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四十四节战略调整(2/2)
得知红军出击湖广,周吴的幕僚们不再争吵,吴军在夏国相、胡国柱、王进宝带领下向广西进发。广西各州县满清官军多是不战而降。王屏藩、江义也迅速参加了这场抢夺地盘的战斗,各路强梁好似野狼一般到处抢掠,有几次王屏藩的部下竟冲入湖南境内抢劫,与当地的红军守军发生冲突。后来高大节也派出一个旅地骑兵杀入广西袭扰王屏藩军,谁知那王屏藩竟畏若虎狼,不敢与红军接战。他率部一直向周吴境内逃去。红骑兵紧紧跟上,吴军恐慌不已,纷纷躲避。不得已,夏国相至函高大节,言及丁勉已有结盟之约,并谈起往日友情。不久。高大节也接到中央的指示,命令北伐军与周吴以湖南和广西边境为界各自发展,两不相扰,这样高大节才将红骑兵撤了回来。
平南王尚之信一直处在困顿和不安中,跟随吴三桂反清他并未受大的损失,再降清时他手下镇兵已有十几万了。康熙一道诏书将他的八万绿营调往四川前线,无奈、心痛、沮丧、焦急时刻缠着他,他也变的格外关注四川、福建的战局。起初,红军在四川、福建节节抵抗,不断撤退。尚之信喜中带忧。一则想康熙得势。自己的镇兵能及时回归,自己还能在广东称王;可真若红军败了。又怕康熙秋后算帐,他一直在惶恐不安中度日。此时的尚之信对红军尚有些不屑,对吴六奇倒有几分冀望,他盼望吴六奇能改变心意转回制下,不断派人去拉拢吴六奇,盼望他能改变心意。吴六奇也真奇,说他与四川红匪一伙,他却看着福建打翻了天而无动于衷;说他有归顺之心,他应下尚之信地一切要求却不见动静。这让尚之信好生疑惑,一时也没了主意。不久四川传来不利的消息:满清将军莽依图在成都战败,八万广东绿营仅逃出了五千,广东绿营完了!消息如晴天霹雳般打在尚之信的心口,昏昏噩噩的过了一段,嘴里翻来覆去的念叨:去了!完了!本王的老本没了!我尚家地老底儿没了!刚缓过些,又接到消息:吴六奇率大军长途奔袭京师,京师被红匪占领了!惊谔之余尚之信倒醒了许多,吴六奇!丁勉!尔等好狠的招数!在四川、福建示弱,包括在广东与自己议和,那一切都是红匪早谋划好的夺鼎之计。尚之信只恨自己眼拙,眼看着红军坐大却被蒙在鼓里,错投了满清以至于将家底儿给丢了。日后在乱世之中,一个缺兵少将的平南王又如何能立足?再与吴六奇讲和?怕是要受制于人。啊也!老尚家休矣!
正在盘算着,红军从四川杀出来了,湖广烽烟四起,鞑子狼狈而逃。尚之信不愧枭雄,他立即判断红军要抢夺地盘,而四川红军专注于湖广,闽粤的红军将专注于福建,广东、广西、与江西却有空挡,自己还有机会。尚之信决定动用仅有的四万人马向江西、广西出击。先是江西一路遇到清军的阻击,而勒尔锦的大军也撤回江西,尚军只得退回。广西一路尚且顺利,不过十几天尚军就与南下的周吴军队在桂平相遇。夏国相立即致函尚之信谋求双方结盟,那尚之信正感势力单薄,双方一拍即和。
这样吴、尚两军就控制了云、贵、粤、桂各地,只是广西省府南宁尚由郡主孔四贞率八千部下镇守。这孔郡主可是大有来头,早年朝廷为了拉拢汉将。将她嫁给了外光内糠的广西军阀孙延龄,不想那孙延龄在吴三桂叛乱中左右摇摆,被吴军杀了。郡主为报仇几次上书康熙要他杀光吴三桂一门,康熙不许,只是派她镇守广西,防止周吴再乱。眼看红匪与朝廷大军在川陕杀地难以开交,郡主也不断将广西兵员粮草送往前线。天长日久。只是见有去无回,郡主也感到不妙。就开始在南宁筑墙掘壕,修筑城防体系。果然,京师被红匪所乘,朝廷大军后撤,西南乱起。那周吴与尚之信都看中了广西这块肥肉,四面齐齐杀来。广西镇兵降地降、逃的逃,余者都集中到南宁。人数有八、九千之多。夏国相赶到城下,几次修书招降,都被孔四贞严词拒绝。郡主还差人在城上叫骂,声言待皇上大军一到,定要将吴家老小当街凌迟处死。吴军攻了几次也都被打退,伤亡不少。王进宝建议围而不攻,四掠各地,胡国柱却喊着强攻破城。夏国相见那郡主打定主意要效忠朝廷。你这越是用强,她那边越起劲,新败地吴军战斗力也不强。再看红军在湖广的策略,只绕着省府游击,渐渐将清军挤出了湖南。夏国相这才有些理解丁勉游击战的道理,逐命吴军也围而不攻。困而不打。双方僵持久了,城中男丁都被迫到城上去当值,伤亡殆尽,女眷也多被军士奸掳。三个月后,南宁城城徒四壁,清军由抢粮到吃糠,蛇鼠、树皮、草根都被吃光了,最后竟到了吃人肉的境地。后来绿营兵实在饿地不行,开门纳降。吴军进城一看那景象,竟是:生者苟延蜗步。遍地浮尸饿殍。全城百姓仅存活三千余尔。郡主孔四贞被活捉后,愤怒的百姓纷纷掷以土块瓦片。声言要生啖其肉、挫骨扬灰。夏国相为免除后患,将郡主绑于法场,片片凌迟。
想当年辽东巨盗孔有德率部降清,成为满人帐下第一个汉人大将。为博得封妻荫子,那孔有德鞍前马后,南征北战,正可谓是满清灭明地第一汉臣。只可惜他命不长久,被南明所杀。孔四贞是孔有德唯一的遗孤,被孝庄太后养于宫中,指望做个满汉亲和的表率,不想在吴三桂叛乱中郡主成了寡妇。又不过年余,孔郡主也成了吴三桂部下的刀下鬼,正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间自有天理在,叛徒汉奸都没有好下场。自此,满清定南王孔有德一门尽绝。
当红海军向京师出发一个月后,留守广东的百姓党南方委员会副书记周富强立即召集广东各地红军指挥员开会,商议参加福建作战的事宜。与会的潮州总兵刘进忠和高州总兵祖泽清听说红军即将在京师登陆,惊异之中也有些怨气,如此重大地军事行动吴六奇竟瞒的严实,看来他们对我等还是不太相信。可想到这奇妙战法的结局,满清就此将一蹶不振,天下将归红军所有,他们的心中又有几分欣喜。听到周富强要对福建用兵,两人毫不犹豫的全力支持。不出一个月,广东又组织了六万红军开赴福建,其中原广东的红军第二方面军两万人组成的红军第十集团军,潮州总兵刘进忠所部两万人改编成红军第十一集团军,高州总兵祖泽清两万人改编成了红军第十二方面军。
在福建,由于红海军侧击福州得手,清军一时势蹩,只是仗着人多地广,浙江巡抚李之芳又调来浙江新军,清军恢复些元气,红军逐步转向福州外围游击,战线逐渐在漳州、泉州和福州一线稳定下来。这时福建的清军尚处于优势,杰书、李之芳、姚启圣几个人正在分路围剿福州附近地红军游击队。先是姚启圣率四万清军攻延平(南平),延平的红三方面军第三十三师向邵武转移,姚启圣紧紧跟来。红三方面军欲调集主力消灭姚启圣所部,命令红三十三师采取节节抵抗,逐步将姚部引入包围圈。谁知姚启圣跟了一阵觉到不妙,回身向延平而走,红军主力连忙追击。可姚启圣却仗着延平城防抵御红军的围攻,不久杰书率援军赶来,红军退去。此役,双方伤亡都不大,红军的前沿州府延平失守。接着清军十五万大军进攻邵武,红军撤出。红三方面将六万多人红军分成两路,一路在闽西、闽东与大队清军周旋,另一路在闽南进攻漳州,克之。这一路红军继续向福建中部进发,清军也分兵应对,双方进入拉锯阶段。
红军在京师登陆,杰书等人惶恐不安,只是不知皇上心意,一时也无大的动静。由于南方红军的战略重点放在北方,因此红三方面军也努力保持与敌人地相持状态。不久,杰书奉康熙旨意开始向龙州进攻,红军在节节抵抗之机用兵围攻延平府,谁知杰书早料到红军要游击其他,他暗地将兵力抽调回来,准备给进攻延平的红军以重击。但此时的红军也今非昔比,红二方面军已经潜出广东,红军决定围点打援,对回援的清军予以全歼。果然,清军在回援的半路上被红军主力包围,双方血战三天,红军全歼清军五万。当然以冷兵器为主的红军第十一、第十二集团军也有不小的伤亡。杰书率领残部退守福州,闽南各郡先后被红军所占。这时红军在湖广的行动也影响到福建,福建红军也采取从农村包围城镇的战略,只在各地清军薄弱处扩张,不久红军的游击队已经开始向浙江渗透。浙江巡抚李之芳见福建一半州县已被红军占领,浙江眼看亦将及战火,清军处境不妙,他建议杰书将兵力收缩到浙江,以高墙深壕抵御红匪。可福建巡抚姚启圣却不同意放弃福建,李、姚两人争持不下。恰在这时,退往江西地满清大将军勒尔锦致函杰书,提议合兵一处,共同御敌。杰书不敢大意,他命姚启圣守福建,暗里却一点点地将清军主力撤往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