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恐怖灵异 > 虹日映血 > 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四十四节战略调整

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四十四节战略调整(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唐2006 仙途剑修 拾魂人 美女老师的贴身高手 魔庭 最强进化系统 魂武无敌 莽荒霸体 屠龙者 神后的叛逆者

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四十四节战略调整

安陆一战使湖北的清军不敢轻易出击,而红军则坚持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原则不断向四处扩张,康熙十七年九月底河南南阳府被红军攻克,一直在此地与红军先遣队作战的三万多清军被全歼。十月,红军进攻信阳府,五万清军利用良好的城防体系拼死抵抗,红军连续十天攻城未果,此时红军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弹药和兵员补充,攻城战成了以云梯绳索为工具,大刀长矛为兵器的冷兵器作战,红军的伤亡高达五、六千人。清军负责掩护的岳乐得知信阳战况,心中有些举棋不定,而在前面的清军前锋已经成功的将河北的红军击退。康熙命令岳乐回击北伐的红军,岳乐逐率十五万人前来解信阳之围。双方在信阳城外激战数日,红军主动撤出了战斗。

在江西的北伐第一方面军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清军死守瑞安、岳州一线,缺少弹药的红军屡次攻城不克。反观清军好像看出红军的弱点,他们几次集中兵力反击红军,只是由于高大节用骑兵强力阻击,双方一时不分胜负。

对于这种情况,丁勉等人一直在思考对策,恰在此时丁勉接到了留守川陕的陈一炳和方以智的来信,信中讲了五件事情,三喜两忧。一是兵器研究所的戴梓根据丁勉的建议造出了冲锋枪,虽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可终究已达到了连续射击、增强火力的目地,现已将首批试制的五十支枪送到了湖北前线;第二件事情是机械研究院的顾祖禹、比尔和黄履庄等人也是根据丁勉的提议造出了蒸汽机。眼下正准备将这一成果向工矿生产转移,从蒸汽机的工作情况看它将极大的提高矿山、工厂的劳动功效;第三件事情是后方随信带来了红军信鸽场喂养地二十羽信鸽,这些信鸽可以在一天内完成汉中与湖南之间的通信联系,可以在三天内完成京师与湖北地通信联系。同时陈、方两人在信中又向丁勉通报了两个不利的消息,一是由于连绵的战事,加上出川的红军扩展太快,川陕根据地的各种人员和物质奇缺。缺弹药、缺兵源,工厂里缺工人。农田里缺耕夫,有些农村的村民组长都被抽调到新解放区当政工人员,预计今年秋季粮食生产将有大的倒退,许多工厂、矿山地生产将受到不小的损失;第二个不利的消息是西南的吴世蹯集起王进宝、王屏藩和江义等人的人马出云贵向广西、广东出击,广东尚之信也蠢蠢欲动,眼看西南各省要被他们瓜分了。陈、方二人最后在信中建议北伐的红军目前不宜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应坚持宁远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目标。首先在湖广建立稳固地红色根据地,争取在短期内使川陕和湖广的局面稳定下来;各地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同时有计划的培养干部和政工人员,对新战士和俘虏加强教育和军事训练,为日后的决战奠定基础。

看了两人的来信,又仔细看看送来的冲锋枪。冲锋枪是按照他地建议在枪上部加了一个圆盘,开始射击以后,子弹一个个被弹进枪膛而发射出去。只是击发速度较慢。打起来像敲钟一般,一个个的向外蹦,与丁勉设想的冲锋枪还有很大的距离。枪的第二个不足是工艺粗糙,做单兵武器就有些重了。虽然不甚满意,可想到目前的工业制造水平,能造出这样的枪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再想历经多年的努力终于造出了蒸汽机。丁勉的心情好了许多。他也联想了许多,战争归根结底比地是实力。虽然目前满清政权吃了当胸一拳,但他们地整体实力还强于红军,此时红军采取何种战略方针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红军中许多高级指挥员都要求紧追着清军杀到京城去,各级指战员也士气高涨,杀尽鞑子、匡复大汉的呼声甚高。比较后世地八年抗战,虽然八路军、新四军历经血战,可共产党核心机构却在延安有八年的准备时间,共产党有了大量的物质和人员的准备,为解放战争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反观眼前的百姓党的情况。开始只在宁远有五年的的起步发展阶段。接着就是接连不断的战事,甚至四川根据地几被战火所覆盖。原本不太厚实的根基又有所松动。最重要的是百姓党和红军只有短短几年的历史,经历的大风大浪还不多,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还没有作好解放全国的准备,眼下最大的困难是缺少得力的干部,大家对今后建立样的政权还没有明确的目标。

想到目前的时局,红军在京师的作战确实抢得了先机,这使得双方总的战略对比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满清政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占有优势;红军在各地的新解放区都不够牢固,百姓党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没有树立起应有的正面形象,因而新解放区实际上大多是游击区,红军的游击战实际上是在游动作战。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原来从四川带出的弹药物质消耗殆尽,而通畅的后勤补给线尚未建立起来,战斗变的十分艰苦和激烈,红军的伤亡成倍的增加,清军的抵抗却日渐强硬起来,各地实际上都已进入了拉锯阶段。一旦清军主力在京师方面缓过气来,红军很可能遭受重大挫折,届时不仅新的解放区要丢失,原来的川陕解放区也将再次陷于战火之中。目前有两个战略选择:一是紧跟清军的步伐杀往京师,接应北方集团军的行动,那样在前进道路上的每个城镇都可能面临信阳之战的局面:以冷兵器对阵。这是以敌之长来对己之短,不可取。二是就地巩固已有解放区,发展生产。蓄积力量,准备决战。以现在解放区生产效率来说要远大强满清,只需一到两年的时间百姓党将在川陕、湖广建立起更为坚实地经济基础。虽然停止攻击会使满清政权获得一定的喘息机会,但红军北方集团军第二阶段任务就是游击各省,破坏敌人的生存根基,摧毁敌人的经济命脉,扩大百姓党和红军的影响。以使敌我双方的力量有根本的改变。

丁勉将自己地这想法与袁宗弟等人商议,大家基本同意丁勉的意见:稳定战线。巩固已有地解放区,发动百姓,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准备决战。只是在一些细节上他们还提出了一些建议,袁宗第认为应注意湖南南部王屏藩和江义的行动,他们很可能乘我军立足未稳而从中取利。周培公建议北伐军应以部分兵力出师安徽,接应京师的北方集团军。商议多时。最后定下今后党和红军几项大的工作重点:一是两路北伐红军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已有的解放区,减少与清军地大规模作战。同时派先遣队向安徽、河南两省进发,开辟游击区,接应京师的北方集团军;二是立即与北方集团军建立更快捷的联络,双方配合行动;目前京师的红军北方集团军主要战略是不恋战,不硬拼,坚持游击战和运动战,并及早选择要地建立根据地。或是在游击北方各省后择机转归南方;三是要坚持以满清政权为主要敌人,结盟其他各派势力,力求大家和平相处。对周吴的扩张行动,由丁勉去函约定,双方划定一定的区域,互不相扰。共同抗清;四是在各解放区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要突出农业、科研和军工业生产,近期各地的百姓党组织和政府要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红军各部队也要利用战事平缓之机积极投入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力争使秋季与明年地农业生产有大的丰收。他们将自己的想法转回川陕与其他中央委员交换意见。不久,这几个重要的决定以百姓党中央的名义发向各地,各地的战事立即出现了很大地变化。

首先是北伐军停止了对敌人的攻击行动,湖南、湖北除武昌、荆州、岳阳一线尚在清军手中,其他地区都被红军占领,战事胶着起来。大量的红军指战员走进农家、走进田间。关注百姓的疾苦。帮助百姓耕种。同时各级政工人员也深入到百姓中,宣传党和红军的爱民政策。发动穷苦百姓,清算满清贵族和官僚恶霸的罪行,成立基层组织,发展百姓党的力量。不久从四川运来了大量的粮种,湖北、湖南许多地方的百姓在百姓党干部和红军的帮助下,第一次种上了双季稻,有些地方第一次种上了番薯、玉米等秋季作物,老百姓将信将疑地看着这些从四川来地“红匪”给他们送粮种、帮他们开荒、帮他们种地、给他们送药治病,他们第一次遇到这样实心实意帮助穷人的官和兵,他们地心渐渐向百姓党靠过来。到康熙十七年底,湖南、湖北的新解放区内局势稳定了下来,各州县的百姓党政府都建立了起来,基层乡村一级的政权正在组建。

在川陕各地百姓党掀起了一股大生产运动,各地先全力投入到秋耕生产中,曾遭到战火蹂躏的四川百姓更是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他们积极修补战争的创伤,他们全心全意的劳作,他们对百姓党有了更大的信心。秋季的作物不仅全部种上,而且种植的面积还有所扩大。矿山、工厂、作坊和研究院都在开足马力努力完成生产任务,新产品、枪炮弹药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送往前线。为了扩大生产,百姓党政府开始在湖广各地建立新的矿山和工厂,新的兵工厂也建了不少。半年后,红军的军需物质和弹药供应开始好转。

康熙十八年新年刚过,由于不重视秋粮种植,加上大量的官军消耗,百姓党又严密控制对敌战区的物质供应,湖广各地的满清占领区开始出现粮食短缺现象,食盐、棉花等生活必需品奇缺。反观新的红色根据地,由于十分重视农业耕作,各种生活必需品基本能保证供应,加上川陕工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湖广各地敌我战区的生活出现了巨大地反差。满清控制区的百姓开始向红色根据地转移。不久,湖南、湖北边界地带的百姓几乎逃空,红军游击队立即填补空隙,满清控制区的联系被切断了。接着红军更加强了对敌战区的围困,同时派出工作队深入敌战区动员百姓转移,许多已经逃出来的百姓也回去现身说法。清军控制区出现了逃难的洪流,先是乡间村镇十室九空。接着县、州府城中人们蜂拥而走,待到满清衙门清醒过来。人已走地差不多了。有些县城仅剩下两、三千百姓,许多地方的军队人数已超过了百姓地人数。不久,当兵的也支撑不住,缺吃少穿,哭天无应,只有一逃了之。四月,荆州、武昌各州清军先后开城纳降。湖南、湖北两省除岳州外的广大地区都被红军控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综武摸鱼的日子 舞衣第一季 从红楼开始的时空旅行 暗黑世界历练的林平之 斗罗:靠换装系统拿稳神女人设 崭新时代的领路者 寻夜人 通灵道叔 鱼缸世界 规则怪谈:从死亡高校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