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惊天劫难(2/2)
周显成说:“请你们师太说话!”
不多时从院门里走出一位老尼姑年约五十几岁面白体匀年纪虽大脸上却无一条皱纹。看得出此尼姑年轻时可是羞花闭月、风情万种的绝佳美人。只是鼻梁上一道伤痕十二分人才去掉了六成。
老尼一见周显成便说:“呃周施主可好?敢问为何来这许多大小施主?”
周显成嘿嘿一乐说:“山那边乱来此处避难这几人可不是外人!”
柳媚父女来湾道山避难时周显成就认识这父女二人。柳媚之父中途被害是周显成把柳士林尸体驮回湾道山葬埋。周显成每月去西山驮煤路过“慈云庵”得知柳媚受伤被慈云庵师太所救遁入佛门。当时因为周显成每月路过此地所以有关周玉、王娥娥、肖翠翠诸人的情况他都一一告诉了柳媚。柳媚要周显成对她遁入空门之事要严守密秘。所以周显成从没和别人透过一句有关柳媚的情况。王娥娥等人都以为柳媚早已不在人世了。
此时最惊讶的莫过肖翠翠。见老尼姑过来施礼也不答话就两眼死盯着老尼姑的脸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原来你在这里!啥也别说了我可见到你了!三十七年啦我的天哪!”说完自己先呜呜地哭起来。李明珍见婶婶哭得伤心心里奇怪。
那师太却说:“老施主不必难过过去之事让它过去吧。只谈今日不谈往事。如何?”
婶婶一听大叫一声指着李明珍说:“你快过来去!她她是……”没等婶婶说出下句老尼扭头对两个尼姑说:“快快帮施主收拾东西请施主用膳。两个小施主尚小可安排侧室休息!”
二生、菊儿在前边跑李明珍搀着婶婶走进庵院。把娘三儿按排吃饭又走出庵门帮车把式挑水饮马。一个尼姑端饭让周显成和车把式在庵外用膳。李明珍从涧边挑水回来对周显成说:“大叔怎么回事?今天这事我怎么越看越糊涂?”
周显成却说:“我越看越清楚!”
李明珍说:“师太和婶婶到底是嘛关系?”
周显成说:“明珍呐有些事你早有猜想过去的事也没人跟你讲一天半晌你就会明白有啥话以后再说。我们吃完饭喂好牲口趁时间还早我们就要连夜返回咱村——”
转眼二人吃完饭准备走。周显成说:“明珍呐你们安心在这里呆几天等那伙红卫兵走了我再派车来接你们。”说完他一骗腿上了马车车把式甩了个鞭花两匹马躬身向前过了小桥一拐弯一溜烟不见了。
李明珍娘四人被安排在庵堂的东侧房。因为两个孩子和婶婶都吃了饭二生和菊儿早睡觉了。李明珍一边吃饭一边思前想后。婶婶说:“那师太是咱的亲人为啥就不肯相认了呢?难道说这些尼姑、和尚一入门就六亲不认了?”
李明珍说:“嘛亲人?”
婶婶长叹了一口气说:“这么多年的窗户纸我没捅透。其实那个老尼姑就是你婆婆!就是周玉的生身母亲二生的亲奶奶呀!”
李明珍这才想起周显成为嘛说话吞吞吐吐原来是这么一段情由。婶婶便把三十七年前的往事一五一十细说了一遍。李明珍听了半天没说话只是暗暗流泪心里如同翻江倒海思前想后认不认这个婆婆呢?如认吧自己早和周玉离了婚。不认吧身边二生可是人家的亲孙子这是人家的骨血!
李明珍想了想说:“婶您说是让我认呢还是不让我认?”
婶婶说:“孩子你要认因为你还带着人家的孩子!况且你离婚没离家你当然还是人家的儿媳妇。”娘儿俩聊到半夜给两个孩子又重新盖好被才吹灯睡觉。
第二天清早老尼练完功去看李明珍一家。她问讯说:“施主一宿可安生?”
李明珍说:“晚辈一宿休息得可好了这里气爽清新夜里寂静无声可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我娘休息得也好!”
老尼面无表情如对陌生人讲话一样说:“如来庵可居住长久日子。本庵二十余亩土地可去劳作。今老尼有一打算两个小施主正是启蒙之时一日也不可荒废学业本庵有师可教。从正课小学教起一直可教到中学。小施主与老尼有缘份老尼愿教三五更功法。可习武强身不知二位施主可允否?”
李明珍说:“感谢长辈教诲!”
婶婶则瞪眼说:“咱从小干惯了庄稼活俺闲不住。你放心咱俩差不多是同岁人咱干得动活。你说教两个孩子识字那正好。习武也行反正都是你们家的人你怎么安排怎么办!”
老尼姑不接话茬只说:“若二位施主无异议从明日就开始吧!”
婶婶听不懂说的半文言话便大声说:“我听不懂你山西味儿太浓!”
老尼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低头退出门外。
两个孩子听说白天上学早起、晚上练武高兴极了。老尼退出不多时领来一个小尼此小尼年约二十多岁。老尼对李明珍说:“此小尼高中毕业刚刚脱俗一年可教两位小施主。”
婶婶却斜着两眼看老尼说:“我说柳家妹妹你就不认俺啦?”
婶婶拉过李明珍说:“她可是你的儿媳妇呀!还有你的小孙孙你入了佛门就六亲不认了?啊?”老尼一甩手走了。把婶婶气得呼呼喘粗气。
李明珍说:“婶啦人家出身脱俗可能不染红尘事了。”
婶婶说:“不行二生你去跪在你奶奶跟前叫奶奶!”
二生瞪瞪眼马上跑出门外抱住老尼大腿口里喊着“奶奶奶奶”。老尼站立不动扶起二生两眼泪汪汪看着二生一边摇头一边擦泪说:“小施主白天和那老师学习晚上师太教你们学武艺去吧!”
这天傍晚湾道山大队派车把式接李明珍回大队。李明珍一想事突然是不是生什么大事?车把式只说请回大队。李明珍见车把式不说实话也就不再追问。向婶婶打了招呼又和师太告辞。
老尼单掌一竖说:“阿弥陀佛天灾**好人一生怕有难你去吧!老尼尽心教两小施主就是!”
李明珍没敢多想坐上马车就走了。
今年雨水充足山上坡地都应时种上了庄稼、栽上了红薯。七里河八十亩坡地麦子长势喜人眼看丰收在望。周显成和大队干部估产每亩最少产八百斤。每户社员平均能分夏粮三百斤。
周显成把李明珍一家老少四口送到百里之外的安全之地连夜又折回来。在家眯糊一个时辰就带几个社员赶到西山小学外挖鱼鳞坑。李明珍从六三年就制定下植树规划。每年春天在西山校外种植桃树、杏树、梨树、核桃和栗子树。她根据果树结果时间不同栽种果树。六三年栽种的三百棵桃树已经结果开始变卖成钱。杏树明年也将有收获。计划用五年时间种下一千棵果树。等全部果树开花结果时湾道山小学的学生就可以免交一切费用。而且还要把积蓄下来的钱盖一所更好的、更漂亮的学校。再有一年西山岗便种满了果树。今天周显成带头来挖鱼鳞坑就是来完成李明珍的规划任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那些闹事的红卫兵再来学校捣乱。
湾道山大队坐落在山与河之间。南山叫馒头山不高不险。东山叫棋盘山山不高却是悬崖峭壁。北边靠七里河河岸砂石南北五里宽河中是潺潺流水东去。其实周显成不但带队看护学校在这山山峁峁都布下了眼线只要那群红卫兵或生面人不管是南来北进东突西绕都有社员盯着他们。就在这时有社员赶来报告说昨日那个高个子红卫兵去七里河坡地看麦田他和社员们说这块地是资本主义温床指着砂石场说这是明目张胆地走资本主义道路。社员们和他斗起嘴来。
周显成说:“这小子想干什么?岁数不大心眼不少!他这是搜集罪证材料!可别把他打了!”
周显成马上赶到砂石场。此时那个高个子红卫兵已向皇台镇方向走去。
周显成见他一人心中狐疑紧追几步说:“喂革命小将你慢点走!咱们见过两次面也没通报姓名。”
高个子红卫兵扭过头说:“哦是支书!我叫什么无所谓我们这次来皇台镇主要是来抓漏网右派李明珍和支书您老人家无关!看是不是把她交给我们我们学校的右派都受到了革命的大批判触及到了灵魂。唯有这个漏网右派想逃避群众运动!”
周显成说:“我看这么办关于李老师的事你们就别管了。”
高个子红卫兵说:“我说话不算你跟我去和战友们说!他们在皇台镇等我呢!”
周显成心里想我亲自和小将们做做思想工作也许能答应。
二人边走边说一转眼快到皇台镇了。周显成又一想我求他们干啥?跟他去皇台镇干啥?扭身想回湾道山说:“红卫兵小将我还有事忙——”刚往回走了几步那高个子红卫兵喊:“革命小将们出来吧!”一声呼喊三十几个红卫兵从山坡后钻出赶上来七手八脚将周显成摁住。高个子红卫兵说:“你个死不悔改的走资派你今天想回大队没门!什么时候交出那个漏网右派什么时候给你一点自由。走!押他回公社!”
周显成此时后悔不迭唉打了一辈子鸟今日却被鸟儿啄了眼睛。
原来这伙红卫兵已侦察到李明珍被转移所以引出老支书“自投罗网”。
周显成跟高个子红卫兵走了多时不见回来社员们怀疑出了问题。几个大队委员带一伙社员就追到皇台镇。先去皇台镇中学寻找不见人影。后又找到公社还是没有人影。找到派出所派出所值班民警说:“听说这伙红卫兵押着老周头向他要人他不答应就拉向镇东边去了。是不是下了山?我可没看到!”
这几人风风火火顺路向东追去一直追到山下仍不见一个踪影。大家又返回来见人就问一直打听到供销社。
一个营业员说:“这伙人刚刚开汽车走了他们是从老地堡里钻出来的。你们去看看吧那老周头却没见出来……”人们马上冲到老地堡。这座老地堡就是当年抗日大队、儿童团站岗值班的地点。这座地堡上下两层上层已存放公社建筑队的废旧物。旧桌椅、破门扇脚手架、灰斗沙筐。下层没有存放东西。人们下去划火柴一看周显成直挺身子胸前背后两块大木板夹着他。人们忙叫喊周显成一声不应近前一摸鼻息早就冰冷凉。
这伙红卫兵把周显成押到皇台镇他们怕社员追来所以想了老半天才想到老地堡。他们把周显成押到底层点起蜡烛开始审问。立逼周显成交出漏网右派李明珍。
周显成自始至终一句话:“藏在哪儿不告诉你们!”
急得这群红卫兵如同猴子吃辣椒——上下冒火。这伙人好话说了一大筐无效果。脏话骂了一大车不怕!看周显成软硬不吃那高个子红卫平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小时候大舅经常给他讲神鬼故事。有一次给他讲了古代所用刑法。有一种刑法是把罪犯夹在两块木板中用两把油锤同时敲打夹板。不消十下罪犯定会气绝身亡。用这种刑法罪犯一不流血二不见伤痕。百姓叫“大劈棺”。他让同伙找两块木板把周显成夹在中间没有油锤就用石头咚咚连敲几十下再看周显成果然一声没吭停止了呼吸。高个子红卫兵一见出了人命官司忙招呼人们跑出老地堡上了汽车一溜烟跑了。
人们把周显成抬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一看吓得就要跑。社员们围住他说:“你得给验验伤。”
民警战战兢兢检查了周显成周身上下无一点伤痕。这个民警和周显成很熟他哭着说:“老周同志没受殴打无皮外伤、淤血伤他怎么给折腾死的无法说。我也不是法检没权定论我只能写个检验过程吧!”
大队委和社员抬着周显成的尸体回了家。
周显成小时候赶驮子后来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一位机智勇敢的革命战士。
他生于{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年}一九零八年五月初三死于一九六七年四月初八终年五十九岁。
周文治此时正在广西支左接到父亲去世的加急电报星夜兼程。周文治见到李明珍姐弟二人跪在地上大哭不起陪吊丧人员一起哀号。在商议送规格时周文治考虑自己身份、当前形势要求从简。李明珍不同意她要求大排大干。
大队干部说:“周书记干了一辈子革命一生清白一生刚勇。不明不白地走了就要大排大干。因此决定不扎纸人纸马要排七。要二十四台大棺罩死得冤枉要拜四方。”
六三年大水大队还存有剩余的红松木木匠打一口“六块头”寿材。从第一天去世算一直吊丧七天这叫排七。村里人们结婚有花轿去世之人出殡用棺罩。棺罩木框制长方形套在棺木外。木框外罩上篮、黄色的布上用丝线绣出各种图案。男用棺罩绣金麒麟女用棺罩绣玉凤图。抬棺罩分八抬十六抬二十四抬。二十四抬就是二十四人抬棺罩这是最气派的丧事。抬棺罩不直接进坟地而故意绕道走就叫拜四方。
到了第七天上午湾道山全村一齐出动。周显成在村中辈分大、威信高所以能走动的都参加了出殡仪式。
这天八大吹鼓手打先周文治摔盆打幡李明珍抱着哭丧棒披麻戴孝在后。周显成二儿、三儿大儿媳、二儿媳和本家侄男侄女在二十四抬两边护卫。再后就是不同辈份的孝子哭丧队还有亲朋挚友的吊丧人群。这支队伍浩浩荡荡排了二里多长。一路吹吹打打哀号涟涟直奔皇台镇。从皇台镇西口进镇沿街两边挤满了人群。这些人都认识周显成对周显成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有的在沿途点上烧纸有的在路边摆上香案、糕点、白酒。还有的人家在路边给丧人群凉上白开水。丧队伍从西口到东口在东口爬上山来到周家祖坟。吹鼓手又吹起了情思哀怜的大悲调这才揭去棺罩缓缓放下棺木在众孝子的悲呛声中徐徐埋入墓坑棺木下葬入土为安。
周显成下葬第二天贺永新和何云良开车来到湾道山对周显成的不幸去世表示深深的哀悼对迫害周显成的红卫兵元凶一定要查明找出主谋到运动后期严肃处理。
周文治对何云良说:“何主任那红卫兵是不是还要揪斗我李大姐?”
何云良支支吾吾地说:“革命小将的革命行动我们不能出面干涉随遇而安!当然可以做做工作!”
周显成事件生后红卫兵小将再没来湾道山煽风点火、抓“漏网右派”。
后来李明珍把生的一切都写信告诉周玉。周玉对周显成被廹害至死表示无比愤慨。周玉和孙晓琬抽假期来看二生拜见了老尼。第三趟老尼才认了周玉、孙晓琬和李明珍。老尼抱住自己的儿孙哭了整整一天。又抱住肖翠翠——姐儿俩哭诉了半夜。
二生十岁老尼说庵里不留十岁男儿把他安排到“飞云寺”拜老方丈为师。这个老方丈便是当年的侯仁。侯仁得知二生是周玉的儿、孙运达的孙儿更加尽心竭力。他安排三个和尚教二生课程。这三个和尚一个是大学讲师两个是知识青年。白天二生上学晚上和侯仁在佛堂外练功。侯仁把自己的真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二生。师太起早贪黑精心培育李菊儿李菊儿聪明伶俐潜心练功掌子功、拳脚、轻功、各种器械练得精熟。二生、菊儿在这里读书、练功八年。九年后二生离开“飞云寺”回到了北京上学、李菊儿考上顺城一中。三年后二人双双考上大学。……
周显成去世后大队工作由一名大队委员接任。召开支委会决定把李明珍调出学校来落实“六三规划”。正当各村邻紧锣密鼓搞两派、打内仗时湾道山村却脚踏实地搞生产落实下年生产、工作任务。
李明珍这时什么也不怕了天塌地陷由他去一心一意搞生产。她把下半年计划安排了四项。第一项继续扩大砂石场的生产规模。下半年由每天出砂二百方扩大到四百方。这是因为七里河砂质好北京一砂石公司也要求供货。振动筛由原来两台扩大到四台。因为当前修路需大量石子、石渣所以又购一台锷式粉碎机把筛出来的鹅卵石击碎按不同规格加工成不同颗粒的石渣。第二项将山上没种上庄稼的梯田全部栽上晚茬红薯。因为今年天旱红薯耐旱产量高。等刨红薯时大队建一座淀粉加工厂。用淀粉漏粉条晒粉皮。每斤粉条可买到八毛产品销往东北等地。生产淀粉的下脚料卖给社员喂猪。第三项湾道山遍是山川丘陵长满酸枣丛。秋天计划嫁接三千颗酸枣树三年后可挂果长出皮薄肉厚、营养丰富、既是补品又是食品的脆枣。第四项组装一台柴油电机电功率达一百二十千瓦。白天供砂石场用电晚上供全村生活照明。
前三项顺利完成。第四项因大队资金不足走信用社贷款跑到年底才批下来。但工程却不能在当年完成。
这年大队结算河坡地八十亩全年产量十四万四千斤其中夏粮小麦收六万四千斤晚茬玉米收八万斤。果木收万元。砂石场净收入十二万。粉条厂不到结算时候预测也能收入三万元。春节前湾道山十个老光棍有四人成了亲。就因为湾道山村有了梧桐树才招来金凤凰。
一九六五年全大队工值达八角一九六六年工值达一元二角。一九六七年果树结果林木成材砂石厂扩大农业增产。这一年工值已达二元三角。湾道山大队一举成为皇台公社屈一指的响当当的富裕村。
李明珍教学已接硕果。六o年以来已毕业七十多名学生十五人考入顺城一中三十人考入公社中学还有十人参军。十几人落榜在大队生产劳动。在每年联校考试竞赛中湾道山小学的学生成绩都名列前茅。
一九六八年春一百二十千瓦的柴油电机组装成功。在李明珍的指导下又将电线架设到各家各户。这一天傍晚在众人欢呼声中李明珍启动了电机瞬间家家电灯明亮。大山里无数个村庄世代点油灯照明今天湾道山村第一个用电“点灯”。
李明珍在这年规划有三项。一是将砂石场挖砂形成的砂坑改造成四个养鱼塘。把七里河水引到养鱼塘用河水里自然鱼养殖;去水库购买鲤、鲫、鲢百万尾鱼苗放到养鱼池。两年后鱼苗长到二斤重再出池塘。二是在紧挨河坡地围沙造地建一座养猪场。建六座沼气池。今后每年将梯田全部栽种红薯。红薯出了淀粉淀粉漏粉薯渣喂猪猪屎尿收进沼气池酵生出沼气可取暖做饭。沼气渣是上等肥料返到河坡地施肥小麦。这是一组比较完整的生物链条。三是大队集体积累达到一定力-量要把湾道山村的房屋重新规划。为少占宅基地统一盖成二层小楼通上沼气、自来水、按上电灯、接上电话湾道山村大展、大变化!……
这年底湾道山村通了高压电极大地促进了农副业大展。周文治复员回家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配合李明珍落实每年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展湾道山村的集体经济。到文革十年结束相继建了“果品加工场”、“石灰场”、“预制件厂”、“拖拉机运输队”等多项副业。因为集体经济展湾道山村劳力严重不足就把邻近大队剩余劳动力招来当农工。一九七六年末湾道山村年净利润达到五十五万元。每个工值达到三元六角。
十年浩劫大部分社队都陷入派性争斗各级领导班子瘫痪。唯有湾道山大队却如身在世外桃源同心协力搞生产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
在这场“浩劫”中贺永新真正经了风雨见了世面。
周玉为完成父亲的遗愿专程把父亲写的证明材料交给贺永新。此时他才知道姑姑和姑父在一个月前被迫害致死犹如晴天霹雳令他悲伤万分。等他去顺城一中时安玉国已在十天前悲惨地死在了当年日本修建的地堡里。这时他才感悟到人生多坎坷。他虽然从小加入革命队伍但他的思想、他的认知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只有现在到了不惑之年才真正认识了世界认识了自己。反思过去争名争利嫉贤妒能小肚鸡肠深深自责。“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是人生的醒世格言。想想这些格言任何人间难事都能化解。
运动初期他靠边站看两派争权夺利心里不是滋味。运动中期他被推举县革委会主任。虽然这时两派斗争激烈。他不偏坦任何一方极力平衡两派关系。运动后期他担任县革委会主任、县委中心组书记。他不允许极左思潮的姿行坚决拿下极左思潮的代表人物。何云良在文革中支持造反派迫害文教口的老干部、优秀教师、广大群众已达天怒人怨之地步。另一个是县公安局长他拉帮结派用手中的专政工具残害打击不同派别的广大群众。他坚决把二人拿下。调何云良去矿山机械厂当厂长调公安局长去县农办当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贺永新这一举措震慑了派性十足的人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
贺永新肩上的担子千钧重。抓工作突出重点抓好革命更要抓好生产。
何云良自从去了矿山机械厂已深知自己的错误严重决心以实际行动痛改前非。这是一个靠贷款放工资的千人大厂对他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但他有一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静下心来与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深入了解矿山机械制造、生产工艺流程。他放手动群众克服派性团结一心为改变矿山机械厂的落后面貌献计献策。把精力用在展生产上去。仅仅用了二年时间把一个派性十足的烂摊子厂变成团结奋进、生产蒸蒸日上的先进企业。这一年是建厂十五年来第一次完成年度生产计划。何云良在贺永新的支持下大胆给厂先进生产者了年度奖。从此这个厂月月生产任务饱满年年完成县经委下达的生产任务。
贺永新力排众议在农业口树立了湾道山十年生产大变样这杆旗帜。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组织工业口参观、学习矿山机械厂消除派性、团结一心抓生产的先进事迹。组织农业口参观学习湾道山抓农业、促副业、改天斗地的先进经验
贺永新思想认识又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只有生产搞上去人们生活才能提高思想得到升华。一切不合实际的运动都是阻碍生产力展的拦路虎。湾道山有了李明珍矢志不渝的精神才有了山村十年大变样。矿山机械厂有了何云良用他的深刻的教训才有今天的创业精神矿山机械厂才走上了正轨。
粉碎“四人帮”后贺永新担任了顺城县县委书记。除重要会议外他挤出时间就深入厂矿企业、农村社队、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千方百计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他抓了影响顺城的几宗大案要案落实平反冤假错案。他亲自落实顺城一中的右派案。通过省外办请求外交部帮助把安玉国同志在日本的亲属从日本请到顺城参加由他亲自主持召开安玉国同志的平反昭雪大会。在皇台公社他主持召开了平反落实政策大会。把杀害周显成同志、安玉国同志的元凶缉捕归案。因为这批红卫兵当年不满十八周岁所以从轻判处。那个高个子红卫兵当年只有十六岁判处五年徒刑。
最乱的一九六八年夏顺城生两派千人文攻武卫死伤近百人。贺永新亲自参加调查剥丝抽茧冲破派性阻力抓捕恶分子最后进行了司法公判。
贺永新担任了顺城地区地委书记他亲自带队去湾道山给李明珍落实政策。他给李明珍带去了补二十年的工资。他诚恳求得李明珍对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给以谅解。希望李明珍不但在农业战线上硕果累累希望她在文教战线上大显身手。恳请李明珍去地区师范学院担任行政院长但被李明珍一口回绝了。
李明珍不接任一定有她的打算。便问:“李老师还有什么要求?”
李明珍说:“先说补工资款。这二十年我没在顺城一中上一天课所以补的工资我不要。再说规划。我要用二年时间采用大队补贴、社员为主、群策群力的方法把湾道山社员房屋全部翻建成二层小楼。规划有了筹集资金也差不多了就差两大建材。钢材大概需要三百吨水泥需要千吨木材吗我们七年前封山育林有些成材可以间伐……。图纸请地区设计院设计施工我们请皇台公社施工队承建……”
贺永新说:“我以为你可能痛痛快快去师院报道谁知你还有这么一个夙愿。关于补工资这是在编行政计划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不要也要由你按排。关于你的规划我坚决支持!这是给咱们地区树立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杆!请马上把钢材、水泥的吨数规格写个明细表。”
“你能从计划外调拨一些建筑材料比给我落实政策还高兴哩。有了建材我们秋季就可动工。”
“落实政策是应该的。调拨建材也是应该的。不同性质的两个问题。”
贺永新问:“婶婶和两个孩子还在西山里居住?”
“自六七年到七六年婶婶在‘慈云庵’住了整整九年。俩孩子在那儿一来上学二来习武!”
贺永新惊奇地张大嘴巴说:“什么什么?不是在西山?在什么地方上学、练武?”
李明珍说:“周显成叔叔给安排的地方离这儿百里。菊儿在‘慈云庵’二生在‘飞云寺’!”
贺永新说:“啊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
“我每个月都去一趟周玉和晓琬每年都去两三趟!”
贺永新说:“我说你为何如此安心?原来两个孩子在那里既上学还练武!现在还在那儿?”
李明珍说:“不三年前就回来了。二生回北京上学考上政法学院、李菊儿考上地区师院!”
贺永新拍手叫好说:“好哇你们不声不响地为国家培养两名大学生实在令我汗颜。看我那两个孩子高中没毕业……咳!我也不去看婶婶了等你们盖好新房我再去挨婶婶的数落!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城了!好吧我尽快让计委给调拨一批建材指标。这补工资还是交给你处理!”
李明珍把落实政策补的工资全部交给大队会计把钱下在小学名下。
不久地区计委下达一百吨钢材和二百吨水泥指标。李明珍马上按规划开始翻建湾道山部分社员房屋。
第二年开春地区计委又下达一批建材指标。湾道山又翻建一批小楼。夏天计委下完计划。这年秋天按规划建成三横三纵六条街的湾道山村。全村街道笔直、宽阔、全是整齐划一的二层楼房一家一户独家小院。节省出三十五亩宅基地可供今后谁家添丁增口盖房使用。
李明珍这几年一年更比一年忙。她忙活了湾道山村规划建设后马上筹建翻盖小学。仅用了一年时间就盖了有十二个教室的两层小楼。这个学校设施比较先进教室明亮一律是日光灯桌椅全是购买新式样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配备了电化教学设备。不但如此整个校区全部安装上自备两吨取暖锅炉。冬天再也不用劈柴和煤点火生炉子了。学校建成不久皇台镇中学因为生源过原计划便分来三个年级六个班在湾道山学校上课邻近几个自然村的家长也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弯道山学校。因此湾道山小学已经有了小学六个年级、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县、市教委及时给湾道山学校配齐了教职员工组成了湾道山联合学校。湾道山小学原来那位小学老师任联合学校校长。李菊儿从师范学院毕业分回湾道山村担任联合学校副校长李明珍任联合学校党总支书记。李明珍对来湾道山联合学校工作的教师规定:教师额外享受授课津贴。凡外村来的学生只要能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义务劳动者可和本村学生一样享受减免学费和课本费待遇。
李明珍每年都要上新项目和改造原来项目。砂石场现在运、筛、装车全是机械化人员没增几个产量却翻了一番。在原来创办的预制件厂前后道工序又建了两个厂。一个拔丝厂把粗径钢筋拉伸成细径钢筋供预制件厂生产用。把生产剩下的钢筋头用来生产标准件所以又建了标准件厂。原来造成的八十亩河坡地现在用推土机、挖掘机又顺河岸推砂造田百亩经沙、土调和绿肥养护都变成了肥沃良田。这些河坡地既不影响河水奔流又不影响水利工程。每年以每亩递增百分之五的度而创丰产。
养猪场扩大了一倍。离养猪场不远又建了一个奶牛养殖场。计划将来养奶牛千头所产鲜奶可供顺城市民、一部分当地消化。今后奶牛场将鲜奶加工生产奶粉、奶茶、多种奶制品来供应市场。
当各村在转变生产模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湾道山村委会多次召开群众大会群众不同意走一家一户的道路。因为湾道山在十几年前已走上了集体承包、统一结算制湾道山村早就有雄厚的经济积累有群众信任的带头人他们可以照样家致富而且可以经受市场经济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