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涅槃——逆天吕奉先 > 第二十四章 巨匠

第二十四章 巨匠(2/2)

目录
好书推荐: 古武之异界行 热血战警 绝世之光 鼬仙传 黄金龙鳞 修道者传 战荒时代 花医 逆命凡修 黑礁之鱼雷快艇四人组

我胸中一热,策马追上了他:“如果您不弃的话,请允许我叫您一声师傅。”

郑浑除了一身打铁练就的巨力以外,对弓术几无了解,对武学之道亦是一知半解。但在弓术甚至武学之道上,他确实教会了我很多,因为他懂兵器,半年前我的突破就是因他而来。

我练武一直练的很苦,因为和连给我的压力,师傅说过五年左右我有望追上他,但师傅并不知道五年后和连会进步到什么样子,在赶不上师傅前我绝不能认为我能够战胜和连,毕竟眼下的和连同样感觉到了来自我的压力。

虽然时间很紧,但我很喜欢看郑浑打铁,他的手法非常巧妙,总能恰到好处的将铁锤落到最合适的地方,这能给我一些启发。

那天看到他对着将成的长弓念念有辞,我哑然失笑:“怎么,它能听懂?”郑浑很严肃的告诉我:“任何武器都有魂,都会与人的心灵交流。就象我打铁一样,真正的jing髓并不在于身形与手法,而是心念的专一。”

听完那段话后,我在原地站了一天一夜。

继檀石槐之后,终于有人打开了横在我面前的第二道武学大门,我甚至能引申到骑马时要求“人心调于马”,舞剑时需要“与神具往”,只有心念专一、神定思去,才能够动作协调,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技术和器械的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那时我想起了我早亡的老师,记起了他用来教我背书的一段话,出自《列子.汤问》:“詹例曰:臣闻先大夫大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青云之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仿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沈钓,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钓饵,犹沈埃聚抹,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

自此,我终于进窥天道,原来万物之理,发乎心而现于行。如果檀石槐复生的话,他应该惊叹我仅用五年多时间就在境界上超越了他,虽然那时的我在经验力量等诸多方面还离巅峰时期的他有距离。

郑浑看了我很久,长叹了一声:“三人行,必有我师,将军无需为我的点拨在意。何况这两年来我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为你而做,只因我欠人一个承诺。当年檀石槐让我为他打造方天画戟时,我提的要求是要他终身不侵扰大汉,他没答应反而用一万条汉人的xing命作为威胁,结果我不得不屈服。”

郑浑又叹了一声:“檀石槐确实是个英雄人物,可惜是个胡人。那年他死讯传来之后,我才理解他的用意。在他自度必死的情况下自然无法侵扰边疆,可是他不愿占我这个便宜,反以杀人来作为要挟。虽然他已身死,但他终究应我要求没有再犯我大汉,如此说来我还是欠了他一个承诺。所以我才会找上极有可能是他弟子的你。”

“吕将军,如果你看得起老夫的话,只望你ri后心中有暴虐之念的时候能够想起老夫少造杀孽我就心满意足了。”郑浑说完这些后,走得非常坚决。

现在想想,其实郑浑倒不是真不想认我为徒弟,多半还是因为他说完这些话后我的态度不再坚决。这从侧面也证实了我确实不能算作一个好人,知道事出有因后我确实不再觉得欠郑浑多少东西了。我这人就这样有恩必报,有仇必究,闲杂人等靠边站。虽然认郑浑为师好处有些,但对比以后行事起来的诸多妨碍,我还是觉得不认为好,最多象他所说的那样少杀几个处在可杀不可杀之间的人就行了。这点上,还是师傅说得对,利益面前,六亲不认。

...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