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剩世 > 第十九章 败

第十九章 败(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三国之庶子称雄 网游之从零进化 折草记(原名腐女踏草) 占有 火影之武神 堕落之云 佳偶天成 我的极品婆婆 重生百度 刺客魔传

乌合之众们的遭遇,立刻让虽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却始终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其余精锐贼兵们看在眼里,心中一阵忐忑。

当然,也仅仅是忐忑而已。无论是否心甘情愿,从他们当上了贼兵的一刻起,就注定了不容于朝廷,也不容于百姓,多少年下来,这些积年悍匪却早已经在心中深深的明白,险中求富贵,大批的财货就摆在所有人的面前,不过能不能有命享受,却要看个人造化了。

即便是以南山贼众的彪悍,精锐,历来的抢劫过程中,也不是没有死伤,无非是大小的区别。毕竟他们干的是虎口夺食的勾当,也许不少人把命看的比身外之物更重要,但是却有更多的人身家全部都压在了他们的生意上,失去了之后,最终结局也多半是落得个穷困潦倒,饥寒交迫而死罢了,因此,历来被抢劫的对象中,都时有忽然暴起,与贼兵们同归于尽的绝望之人。

不过最终,南山大王都带领着其他的人笑到了最后,倒霉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都能够好好的活着,享受到胜利之后的欢宴。这是他们的底气,这种底气来自于经年累月的训练,来自于南山贼兵不败的名声。

所以,虽然车阵内的反击出乎意料的猛烈,让贼众们心中忐忑,暗自祈祷自己不要当那最倒霉的战死鬼,不过影响也只限于心中的忐忑了。

张承志惊讶于对方火器的犀利,不过他也算是带兵多年的行家,仔细回味,很快就从刚刚的猛烈火力中品出了不同的味道。

《吴穆兵法》上说到:盖火枪者,其力可开甲裂石,然装填繁琐,临敌亦不过三。又兼,火器之所利,火药之力也,其非人可控,弹丸出百步之外则如弯弓射月,不可捉摸。故火器之法,以齐整近程为上佳。不求百步穿杨,但求横扫一片。若不号令如一,则枪手有勇有怯,勇者尚可待敌近后放枪,怯者则远远见敌,心中惊慌无措,早早胡乱燃药放枪,既无准头,亦不足成横扫之势,非但徒劳无功,兼扰乱军心,落入下乘已。

说的就是,火枪这玩意儿(虽然针对的是火绳枪,但是实际上燧火枪本质上于火绳枪并无太大区别,因此道理也是通用的),虽然威力强大,能够轻易破开坚固的盔甲,但是由于填装比较繁琐,真正对地的时候,往往只能射几次而已。同时,由于火器依靠的是火药的力量而不是像弓箭那样,所以射的弹丸射手也无法控制,过百步(指有效射程)之外那弹道就已经难以捉摸,想要射中目标难度不下于用弓箭想要射中月亮(实际上这是由于无论火绳枪还是燧枪都是滑膛枪,没有膛线且使用球形弹丸造成的,其中涉及较多的枪械知识,在此不一一科普),所以,使用火枪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火枪集中起来,在军官的指挥下统一开枪射弹丸,与敌人的距离控制得越近越好。不追求百步穿杨般的精准,只追求弹幕形成一片,倾泻到敌人身上。如果不能做到统一号令如同一个人,那么由于使用火枪的人员各不相同,有的勇敢,有的胆怯,勇敢的还能把敌人放近到射程之内再开火,而胆怯的往往远远的看见敌人,就心中慌乱不已,远远的就开枪了,即失去了准头,又没有和其他人一起形成绵铺天盖地的弹幕,不但徒劳无功浪费时机,更可能在战场上原本紧张的气氛下,使得其他人也纷纷效仿,扰乱自己的军心阵型,这就是落入了使用火器的下乘了。

张承志刚刚被车阵中人的火枪威力吓到,竟然在上百步的距离上,依旧能够准确的击中十几人,使得己方的炮灰立刻崩溃,然而当他仔细一想,却现,对方固然火器犀利,然而训练有素的人似乎不多,仅仅十数人而已,其他的依旧不过是些普通人,虽然能够使用火器,却无法控制住心中的慌乱和恐惧根本不等人下令就胡乱放枪了。

这样看来,纵然对方火器不少,且十分犀利,但是如果使用火器的不过是一些普通百姓,没有经历过战阵的平民的话,其实威胁也并不太大。况且,根据之前的盯梢的喽啰观察的结果,对方总过也不过2,3oo人,出去拉扯的车夫和普通的活计,真正的一战的,也不过区区百余人。

自己这一方,可是足足有近3oo名训练有素的精锐呢!

心中有了计较的张承志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下,叫过亲信,一番命令下去,他身后的方阵很快又了变化。

在各自头目的呵斥指挥之下,几百人的大方阵很快就分成了四个部分,其中分出来的三个小部分在张承志的指挥下小小翼翼,甚至慢吞吞的从车阵外2oo步左右的距离上绕了开去。

过了一会儿,竟然从其他三个方向把车阵给团团围住了。

其中东面自然是张承志亲自带领的上百贼众,而南面和北面各有五六十人的一个方阵,西面人最后,不过二三十人的样子,由于人数太少,以至于排不出一个完整的方阵,所以指挥那一股人马的头目干脆把人分散开,弄成了一个只有两列的横队。

如果按照自古流传下来的《孙子兵法》,那么自然应该是围三缺一,给被围困的人留下一个缺口作为生路,一面他们做困兽之斗,临死反扑。这是中国古典哲学对军事思想的影响,素来被广大的军事家和将领们所广泛采用。

不过,张承志自然不是什么军事家,他的军事知识也是来自于那本承袭自西方白人世界的《吴穆兵法》,讲究的是,大量杀伤敌方的有生力量,配合上火器与长枪,那么更是把敌人压缩在越小的范围内效果越好。至于临死反扑,那也不是大问题。因为如果只是没有组织的个人血勇驱使下的自杀性反攻,对于保持了阵型完整的磐石阵来说,自然不算威胁,甚至敌人越愤怒,越散乱,就越高兴。而如果能够在临死反扑的时候还能够保持足够的纪律和组织,那么这样的军队就不是不采取围三缺一的办法就能够战胜的。因此,围三缺一对已张承志来说毫无意义。何况他还是一个杀人越货的山贼,在这条并不宽阔的山谷中放下滚石檑木阻断了前路,带兵阻断后路,自然也没有什么留手的打算。

在分兵包围车阵的同时,张承志亲自带着战旗跑到远处的一个高坡上,从手下那里接过一个打磨得光滑异常,金黄铮亮的单筒望远镜来居高临下观察着车阵中人。

他每观察一阵,就会吩咐旁边的亲信摇动战旗,向下面的四股贼兵传达命令。

高坡上旗帜舞动,下面的贼兵就会听令或是前进,或是后退,很快就让车阵里乱了起来。

车阵中那些拿到了火枪的镖师和伙计,看着从四面如同乌云一样压迫过来的南山贼众整齐的阵势,如林的长枪,感到了极大的压力。

虽然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使用火枪,却对手中的武器根本不熟悉,慌乱之下,更是只要看到对面的贼众一有近迫过来的迹象,就立刻放枪,自然准头也不必说了,无非是制造一声爆炸声,给自己一点心理的安慰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