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最大与最小 > 基督徒与国际政治(续三)

基督徒与国际政治(续三)(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野蛮公主拽恶少 千金照绑:警司老公在隔壁 邪眼变 五戒 雪豹冷情:老婆,你敢改嫁?(全本) 情蛊:天皇总裁的私宠【全本】 倾城色:慵懒王妃(全本) 黑色狂情:不做总裁夫人(大结局) 超级帝国 新封神传说

何长老讲的第二个要点,是耶稣对基督徒的期望。根据马太福音第5章13-15: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照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这节经文的意思是说,基督徒是盐,记住,不是要去做盐,而本身就要是盐。盐是什么?何长老解释道,在2000多年前,盐是主要的防腐剂!也就是说,基督徒要在世界上,做防腐剂!

光是什么,是照亮人生,驱除黑暗,带来温暖和光明的正义和爱。耶稣对基督徒的道德规范,做了一系列的规定,并让圣灵驻在信徒的心中,帮助基督徒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对于何长老说的,我还是想很客观地向大家介绍。尽管我是一个基督徒,但我很遗憾地发现,在美国的基督徒也经常受道德的困扰。由于美国是一个尽量消灭歧视的国家,所以在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道德操守上的统计数据很模糊。我在网上查不到实际的数据,只有一些模糊的说法,说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道德操守并没有明显的差距。

大家一定想,美国讲究消灭歧视,是一个好事情,可是统计数据却避免反应一个群体与另外一个群体之间的差距,未免有点太绝对了。是的,我赞成这个观点,避免反应群体差距,确实有点太绝对化了。但美国文化是有相应对策的。美国文化强调任何事情,只针对具体人,不延伸到群体。比如说一个中国人在某某地方杀了人,其他中国人用不着大惊小怪,那只是个别中国人而已。他们将这种文化叫做“Individualism”(个体主义),主要强调个体差异,而不去强调群体差异。当然,美国有很多研究群体差异的机构,政治家也很关心群体差异,但这种研究结果都很保密,以免波及个人生活。

其实这种区分是很有道理的,比如说一个美国人和另外一个美国人之间的品行差异,往往大于一群美国人和一群英国人之间的差异。为一群人贴上一种共性的标签,诸如:“日本人都是邪恶的”,这与当初的“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一样,都是很糟糕的思维方式。

在现代社会,基督徒的道德操守是否严谨,完全要看其个人表现。尽管耶稣的要求是很严谨的。看来神也有无奈的时候。一笑。耶稣一定是很有耐心的,必须要等着那些败坏自己名声的信徒们到了天上,才能打板子。还有一种解经的说法,说耶稣的审判只是在世界末日发生,那要多大的耐心啊!至于一些自由解放的派别,干脆说:“基督就爱你们这些有各种缺陷的家伙,你看,基督的爱多伟大啊!”。

当然,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陷入罪而失去耶稣的祝福和关爱的基督徒自己心里清楚那是怎样一种煎熬。而得到耶稣的关爱和祝福的基督徒心里也清楚那是怎样一种幸福。没有这种感觉的,好好祷告祷告吧。《圣经》有很多章节,都是劝导信徒怎样活在基督里,并在世上显出基督的荣耀的。

何长老讲的第三个要点,是基督徒要顺服掌权者。罗马书第十三章:“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

何长老讲的第四个要点,是基督徒要彼此相爱,还要通过爱传播福音。

何长老讲的第五个要点,是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要求基督徒做正直的义人,讨神的喜悦,阻止神怒的爆发。

我自己在查经的时候,还发现基督教在早期时,耶稣对那些基督徒的骨干――使徒,有非常特殊要求,那就是要和耶稣一起背十字架。耶稣的12个弟子,其中犹大因为出卖耶稣上吊了,其他的弟子中,只有一个幸存,其余全部殉道了。耶稣的大弟子彼得的殉道是最惨烈的,和耶稣一样被钉十字架。彼得自称配不上他的老师,要求被倒着钉了十字架。

基督徒的殉道,是沉默无声的,他们在乎的,是感动上天的神,完成神的使命。他们的殉道,又是光彩照人的,因为他们要尽量在人世荣耀他们的神。在基督教早期的基督徒,都尽量地在艰苦中存活,并用忍耐、温柔、爱的光亮,照亮黑暗的世界。他们的殉道是和平的,是以善胜恶。

何长老讲道的最后一个要点,却是要为新任的美国总统祷告。用同声协力的祷告,请求神祝福奥巴马总统,让他为美国找到转机和出路。

我们教会也在虔诚地为中国祷告,期望神看顾和祝福中国。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