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埋计荆州(上)(1/2)
刘备庞统关羽离了绵竹,七日后到得永安,未做停留,继续北上,于正月十四临近晌午赶到襄阳。
刘表闻知刘备竟在年中来探,大喜,亲往襄阳刺史府府门迎之。刘表与刘备相见之后,亲热异常,二人“贤弟”与“景升兄”不离口中。
“年自尚未过完,贤弟便即赶来襄阳,可是有甚急事?”主人刘表问刘备到。
刘备呵呵一笑,回道:“在蜀中经年,皆未还乡,今乘建宁大安,特还涿郡祭祖。”
刘表闻言,叹道:“贤弟在南疆戍边真是辛苦了!”
刘备客套道:“为朝廷分忧是我刘氏子孙当仁不让之责,况陈留王殿下也在南疆!”
刘表点了点头,与刘备携手揽腕入得府中,设宴款待。中午刘表只设了一小宴,打算让刘备饭后休息休息,晚上再设大宴相迎。
见到刘备之后,因一事一直心中惴惴的荆州主薄蒯良心下稍宽,似是得解。
蒯良却因何事而忧?只因去年已然五十出头的刘表不知吃了什么药,竟教将及四十的蔡夫人得孕,今年荆州军兵败宛城之后,蔡夫人诞下一子,取名刘琮。刘琮的名字是蔡夫人提前想好的,“王”字旁加上一个“传宗接代”的“宗”字,意义不言而寓!
要说刘表老来得子,恰又在宛城兵败之后,正是一件喜事,不仅可以解忧,还可以去愁。蒯良却为何不喜,反而发愁呢?
原来刘表亡故的正妻陈氏,早年已为刘表诞下一子刘琦,现年已是二十岁。刘琦作为刘表的独子,是不容更改的法定继承人。即便蔡夫人这继母再是野心勃勃,也是难以撼摇刘琦的地位。然而刘琮的出世,却教本来平静的荆州未来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未知数。那就是刘琦刘琮兄弟的继承人之争。
虽然有竞争才有发展,但继承人之争必然使荆州臣属转化为两派。而依着蔡夫人在刘表面前的说一不二,和蔡氏家族在荆州的威权,刘琮这一派必将后来居上,压倒刘琦的一派。然而不说,以一州之力都难以攻下一郡的荆州只是外强中干,经不起内耗。更何况“废长立幼”自古便是取祸之道;尤其若是教年幼的刘琮做了荆州之主,那在“子幼母贵”的情况下,权力欲极强的蔡夫人必然使荆州生出祸乱来。
为此,眼光放在荆州未来的蒯良方会忧心难宽!只是见到刘备之后,蒯良却在心中生出一计,那就是请刘备来荆州坐镇,助刘琦坐稳荆州之主!于是,午宴过后,蒯良急急来找刘表说话。
“主公,玄德公这趟襄阳来得实在蹊跷!”蒯良与刘表说到。
刘表闻言,问道:“有何蹊跷?”
蒯良说道:“玄德公年且不过,便即奔往中原,想来定是于蜀中有何不快之事!”
刘表闻言,摆了摆手,说道:“你多虑了,贤弟不是说了,是回家祭祖的吗!”
蒯良闻言,说道:“我看不然,玄德公于蜀中经年,替刘益州抵挡南蛮,却始终遭遇排挤和猜忌。我看这年他出来过,实是出于无奈!”
刘表闻言,“哦”了一声,说道:“那我当于今晚宴上给其排解排解!”
蒯良说道:“主公,不若在排解之时,乘机请玄德公来襄阳帮您?”蒯良不直说让刘备来帮刘琦,是怕刘表误会自己竟然早早的便掺入继承人之争中去!
刘表闻言,复道:“来帮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