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喋血雁门(六)(1/2)
吕布这边用大戟射落了张牛角后,丁原、薛兰那边也“出事”了。
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楮燕、孙轻、王当、杜长四人的武艺并不一般,一直将丁原、薛兰压制的仅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当吕布的一声纵喝划破长空之际,丁原稍一分神,楮燕的大铁枪便毫无顾忌的戳向了丁原的胸口。
眼看着丁原即要追张牛角而去,薛兰顾及不上王当刺向自己腰部的大戟,眼中似要喷出火来的将大刀狠命向楮燕的大枪砸去。
薛兰死命的一击将楮燕的大枪砸飞了出去,但王当的大戟毫无顾及的刺入了薛兰的体内。本能让薛兰在刺痛之下,向后躺到,栽于马下。
缓过神来的丁原急忙舞刀回护落地的薛兰,身边的晋阳将士纷纷舍了自己的对手,拼命上前回护己方的主将。
吕布见状,也是于远处舞着方天画戟来找丁原。
此时,被薛兰舍命一击震得虎口崩裂,臂膀发麻的楮燕也是反应过来,与孙轻、王当、杜长等回马去看张牛角。
待黑山军将张牛角从地上起出,发觉虽然吕布的大戟在射落张牛角前,先击中了一名护卫,改变了方向,没有刺中张牛角的要害,但在吕布神力的贯穿下,张牛角的肚肠仍是流了出来,命是肯定保不住了!
楮燕见状,看着在士气大振下,生猛的晋阳军,无奈的喊了声“撤!”。自己引着杜长一边殿后,一边着孙轻、王当护着张牛角撤退!
见正面的黑山军开始撤退,“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晋阳军可是“得理不饶人”,玩了命的开始追。于是,拼得仅剩六千人的晋阳起兵,把个近三万人的黑山军正面主力,追得像个“孙子”似的,四散奔逃。
丁原未教吕布继续跟着追击,而是让吕布擎着方天画戟去尚在战斗着的黑山军左右两军宣布他们主子丧命的消息!
于是,当吕布拿着方天画戟这一“有力证据”,一边杀人,一边向敌我两军宣布“张牛角已死”这个消息后,黑山军全线崩溃。晋阳大营左右两端的黑山军也开始奔逃,近四万人四散,被侯成、成廉、曹性、宋宪、魏续、郝萌所领剩下的不足五千将士追得漫山遍野,哭爹喊娘!
与此同时,于晋阳大营之后,将一万人的队伍拼得仅剩三百人、和一地的晋阳军、鲜卑军尸体的高顺,本打算在敌人的最后一轮冲锋中,与敌同归于尽之后,再将阵地交出。不想,却是迟迟未能等来鲜卑精骑的最后一轮冲锋。
原来,鲜卑主将在接闻黑山军溃散的同时,自己身后又来了一支万余的人马,急忙引着剩下的一万五千人马迂回着,向鲜卑内径奔去。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背后的那一万人是哪多出来的。不要忙,听我慢慢道来。
丁原走了四五日,行踪皆在张奂掌握之中。当张奂得知黑山军中混入了鲜卑精骑之后,大惊。知道大事不好的张奂急教雁门关守将借一万兵与他,张奂要亲往阵前襄助丁原。
不过,雁门关守将却以“张奂的名节”为由,拒绝了张奂的要求。而是将雁门关交给了张奂,自己引着一万轻骑来援丁原。
于是,刚好在这危急时刻,雁门关守将引军赶到,算是救下了高顺。而后,雁门关守将又引着一万轻骑开始追击向鲜卑境内逃窜的鲜卑精骑。
数日后,追入鲜卑境内数十里的一万轻骑遭遇伏击,雁门关守将“为国捐躯”,仅五千残军逃回雁门关!
在又追击了逃散的黑山军一夜之后,丁原未再贸然轻出,回师整备,计算伤亡。
此一战过后,出关的三万晋阳军,仅余一万零几,其中不乏重伤者,能否活下来无人敢给保证;致残者更是不在少数!
得报后的丁原放下军务,去看了看给自己挡下致命“一刀”的薛兰。
“薛兰还能活下来吗?”丁原问医官。
医官闻问,回道:“薛将军命大,只是被刺坏了一个尿泡(肾),好好调养,应该没有生命问题。只是伤好之后,恐怕体力再不及常人,上马抬刀之事,恐再难为之!”
丁原闻言,如释重负的叹息道:“能活下来就好!能活下来就好!薛兰心细,以后能管军中的钱粮便是我最大的助力了!”(后薛兰成为并州司马,乃并州军中除丁原外数一数二的重要人物!)
看过薛兰之后,丁原又恍然大悟的问道:“高顺何在?”
身边有从事回道:“高将军累坏了,自昨日退下阵来,站着便即睡着了,现在已经睡了一天一夜,尚自鼾声如雷,震人心魄!”
丁原笑着点了点头,又问道:“吕布呢?”
从事继续回道:“就在前面的医帐之中。”
丁原一皱眉,有些不敢相信的道:“怎么?奉先受伤了?”
从事回道:“不是吕将军,是吕将军的父亲受了重伤!”
闻言,丁原急道:“快,快引我去看看!”
不一时,从事引丁原入得吕父的医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