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家庭开始(1/2)
大多数信基督教的人,还有很多人只是简单地接触基督教后,就发现生命开始出现改变,明白了好多做人的道理。有一位牧师讲道,曾经提到《圣经》就好像上帝造人后,为人写的一本维护手册。
有人说,上帝在哪儿,拿出来给我看一看?其实我们谦虚一点,就会发现上帝在很认真地向我们揭示自己。上帝说人是?创造的,绝不是一句空话。上帝将我们不知道的隐秘一一告知我们,并告诉我们怎样改进我们的生命。若人自幼失去了父亲,并经历了许多苦难。突然有一天,他的父亲来告诉他,说你是我的儿子。请问他怎么靠什么确认这是自己的父亲?
比如他的父亲会告诉他,在他的脚板心上有一颗痔。这个秘密甚至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他拿起脚板一看,还真的有一颗痔,真真切切。我想这个人定然会痛哭流涕,说,是的,你是我的父亲。
《创世纪》第二章,当上帝宣称?创造天地后,突然将视角从整个宇宙拉近,拉近到了一个真真实实具体的人,我们的始祖亚当,就是让我们人看清楚自己脚板心上这颗痔。不信教的人很难相信亚当是一个真实人物,认为只是一个神话传说,是在讲故事。我们不妨先将这假设成上帝讲的一个故事吧。我们应当好好地体会一下,这个故事讲的,究竟是什么内容。
儿童版《圣经》伊甸园故事是最容易理解的,上帝让小男生不要偷吃苹果,小女生上了蛇的当,不听话偷吃了苹果,害得大家都被上帝关了禁闭,赶出了游乐园。总之,不可偷吃禁果,要老老实实听上帝的话。有趣的是,数千年来,无数代的人接受的《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大概都是这个版本。在经济不发达,社会的稳定需要坚固的家庭稳定为基础的年代,“上帝不让偷吃禁果”,大概是帮助巩固社会道德的一个最有力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人们明白了许多道理,自然不会认为上帝向大家揭示的这些内容是什么“不可知的隐秘”。然而,我们若真的将这个故事的深刻内涵读懂了,我们或许会大吃一惊。
《创世纪》第二章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一切的工,安息了。
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神歇了?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公历中的星期计算法来自基督教。但更重要的,是上帝要我们知道休息,并在休息时,安心“养神”,要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恢复。)
亚当和夏娃
创造天地的来历,在耶和华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这样。
野地里没有草木,田间的蔬菜还没有长起来。因为耶和华神还没有降雨在地上,也没有人耕地;
但有雾气从地上腾,滋润遍地。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
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
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有一道名叫比逊,就是环绕哈腓拉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并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就是环绕古宝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
耶和华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里,使他修理看守。
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以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耶和华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里的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的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它的名字。
那人便给一切牲畜和空中飞鸟,野地走兽都起了名;只是那人没有遇见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
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另她到那人跟前。
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创世纪》2:1-25)。
读这段《圣经》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你一定被洗脑了。上帝拿块泥土捏一捏,吹口气就造出了人,连这你都相信!”。这位朋友性子比较急躁,知识又比较渊博。他首先想到的,是我们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娲捏土造人的故事。在他看来,我真的是很愚昧,竟然将神话传说当了真。
其实我们仔细读一读这段《圣经》,再和当时人们的文字习惯和对生命理解结合,就能明白这段“上帝造人”的经文,绝对不是简单的神话故事。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世纪》2:7)
有些现代解经家运用这段经文,强调上帝造人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用尘土造人,指的是造人的**,这个阶段与科学的进化过程并不相冲突。但科学解释的,显然是进化过程,而不是人类的本源。在古时,人们经常用尘土形容自然的元素,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物质。人们也常用尘土形容人的**以及**的软弱。类似的用法在《圣经》中也出现多处。
自然,神将生气吹在人的鼻孔里,使人成为有灵的活人,指的是上帝赋予人灵(或精神)。这也是与《创世纪》6:3的经文相呼应的: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以到一百二十年。”
这段经文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强调虽然人的**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但人的精神(属灵)是属于上帝的。所以上帝最看重的,自然也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的地位、财富、名声、学识和**上的各种能力,而是我们的性格、情操、品德、爱等属灵的内容。
有的人会说,宗教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还有的人干脆说得直接一点,是一种“精神鸦片”。在他们看来,信仰并不能带给人直接的物质好处,往往还需要信徒奉献金钱和时间。他们说的一部分是对的,有些宗教信仰,特别是一些让人虚无,或者鼓励人到深山老林中“修炼”的宗教,对人生没有什么积极的改变意义,很有点类似于“精神寄托”。
然而基督教信仰,强调的是生命的改变。我们的(精神)疾病得到医治,生命得到了改变,而这种改变,本就是依托于上帝赐予的精神力量。若我们一定要以一种比较负面的心理,把这种改变人为地“定义”为精神寄托的话,我们实际上是在做一件危险的事情,那就是以人的负面的思维方式,堵死了上帝救助我们的路。这又好像一个自以为是,却不相信医生的病人,很难得到救治。
很多人难以相信上帝,是因为某些向上帝提要求的祷告不能得到满足。上帝是公义的,一般说来,直接祷告物质赏赐,多半不会得到应允,因为这立即意味着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不公平。当然,在特殊情形下,如帮助受难者,或者扩展神的国度,或者帮助一些初信教的人渡过信仰难关等情形下,这种祷告会得到应许。
在很多情形下,上帝赐予的,是借我们的信心产生的精神力量。要相信精神的力量。学过F=ma的人都知道,物体位置是相对静止的,物体位置的改变,这就是速度,也不需要力量(除去摩擦力等阻力因素),而速度的改变才需要力量。对于人的生命来说,物质世界自身状况及变化(比方说一个人继承的财富,以及这些财富随社会规律的自然变化)不需要我们主观意志的介入。学识技能一旦积累了,能帮助我们积累财富。但学识技能都有惯性,也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真正的精神力量,是推动我们积累更新学识技能的成分。
很多人信教后,生命都出现了本质的改变。上帝借这种改变来显示?的力量。我们绝不可把上帝想像成一个随意使用超自然力的,随心所欲的神。相反,上帝是公义的、严谨的、信实的,根据很多传道人对《圣经》的认真理解,上帝使用其能力,往往通过自然力、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进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