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高衙内新传 > 第十一部 招安 第四十一章 立志

第十一部 招安 第四十一章 立志(2/2)

目录
好书推荐: 极品少将 随时穿越 皇家书院三两事 重生之华丽人生 妖鬼道 我是皇帝我怕谁 男人是狗女人是猫 重活了 天魔神决 异界之光脑威龙

当下李良嗣随着燕青自去了,高强这时候才有空搭理一旁听了半天却不发一言地两个人,韩世忠,李孝忠:“世忠,李小哥,适才我与这燕人的说话,你二人尽皆听在耳中,有何话说?请讲当面。”

韩世忠二话不说,站起身来,两步走到高强面前,单膝跪地,昂然道:“自当日小将随衙内出使北国,入燕京城门时,衙内以大志教我,那时小将便下了决心,此生必追随衙内之后,以收复燕云为毕生之志!今衙内有志于燕云,正是小将之幸,他日衙内为我大宋攻取燕云之时,世忠愿为前驱,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从这种刚直的武人心中吐出来的话语,当真是能斩钉,能截铁,扔到地上叮当响,高强听了也是感动,双手将他搀起,重重地在他肩上拍了拍,俩人这么久以来的相交,那也不用多说了。

再看一旁的少年李孝忠时,此时脸上也不象平常那样,一脸的无所谓表情。他望着高强,大声道:“小人自幼顽劣,不知生平何所为,也无人教我做人地大道理。只我既是宋人,收复燕云责无旁贷,留守相公既然有如此大志,小人这条性命便卖给你又有何妨!”

高强自来对这少年一直甚为器重,虽然不晓得历史上这少年有作为,但就凭这些时的相处,此人年纪虽少,竟是个天生的将才,一打起仗来就精神抖擞,指挥若定,更难得是善于和人相处,李逵那么难缠的人,李孝忠都可以和他交朋友,单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李孝忠就值得他看重。如今听见李孝忠这般说法,高强心中大喜,上前将他肩膀抱住道:“好,甚好,我等大宋男儿,正该为国家效力,收复燕云,保我大宋河山。但愿今日之誓,我等牢记心中,他日立马燕京城头,再以今日之誓下酒痛饮!”

三人把臂而誓,立下了齐心协力收复燕云的誓言。本来按照古人地习惯作风,这时候应该是后院桃花盛开。大家备了三牲祭礼,上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不过高强这穿越过来的人,怎么也不习惯玩那一套,何况在现代看多了黑帮片,这兄弟么。都是拿来出卖的,大家若真是志同道合。结不结义也只是个形式而已。

新年地鞭炮声,从第二天晚上就开始响起,一直响到了新年的第一缕晨光升起的时候。这一年,按照去年秋郊时颁下的圣旨,改元政和,是为政和元年。

在历史上,这一年正是张商英作宰相。将蔡京地诸般法度逐一推翻的时候。不过这张商英志大才疏,所推行地政策触犯到了大官僚地主的利益,给了政敌以排挤他的机会,结果第二年黯然下台,蔡京重新登上相位,原本就很急功近利的崇观变法,到此完全成为了应付朝廷财政赤字的种种应急措施。再加上蔡京惩于过往几次罢相的经历,专一以迎合徽宗赵佶、巩固手中的权力为己任。结果北宋地政局从此急转直下,终至于糜烂。

但是现在的政和元年,却与历史大不相同,最起码从表面上看来,确实有政通人和的样子。刚刚经过地大观四年郊祭,举办了大宋万国博览会。近代英国地万国工业博览会那样。汇聚了工业**的成果,展示了英国作为世界工厂地实力,奉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经典时刻,连维多利亚女王自己也在当晚地日记中写道:“今晚是不列颠最伟大,最辉煌,最富足的日子”;大宋的这次博览会,虽然缺少了现代制造业和各种发明的支持,但其展示的各国珍宝和大宋的各种传奇产品,也足以代表这个时代最高地文明水准,能够有幸目睹这次博览会的人民。无疑都充满了幸福感和满足感。那些身在博览会举行地汴梁城的市民们,心中更是无比的自豪。

而从这件事上名利双收的北宋徽宗赵佶。在新年到来之际,眺望着皇宫对面金碧辉煌的丰乐楼,再远眺大宋万国博览会的大市场,心中岂无所感?“高强爱卿,年轻有为,真乃本朝栋梁之才也!”年前,剿匪大捷的露布就已经传到了汴梁,不过时近新春,朝廷非紧急要务是不大办事的,因此赵佶只是下旨,命枢密院按照高强所奏报的将士功劳,论功行赏,以便从军地将士能过个好年,对于立功地高强自己却没有加赏。

事实上,对于要如何奖赏高强,赵佶自己也没有想好。按照高强的官位来说,大名府留守已经是亲民官中地极致了,若要再升他的官,除非是调到京里来任尚书,或者知开封府事。但是高强现在连一个馆阁的帖职都没有,要作开封府尹可不大够格,若要他作一部尚书么,却又有些泯然众人矣。他为此烦恼了好一会,后来还是郑贵妃对他说,如今梁山虽败了一阵,巢穴未灭,高强职责招讨使,正该乘胜追击,剿灭梁山贼寇而后已。若是这时候临阵换将,恐怕未必有利于剿匪大计,官家若要封赏高小卿家,也该等到荡平梁山之后一并封赏才是。

这郑贵妃近年来专宠后宫,自从大观三年死了王皇后,如今已经过了一年多,按礼应当再立新皇后,朝野都以为必定是立这位郑贵妃无疑了,却迟迟不见赵佶下旨。但即便如此,赵佶对她却依旧宠爱如故,这时听见郑贵妃如此说,觉得有理,也就允了。

复从案头拿起一卷文书来,向郑贵妃笑道:“这是太常寺请朕重立后宫之主的奏章,原本朕早想将爱妃扶正,只是国舅郑枢密身居宰执,若是爱妃正位后宫,郑枢密少不得要被御史台参上一本。外戚不得居于宰执,此乃本朝旧法,朕也无可奈何呀。”

要说这郑贵妃,没得宠的时候需要郑居中为援手,现在专宠后宫了,却又怕郑居中的势力太大官位太高,连累她这贵妃也遭忌。如今听说因为郑居中的缘故,自己连皇后的没得作,心中哪得不恨?当即作出绵软温厚的样子,说朝廷自有法度,奴家只愿伺候官家,余皆不理。

赵佶呵呵大笑,决心已定,次日即降旨太常寺,吩咐策立贵妃郑氏为正宫皇后,同时以避嫌计,令郑居中落枢密使,以资政殿大学士,为中太一宫使。

诏书既下,最开心的却是蔡攸,他挥舞着一份载着这条消息的邸报冲进蔡京书房,口中嚷着:“爹爹,今番大喜了!”

...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