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上元事变(2/2)
见刘焉来了第一拨援军,便知会来第二拨的张松知道要“坏”,急忙大喊:“弟兄们给我放火烧绝刺史府,教逆贼刘焉灰飞烟灭!”于是,叛军便依张松之言,开始在刺史府内举火。
这边张松教人放火,那边张任派去的人叫来了更多援军。于是,局势很快就不为叛军所控了。
知道大势已去的贾龙任岐有些傻眼,张松倒是冷静,开始引人边打边撤。被越聚越多的援军冲散之后,张松独自引人往驿馆来找张肃,想知道张肃这边到底出了什么差头!
张松到得驿馆,见到张肃安然无恙,手下之人也是按兵不动,心中火起,怒道:“我们事先已是定好大事,兄长何故不去?”
张肃闻问,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事情可是成了?”
张松闻问,叹了口气,说道:“败了,我们快撤吧!”
闻言之后,张肃似乎早有所料一般,并未再加犹豫,对手下人喊道:“吾弟作灭门之事,不可不首。”说罢,张肃拔剑便往张松逼来。
张松见得此状,脑袋嗡的一声,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袭来。张松实在想不到有好事不忘兄长的他,竟会被兄长当做叛逆来杀。于是,血灌瞳仁的张松举剑引手下来迎张肃。
可惜张松来时所引手下人已是残部,与张肃的生力军甫一交手便即非死即伤,张松也很快便被张肃砍倒。张肃的手下人见张松倒地,过来手起刀落,斩下了张松之头,没教张肃大义灭亲,亲手把张松宰了。
后人有闻此事全貌者,曾做“打油诗”一首,纪叹“打酱油”的张松曰:“算无遗策世所稀,岂知亲兄不给力。未等玄德兴霸业,先自用血祭蜀旗!”
灭了张松之后,张肃提着自己亲弟弟的头往刺史府赶来。
此时,在张任的率领下,陆续赶来的政府军已将贾龙任岐率领的叛军尽数剿灭。任岐在混战中被杀,见大势已去的贾龙自刎身亡。
叛军尽灭,刘焉得安。见此情景,身负重伤的邹靖再难支撑下去,摔倒在地,便再也没能起来。诸事皆平之后,刘焉命人将邹靖厚葬,教刘璋为其挂孝!
这边刚刚剿杀了贾龙任岐,张肃便即到得刺史府,将张松头颅跪献给刘焉,请罪道:“吾弟谋反,为兄者当与其同罪!”
刘焉看了看张肃,说道:“不知者不怪,你大义灭亲,除贼有功,当赏!”说罢,刘焉放下张肃,开始组织人救火。
蜀中一月,天干物燥,加之当晚又有大风。叛军举火之初,由于过于突兀,没能及时控制住。在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之下,木石建筑为主的绵竹城已是尽燃了。
见火势已难控制,刘焉只能无奈的带人往城外撤。见城中已成火海,百姓亦是纷纷外逃,奈何城中人多,出口却是只有四个(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于是,因为踩踏而身死的军民,竟是比烧死的还多。
绵竹的大火连着烧了三天,即便三天之后被救下,城中亦是再无一片完瓦。
绵竹为大火烧绝的消息很快传到与绵竹一衣带水的成都,成都太守董和与成都吏赵韪亲往绵竹,来请刘焉往成都。
看着满是断壁残垣的治所绵竹,刘焉无奈,只能纳董和赵韪之谏,迁州治到成都。于是,成都成为了蜀中的“新都”。
而蜀中治所的改变,似乎也预示着一场“革命”,一次“改朝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