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师传奇 > 第七章 雨晴日暖云逐淡(上)

第七章 雨晴日暖云逐淡(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魔兽多塔之异世风云 巨能 古武通神 五月人杰 兽修时代 战神录 龙语兽修 重生之改造命运 网游之魔临天下 啸傲风云

安三元街霓裳阁。

略西斜的阳光照射着兀自留有上半日细雨水痕的青石板如镜面一般闪闪地亮。飞檐翘角的彩楼前并不见承安京此处最常得见的车水马龙。

偶有经过的路人或在楼前片刻驻足但抬目凝视那以七彩绢纱绞缠装饰而成飘洒风流的三个大字后却尽是含着微笑又从楼前各自慢慢地走开。

——因为立在三元街口、文亨桥头的日显示出此时的时刻刚刚交过申时。

未时到申时是承安京中第一歌楼舞馆“霓裳阁”每日阁中固定操演排练的时间。承安京里几乎无人不知在这两个时辰霓裳阁谢绝一切外客入内。管你是王公贵族、官绅巨富或者文采风流的清客雅士谁敢在这几个钟点内擅闯霓裳阁坏了阁中规矩皆无一例外地被霓裳阁主人提交到五城巡检司的衙门。

一如坐落在永丰大路与长安街交叉路口处、近两百年来以楼上文战盛名广播大6的“**居”自胤轩十八年在承安真正打响名号然后渐渐声名传播于国外的霓裳阁已经是承安京中一块最有分量的字号招牌。在北洛时代霓裳阁就以词曲新声闻名成为人们关切重视之所在;而因为靖王风司冥纳阁中乐伎为侧妃之事声名更是直入街头巷尾寻常百姓人家:娇娆的美人卓绝的歌舞。新奇地杂技百戏以及隐隐中引导变革新声的戏文曲赋吸引无数文人骚客云集到阁中唱和应答、谱写新章短短数年年时间便已然显出凌越于“西云四大名楼”中同样以歌舞美人闻名的临瞿醉梦阁之势而后来居上。随着天嘉帝登基霓裳阁声名直是如日中天。

天嘉帝一统大6而立国号周。朝廷政策与民休息偃武修文又大开会试恩科进取之门——大周朝廷对文事的积极倡导使得各京文风皆极盛。作为一国中都。天子居所的承安自然比往日会聚更多士子文人。相对于**居上纵横古今畅论天下然而处处不脱家国天下事理正道的“文战”霓裳阁在大6的文名。更倾向情致与技巧的诗词歌曲也由此深得文士们喜爱看重。兼有主人花弄影风姿潇洒手段高妙秉一副玉貌花容。打理阁中事务大小处处精细周到往来京里人情贵贱无不自如妥贴。经她几年经营阁上诗文雅集。士子们以文辞论交。已经成为承安京中每旬月固定的文坛要事。而霓裳阁文名愈大。各项规矩也守得越森严虽文士多有脱略形迹、潇洒不羁。一些基本地规则也不能逾越。否则触禁规犯牢狱、毁掉前程事小污染了文士清名损害便是极大了。

所以在每日例行的歇息排演时间轻易地不会有人贸贸然闯入霓裳阁的大门。旁人目睹到门前有往来出入多半都会猜想必定是分属在霓裳阁中之人。因此当见到一辆极普通的围了青幔地马车在这个时候自文亨桥转入三元大街一路缓行终而悠悠然停在霓裳阁前人们眼光里都不由透露出两分好奇的光彩。

但是马车在霓裳阁前甫一停稳便有数名阁中乌衣的小厮急忙忙跑出门来伺候。安脚凳掀门帘搀扶下车拥护进阁一串熟练之极路人们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乌衣簇拥中间的身影是个着一领水色衣衫地男子。

“哟柳大人来了——今儿可早姑娘正在大堂上看排的新戏呢。”略略依在多宝云屏上看大堂中央舞台的华服女子偶一回头见到挥手打小厮们散开去的青衣男子身影一张成熟然而愈显风韵地俊脸上顿时满是笑容。一扭身迎上来孟水娘极自然熟稔地接过他随手搭在臂上的淡色外袍一边笑道“前些天说要改的《战红原》昨日岳先生总算把本子全部改了出来今天是头一天排练出来台上正忙着调整试验呢。大人这一来可真巧也不巧了。”

柳青梵闻言一笑向云屏边其他听得响声纷纷转身过来行礼地霓裳阁歌女乐工们颔行礼这才向孟水娘微笑道:“什么叫巧也不巧?”

“巧自然岳先生最希望大人做头一个观众品评戏文;不巧当然还是岳先生希望大人看到地应该是精雕细琢、挑不出什么毛病地本子。”说着年华已近四十的女子抿嘴一笑眉眼间自然地带出一段风致嫣然“服气又不肯认输岳先生这般脾气柳大人又不是不晓得。虽然得到大人答应已经两年红姑娘亲口允诺也足大半年光景可人地根性习惯又哪里轻易能改的?”

目光稍转心下明白她说话含义柳青梵顿时笑起来。“岳虔的戏文向来是做得最精致的。天生的剧作大师这一句话我虽不曾当面说平日难道就真正掩藏过?”顿一顿看身边女子笑意盈盈的双眼青梵随即轻笑着摇一摇头“或者根本不是我压制了他而是你们这一群鬼精灵的联合一气压制欺负了他吧?”

听他语声正经眼中却含笑意孟水娘不由也失笑:“压制欺负他?大人真会玩笑我们哪里敢的!霓裳阁里谁不知道岳先生是红姑娘什么人谁肯为难这一位?又不是嫌日子无趣难得少了歌舞训练偷闲生怕耗不尽积攒的这一身精力去。”

俏皮轻快的回答引来柳青梵两声呵呵轻笑。远远看到霓裳阁一楼大堂中央舞台上蓝布长袍的男子以脚步反复丈量了长短距离吩咐了一旁如公主般妆扮整齐的彩衣歌伎几句后退到台下随即凑近抱肘皱眉斜睨台上的红衣女子说了两句。青梵不由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愉悦笑意。

岳虔霓裳阁专属地乐师、谱曲和编剧。三十六岁的温吞男子原本也如普通的学子文士试图以大比会试谋求前程不想科场上屡次失意至于逐年地潦倒窘迫日用维艰。直到三年前靖王风司冥登基时恩科又一次落第。囊中终于再无余财归乡不得不寄寓京师神社每日卖文代笔以糊口。为生计艰难又到霓裳阁作歌词曲谱的抄手。却被阁主人花弄影偶然现了其在歌舞戏曲、音韵声腔方面非凡的天才延揽入阁中这才结束了飘零不安的生活。其后一年岳虔以霓裳阁中所出演为基础。节选神剧、整合小曲歌行改写改编了一系列传统歌舞剧本;又写出三场六幕的折子戏《风筝会》青楼歌女与落拓书生的纯情爱慕世事无奈缘浅别离的惘然结局。加上清新婉丽地配乐词藻一经公演顿时轰动京师就连擎云宫的禁城内廷。都专程派出人请回了剧本排演。名利双收。岳虔却谢辞了内廷教坊的职务。道“此生专一在霓裳阁”顿时引来周围惊讶无数。

而后。岳虔与霓裳阁主人花弄影当着柳青梵、阁众与宾客之面坦言彼此心中倾慕并恳求

玉成的消息几乎在一夜之间传遍京师成为承安京闻。街头巷尾人人议论“岳虔”两个字再次震动承安。

无他只因承安京中无人不知先为头牌舞姬继而自揽下霓裳阁人称“红绡一舞倾国醉”地花弄影是当朝太子太傅、督点三司大司正柳青梵多年来唯一予以长久青睐的女子。青衣太傅文采风流自少年入朝起就倡新变引领承安一京文风;三元街上霓裳阁便是他最常展示新作的所在。而柳青梵与阁中舞姬花弄影的亲近密切并由此对霓裳阁十年来地荫庇回护不曾稍变也一直都为京中百姓津津乐道——柳青梵这位权重位高而温雅平易的太子太傅、大司正有关于他的一切总会是人们目光追逐的焦点与他相关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足以成为寻常百姓乃至达官士绅们的话题。一时间柳青梵对此事的乐见其成柳青梵对花弄影地言语鼓励柳青梵对岳虔文才与人品地双重赞赏……传遍了承安地大街小巷。几乎每一个京城百姓都开始暗暗计算每一个人都在衷心期待那将会像神道献礼的剧本一样热闹隆重地“送妹成亲”一场将会在何时正式上演。

只是承安百姓的这一等便硬生生耗去两年光景——个性骄傲而好强的花弄影以实际行动向众人表明霓裳阁权位绝不会因为婚约订立而易主。用两年时间令世人认清并接受这个事实花弄影这才欢欢喜喜披上了嫁衣与岳虔携手向霓裳阁中道贺的众人致谢。

西云大6神明教导夫妻一体然而真正的现实男尊女卑才是无可撼动的纲常——花弄影行事不拘常法人皆侧目岳虔却能处处以关爱包容夫妇和谐恩爱日深。二十年忠诚影卫终于获得如此一份真情几乎没有人能想象对这个事实青梵内心是何等样的由衷欢喜。此刻眼见她夫妻神情专注口中议论手上挥舞亲密和谐分明是二人之身气势却浑然如一体青梵眉眼间不觉越舒展。轻轻一扯就要奔向前的孟水娘袍袖随意就在身旁一张方桌边坐下一双幽深黑眸中光彩闪动目光静静凝视前方的舞台。

见到他这副神情孟水娘不由轻笑扬唇:虽然从身份地位上这位垂名天下二十载的青衣太傅确是太多人的师长尊上然而就实际的年龄容貌对分明较他自己年长的岳虔亦一如父亲看到小儿女缠绵温情时的那种宽厚慈爱却总让自己有忍不住好笑的感觉。

明明交曳巷大司正府里朝廷才为他庆贺过三十四岁的生辰。

只是这似乎便是柳青梵生来的性情:那一身自内而形于外的安宁沉稳消弭了气质气息与样貌年纪乍一眼的违和感觉。这个从第一次相识至今已逾十年的青衣男子似早已习惯了用远出年龄的成熟面对世间。冷静。沉着缜密通达。只在他身边就能让人心思完全地沉静。

这样地男人才可能保有无声无息却又最铭心刻骨的深情让那一团炽烈的火焰永远燃烧在心灵的最深处吧?

敏锐地捕捉到那双黑得不见底的眼眸里光芒微小的变化孟水娘抬眼一瞥舞台。果然初一身彩衣的歌伎换上了一身最明丽的红。

不是单一的色彩——从阁顶天窗引入地日光和舞台与大堂四周数不清的明镜和灯烛让那片红色折射出层层叠叠霓裳天衣般的幻影。似流淌的水波又似跳跃地火焰;使得台上女子仅仅一个垂手站立亦瞬间呈现出无尽的风姿。

“……是水娘的剪裁吧?果然非比寻常。”

微微点一点头女子勉力地笑一笑。心中突然一阵强烈的悔意袭来。扯动嘴角刚想说些什么却见青梵伸一指在唇前:“噤声——要开始了。”

一怔抬头果然戏台边花弄影扬手做了一个手势。一道萧声顿时从舞台侧旁幽幽流逸出来。

萧声凄清、缠绵偏又带着几分强作地欢悦那舞台中央。按方才蓝袍男子吩咐站立的歌伎。脸上的神情竟也随着萧声变化。自最初的凄苦逐渐转作一片似无牵无碍地纯净笑容。当萧声上行。盘旋升到一个极远的高度霓裳彩袖猛然一振随着跌宕飞下的乐曲女子瞬间舞出一道眩目曲线。同时脸上绽露出一个表情更丰富地笑颜清亮地念白在大堂中拽出意韵深长地尾音:

“啊将军且观黎姬歌舞一曲为君宽心——”

琴、瑟、笙、吹管马头琵琶、五十弦筝同时加入进来的乐器烘托着萧声音色交混中呈现出坚定而慷慨地气象。

“劝将军饮酒听黎歌;解君愁起舞弄婆娑。”

女子舒放嗓音且舞且歌。“君王争胜徒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

一个舞步回旋广袖顿时翻转出一片霓裳幻影。“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忠职守丹心一片自报国。”

自舞台中心向台前一路令人眼花缭乱的长袖急舞直到舞台边缘女子才略缓身形轻舒广袖唱词却兀自激昂:“岂必念后人?何庸顾史册?时事临到头且宽心饮酒宝帐中里来坐。”

一个“坐”字收尾笙箫之属亦皆断绝然而余音袅袅空气中一股缠绵无奈浸着豪气坦然在所有人心胸中萦绕震荡。望向台上最后收势呈捧杯敬酒姿势的红衣歌伎但见她早已泪眼婆娑脸上却仍是满满酸楚又宁静的笑容人们张着口瞪着眼心中千言然而良久无人能够一语。

然后掌声一声一声由低到高由迟疑到热烈的掌声打破了霓裳阁中这罕见的沉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