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政和四年(2/2)
战功第一的刘仲武,因童贯将其军功攫为已有,仅得徽宗慰劳,复知西宁州。作为对刘仲武战功的补偿,徽宗诏令其子锡以战功授右班殿直閤门祗侯,其余八子也全部补三班任职。又诏令蔡京特许奏补一子一孙官职,其余依转官恩数。另外,命户部侍郎洪中孚,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其间又有多少人了大财,不得而知,而百姓的腰包,却因为朝廷的一场胜利,又瘪了许多。
大观二年正月,宋徽宗下令赦免元祐党人。赦书规定入党籍的元祐大臣,除了怀奸报怨、诬蔑诋毁朝廷者外,其余可视情节轻重分批出籍。二月,门下中书省先报请徽宗同意除去孙固、安焘、贾易三人外四十二人的党籍,同日诏令出籍的还有叶祖洽等六人。六月,徽宗又同意免除韩维等九十五人党籍。
同年,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涪州、安化、渝州等地少数民族纷纷归附宋朝。其归附的人口近三十万,地域数万里。蔡京率百官上表祝贺,徽宗擢桂州知州张庄兼黔南经略安抚使。以渝州人赵泰等所纳地为潦州,涪夷地为轸州。
大观三年,蔡影曾经苦苦等待的良机终于吻合了历史。三月,知枢密院事张康国得暴疾身亡,康国扬州人,宇宾老,以附蔡京而进高官,蔡京定元祐党籍,张康国自始至终参预密议。及其得志以后,与蔡京争权倾轧。当时,宋徽宗亦恶蔡京专权,试图重用张康国来夺蔡京权,为蔡京察觉,指使御史中丞吴执中弹劾张康国,但被徽宗斥回。第二天,张康国在退朝时,突暴疾,仰天吐舌,等抬到待漏院时已经死去,年仅五十四岁,对于张康国的死,有人怀疑是中毒而死,甚至认为是蔡京派人下的毒。宋徽宗得知张康国暴疾身亡,很痛心,诏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简。朝野上下,纷纷对蔡京寒心,其尾大不掉之势,更为皇帝所疾。
同年同月,右正言陈禾上疏弹劾童贯等人恃宠弄权的罪行,要求皇帝赵佶将他们流放到边远地区。但赵佶不等陈禾将话说完,便含怒拂衣而起,准备退朝。陈禾见状,急忙上前拉住赵佶的衣服,请赵佶听完他的奏言。由于陈禾用力过猛,赵佶的衣服都被拉破。陈禾冒死对赵佶说,陛下今日不听我盲,他日必受危亡之祸。好在赵佶是个温和的人,没有一怒之下严惩严办了他,终究没有采纳陈禾的劝谏。第二天,童贯等人相继在徽赵佶前指责陈禾大不敬,结果陈禾被贬谪到信州担任酒监。自此,童贯终于达到了一个可以与蔡京比肩的高度,作威作福,将摇摇欲坠的大宋推向毁灭。
六月,赵佶再次下诏罢去蔡京尚书左仆射的职务。中丞石公弼、侍御史张克公等人,趁机纷纷上书弹劾蔡京,论其罪状。在大臣们的交章弹劾下,赵佶下令改任蔡京为中太一宫使。蔡京虽然罢相致仕,但仍然住在京城,继续作威作福。为此,侍御史洪彦章、太学生陈朝老等人继续弹劾蔡京,论其奸恶,要求将其流窜远方,但均未被徽宗采纳。
蔡影斜躺在竹倚上,脑子里想着历史的进程。快了,就是今年。彗星,一颗足以改变历史的彗星,将成为对蔡京的致命一击。可惜啊,蔡卞往生,自己成了一个山贼,再没有什么办法让蔡京早早的轮回。接下来的打击虽然惨重,但不死之身的小强蔡京,还是会安然度过。除非蔡影下一两剂猛药。可惜,他现在早早的告别了政坛,再没有办法去主掌全局。
蔡影深深吸了口气。风云际会,一念可乱乾坤。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放手一搏吧,畏畏尾没有错,瞻前顾后也没有错,可他实在没有理由再去小心翼翼了。他的小心害死了我的萍儿,一切,就这样开始把。无论是轰轰烈烈的战斗,还是极度悲壮的死亡,结局对于他而言,早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蔡影扬起头,眯着双眼,闻着窗外的花香。在心里,他已经做出了决定。一个,可以让大宋生,也可能致之于死的决定。他不在乎。什么皇权,什么江山社稷,什么忠孝仁义。都乖乖的滚蛋吧。他将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哪怕再回头,百年身,无路可走。“是天逼我的。是苍天逼我的!没有和平,没有大义,剩下的人生,剩下的战斗,为了我自己,和我的兄弟们,继续!”蔡影皱了皱眉。
“来人,传山寨大小头目,到聚义厅开会。”他淡淡的吩咐。
天,真的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