱托……”
没等牡丹说完,只见那人刀锋一转,又直奔芙蓉而去。二人一个掌刀,一个使剑,又厮打在一起。只见:一个腾身一跳,离开地面足足有两丈来高,剑刺穹顶,如鲤鱼戏水,潇洒有度,不慌不忙;一个像刀劈华山,刀带风声,风卷尘沙,如台风刮起。二人打斗了二十余回合,未分输赢。只见芙蓉面无惧sè,气不长出,好一个女中丈夫。芙蓉腾身一跳,跳出圈外,对那人说道:“我们此来与你约会,真的并无恶意。请你停止打斗,听我们把话讲清楚好不好?”
那人仍然嘿嘿的狞笑一笑,疑心十足的问道:“二位过去与我是否认识?”
芙蓉答道:“并不相识。”
那人又问道:“你我是否沾亲带故?”
芙蓉回答:“既不沾亲,也不带故。”
那人继续说道:“算你做人还算诚实,终于说了句大实话。我来问你们,既不沾亲,又不带故,那么何来表哥一说?你们还说不是清妖的jiān细,都把我当做三岁孩童来戏耍了。你们用这种笨拙的办法来对待我捻军将士,真是瞎了你们的狗眼,找错了对象,打错了算盘!”一边说着,一边又向牡丹猛扑过去。
牡丹大喝一声,骂了一句:“你这不识好歹的孽种,姑nǎinǎi想给你脸,你却不要脸!今天不教训教训你,看来你是不知道好歹了。”
牡丹使出家传绝招——腾空凌云剑,自上而下,力劈华山,但是,眼看剑刃就要砍到那人的头顶时,牡丹并未再砍下去,只见那人一缩脖颈,啊呀了一声,只好在那里等死。不想牡丹迅速缩回手中的利剑,一翻身,用单脚踢在了那人的后背上,只听咚的一声,那人一个嘴啃泥,四肢伸直,趴在了地上。他双眼一闭,只有在那里等死而已。
这时,芙蓉一个箭步窜上前去,用一只脚重重踩在那人的脊背上,用剑锋指住那人,口中说道:“不识抬举的东西,给脸不要脸。今天落到姑nǎinǎi手中,是死是活,可就由不得你了!”
那人此时已是落水的老虎不如狗了,吓得他全身哆嗦成一片,有气无力地说道:“小爷生是捻军的人,死是捻军的鬼,既然练武不jīng,艺不如人,就是死在二位女侠手下,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牡丹扑哧一笑,说道:“你现在不论如何吹嘘,也是无济于事了。你不会不知道:断翅的凤凰不如鸡,死活不是由你说了算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我们想叫你死,你说啥也活不到现在。一开始我们就对你说过,我姐妹二人是被人胁迫,来向你传达一个口信的,说完之后,我们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至于你如何去做,就与我姐妹无关了。”
那人哀求道:“今rì败在二位姑娘手下,潘爷爷也只好认输了。你这样用脚踩着跟我说话,也太失公允了,让我站起来讲话好不好?”
芙蓉一笑,说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要是一上来就这样乖巧听话,也省去你姑nǎinǎi大动干戈了。”
牡丹说道:“俗话说得好,咱们这叫不打不相识。不过,你不要有任何鬼主意和邪想歹念,我姐妹也是被逼无奈,才不得不履行此使命的。我首先必须搞明白:你是不是潘四?”
潘四眨巴眨巴眼睛,说道:“其实,我的大号叫潘贵升,因为我在兄弟排行中数第四,所以村里人都管我叫潘四,在捻军中大家都叫我的大号潘贵升,从来无人知道我的小名。你们也太能钻挤了,竟连我的小名也知道。自打从俺娘的肚皮里爬出来,爹娘就给俺取了潘贵升这个名字,至于小名潘四,却很少有人喊叫。今rì你们喊我潘四,也是货真价实,绝无假冒之嫌。这,二位姑娘如果不信,可到凤台县去查访便知根底。”
牡丹又问道:“不是我们钻挤,钻挤的是刘铭传。我再问你:你在加入任柱蓝旗捻军之前,在何处供职?”
潘四回答道:“姑娘对我仍有怀疑,还在变着法儿考察我呢。我原先是苗沛霖手下的一个百夫长,苗沛霖被僧格林沁剿灭后,我无处躲藏,是任柱任旗主收留了我,我潘贵升这才能活到了今天。”
牡丹又问道:“刘铭传的大名你可曾听说过么?”
潘四答道:“知道。此人是合肥人,从小生天花落了一脸麻子,人都称其为刘大麻子,他本是一个桀骜不驯、打家劫舍的强盗,后因办团练有功,被李鸿章赏识重用,并将他的团练改编为淮军,授之以兵权,他这才飞黄腾达,步步青云,直到当上清军的提督。但我是只知其名,并不识此人真面目。”
牡丹说道:“看来你知道的并不比我们少哇。”
潘四回答说:“在我们捻军中,有学问、有文化的能人可是多着呢。就说我们的尊王赖文光吧。他本是广西贵县一个书生,加入太平军后,因为他足智多谋,打仗勇敢,被太平军授予尊王称号。我这点学问都是从他那里道听途说学来的。”
牡丹说道:“不管你是潘贵升也好,潘四也罢,反正你已经被刘铭传给盯上了,他为你出了一个馊主意,让你择机刺杀任柱和赖文光,不管你是心甘情愿也好,是违心而为也罢,反正我们姐妹只管传信,也无杀害任柱和赖文光的意思,你做不做这件事,那就是你的事了,今后,我们再也不过问此事了。”
潘四咬牙切齿的说道:“好你个刘铭传,刘大麻子,你自己杀不了任柱、赖文光,却叫我去干这种缺德的事情,你的手段实在是太损了!”
芙蓉插话说道:“刘铭传还叮咛我们说,如果这件事干成了,也少不了你的好处,他说,杀死他们其中无论哪一个,赏黄金二万两,洋房美女任由你挑选,保你下半生吃喝不愁,美哉乐哉,愉悦终生。”
听了这话,潘四止不住打了一个冷战,但嘴上却说道:“刘铭传啊刘铭传,我潘四骂你八辈的祖宗!这种缺德的事情,我潘四干不来,你还是另谋人选吧!”说完,头也不回地向南而去,不久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望着潘四渐渐远去的背影,芙蓉说道:“姐呀,我们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四处张贴布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像大海捞针一样,才将潘四找到,他却一卜楞脑袋走了,这不叫我们白费劲了吗?”
牡丹说道:“许多变节**分子,起初都有超过常人的良好表现,因而才创下飞黄腾达的好口碑,但是,随着官职的不断升高,地位的不断变化,便渐渐忘记以往的海誓山盟,甚至坚如磐石的决心。尤其是不管什么人,从娘肚子里一生下来,都有一个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在金钱美女这两大关口,往往坚守不住自己原来的信守和承诺,就像一座堤坝,表面看起来它很坚固,但在洪水的不断冲刷之下,总有决口溃坝的时候,一旦决口,便会一发不可收拾。这些人在临死之前,还要为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托词,说什么‘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芙蓉调侃的说道:“姐呀,你是说潘四能死在你的裙摆之下吗?”
牡丹微嗔的说道:“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啦,还这么不正经。潘四此人,他不会死在姐姐我的石榴裙下,而是要死在那两万两黄澄澄的金子的许诺之下。”
芙蓉问道:“你看潘四临走的时候,也并没有亲口答应刘铭传要他干的事情,你怎么就能断定他会为了那些金子去杀任柱和赖文光呢?”
牡丹说道:“我在对潘四讲每一句话的时候,总是注意他面部的表情变化,当我说到‘刘铭传说,杀死他们其中无论哪一个,洋房美女任由你挑选’的时候,我亲眼看见潘四全身一哆嗦,说明这句话对他的诱惑刺激极大,你不要看他表面信誓旦旦,一旦到了关键时刻,为了保全自己,他肯定会出卖别人,甚至是对他有大恩的人,这些都是叛徒的通病,无论哪朝哪代,或者潘四、李四、张四,都是如此。你若不信,那你就等着瞧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