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恐怖灵异 > 虹日映血 > 第五十二节 藩王算计

第五十二节 藩王算计(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唐2006 仙途剑修 拾魂人 美女老师的贴身高手 魔庭 最强进化系统 魂武无敌 莽荒霸体 屠龙者 神后的叛逆者

以后几年,双方各使心计,互相算计,先是吴三桂为揽事权,构衅苗蛮,借以生事用兵。藩属将士人众,一用兵动辄糜俸数万,各省输税尚显不足。不得已征税江南,每年需白银二千万两之多。康熙见吴三桂骄恣尤甚,先用与之龃龉者甘文琨为云贵总督,用以掣肘吴三桂。后将吴三桂送京治罪的云南巡抚朱国治放还原任,以示心迹。吴三桂见康熙如此作为,这才召集手下精心准备谋反事宜。这里先将朱国治等人严密监控起来,那边调动人马卡住要道关隘。着令手下将领兴军历练,军需粮秣细细盘备。

平西王吴三桂这里虽是准备谋反,可他心里一直在犹豫,真要和康熙闹翻吗?他时常想,世上的事就是如此,天理迢迢,轮回有序。此前自不待言,清顺治帝在位的时候对自己恩宠有加,有时心里想着满人怎会对自己如此放心?他们天天在皇宫里想的事情竟就如此简单?他们是否认为眼下还不是剪除自己的时候?亦或是在等更为强悍的皇帝出现?他还希望下一个皇帝能像顺治帝一样软弱一些才好。所以新帝一即位他就十分关心他的情况,开始几年,一个髫龄少年也没出奇的,只是听说几个议政王不大听他们祖母子的,所以吴三桂把工夫都花在收买王公大臣上了。可看看后来他们内斗越来越激烈,吴三桂还想着鳌拜若要真是主政了还不如这个毛孩子呢,因为鳌拜老奸巨滑,又多年征战,实难对付。可这小孩子能有出奇的,到时还不是要仰仗自己,况且从京里传回的消息说鳌拜把少帝欺负的够戗。自己正准备看鳌拜是怎么收场呢,突然传来康熙设计在宫中将鳌拜拿了,并很快庭议斩立决。这等霹雳手段让吴三桂出了不少冷汗,难道自己以前的想法都是真的?这时才细想当时京里传回的关于康熙的评说:少年老成,行事果断,满腹经纶,中兴之君。难道老了还让自己摊上这么一个主?唉!世上的事儿就是如此,善恶分明,必有因果,想当年自己有负天下,现如今老天爷派人来报复了。

康熙拿下鳌拜以后两年里还没,可老虎渐渐露出了他的利齿,先是收了吴三桂的大将军印,后又罢了吴三桂的除吏之权,吴三桂自己提请辞去云贵总管也照准。实际上吴三桂在康熙亲政之初并没有造反之心,可康熙肃清内患以后开始步步进逼。也是云贵这里摊子太大,一时尾大难除,自己想顺从,可这么大的家业不允许,这么多的特权不舍得,这么多年的准备又不能白费。可真要打起来自己能胜吗?最好是把南方数省占了,和康熙平分天下,最坏也要在云贵和康熙周旋起来,等着镇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之信他们行动起来,再与康熙决战;再想起在京城里的做人质的世子吴应熊,想他在京十数年,受了许多冷眼和屈辱,为平西王府在京城里笼络人心,网络党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真要打起来他不就……,想到这里吴三桂不敢想下去了。

一年来的形势发展也让吴三桂感到很被动,先是平南王告老,康熙准之,广东军权归尚之信;后有康熙召藩王进京,吴三桂召集谋臣计议多时决定称病不至。这时吴三桂已决意要反,他开始让手下谋士四处联络,合谋共举大事;结果耿精忠、尚之信都答应一道反了,广西的孙延龄受公主孔四贞钳制一时无法定议;陕西的王辅臣是自己的旧部原就待他不薄,加上他也屡受满人诬垢,想来不会有异;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各地都有不少地方官员和将领愿意归顺,甚至河南、河北也有前来投好者,看到这些吴三桂心里也有了一些豪气。谁知又是尚可喜这个老王八蛋竟上折自请撤藩,耿精忠又附之,这可把吴三桂气的七窍冒烟,商议多时无果,看看康熙也没动静,想他可能知道撤藩凶险。再说自己为大清戎马征战多年,这次他可能听从太皇太后那老太婆的话不会对自己真下手,所以也写了一个自请撤藩的折子交了上去。谁知这下正中下怀,这不前日刚传来京里消息,康熙假惺惺的让众臣在厅上争闹一番,然后自己采纳多数人的意见:同意撤藩!皇上的使者不日即到,怎么办?看来自己真是掉到康熙给自己挖的陷阱里去了。

吴三桂仔细盘算一下自己的优劣。自己的盟友不少,大多都兵镇各地,西南数省尤甚之,所以兵力上尚有一搏。虽然在汉人中自己的名声不好,但满清也好不到哪里去,大战一起民心应是各占一半。军队的准备也是如此,自己手下猛将如云,他们身经百战,对满清多有不满,眼下撤藩又牵扯到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多会拼死相搏。至于自己的军队已是历练经年,而满清八旗却似失去了往日的锋健,相信自己的军队应该比满清的军队更强大,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可能的。还有就是战争的物质准备自己已做了多年,自己已有了一些连续作战的物质基础,包括钱、粮、兵器、枪械、火yao等军需用物是充足的。而种种迹象表明清廷的战争准备并不充分,他们还有也兵马尚未调动,有些军需用具尚显不足。自己这里原就有所准备,近年四川有了个丁勉,自己这个娇客人不大,经商却是一等一的好手,川南的铁矿让他经营的红火。原来还担心朝廷控制南方钢铁用物,可自从有了这盐源铁矿,不仅自己队伍里兵器打造有了保证,而且还可向其他盟友提供些帮助;再有那盐业经营,正如他所说盐产量大了许多,周围逐省眼下吃盐要看他吴三桂的脸色了;粮食用了他种双季稻的主意,云贵各省粮食大增。从内心里吴三桂对丁勉越来越喜欢了。

可在这场围绕着撤藩与否而进行的斗争中,自己这里的劣势也很明显,清廷可利用他正统的名义号令天下,他们可以调动的战争工具比自己多,他能汇集全国的人力、物力来制服三藩。再一点三藩盟友多是一方枭雄,各怀异志,没有统一目的,更谈不上统一指挥,统一作战,战事一起怕是会各自保命,自顾自的多些。目前来看耿精忠对满清有家仇,而且他在福建让康熙挤兑的窝囊,打起来他是会尽全力的。而尚之信怕会脚踏两支船,真是如此战事一起,就要派兵在到他家门口逼一逼,他才会反。

不论如何眼下康熙已举起了刀,自己只有应战才有活下去的可能,故而此战已不可免!

注:明将郑芝龙降清,因其子郑成功不肯归附而被满人斩首。明总兵李成栋在吴淞率部降清,为清廷灭明立下大功,曾参与嘉定三日屠,嘉定城中数万军民无一幸免;后又组织江阴五日屠,江阴城中二十万军民仅存五十三人。但李成栋自恃功高,桀骜不逊,被满清斩杀于广东。

...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综武摸鱼的日子 舞衣第一季 从红楼开始的时空旅行 暗黑世界历练的林平之 斗罗:靠换装系统拿稳神女人设 崭新时代的领路者 寻夜人 通灵道叔 鱼缸世界 规则怪谈:从死亡高校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