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不相上下的乌合之众(1/2)
砰砰砰零星的枪声从车阵中响起。
预备!开火!
随后这声带着浓浓的吉林方言口音和明显压抑着怒火的命令一下,一阵白烟从车阵中升腾而起,萦绕在上空,好一会儿才被一阵微风吹散。
火枪!嘶!远处一直在观察着对方的张承志倒吸了一口凉气。
作为继承了《吴穆兵法》的张承家的后人,他自然把这个南山贼众安身立命的根本书作反复研读,视若珍宝,从不轻易示人。
书中记载的最厉害的军阵,自然就是被张承业称为磐石阵的火枪长枪阵。这是一个攻守兼备的犀利军阵,不但可以运用火枪强大的威力,也同时能够和冷兵器中的王者长枪结合起来,一下子就足以把其他的冷兵器军队送入垃圾堆,当然苦于人员和火枪的不足(实际上就是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南山大王一直都无法重现张承业梦中那热血而辉煌的部队。因此,南山大王麾下贼兵,一直使用的是纯粹的长枪配合一些弓箭的组合,用弓箭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没有足够火枪的遗憾。饶是如此,配合上对贼兵们坚持不懈的训练,其精锐程度也足以横行辽东了。
但是,如果是对西方军事史有所了解的人过吴穆兵法就可以知道,所谓的磐石阵,实际上就是学自16世纪的欧洲强国西班牙的西班牙方阵。而没有火枪的长枪阵,则根本就是瑞士雇佣军们曾经以之称为欧洲最受欢迎的雇佣军的最大依仗,瑞士长枪阵。
瑞士是个山区联邦国家,由于土地贫瘠,物资匮乏,一直非常穷困。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在冷兵器时代,这种艰苦的地方出来的人,往往凶悍好斗,是非常好的士兵种子。同时,瑞士联邦的人们由于物资匮乏,精神娱乐业十分贫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瑞士的农夫每到冬季农闲十分,就会聚集到一起,排着整齐的队列在鼓乐声中走队形以取乐。久而久之,形成了瑞士人天然的纪律性。
纪律是方阵的最重要的前提。
于是,为了生存而在各个国家当雇佣兵的瑞士人就逐渐的成为了以密集整齐的长枪阵横行天下的最好的雇佣兵。
当时间表转到了16世纪的时候,经历长达几百年与穆斯林反复厮杀,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穆斯林终于在内乱中被清除了。随后,哈布斯堡的那群种马再一次通过联姻获取了伊比利亚半岛诸多公国的王位,成为的西拔牙的统治者。
哈布斯堡虽然统治欧洲多个国家长达近千年的时间,却从来不是以武力见长的。然而,随着西班牙在地理大现中掠夺到的财富越来越多,如何让家族的财富免于法兰西的强盗以及不列颠的海盗们的觊觎就成了一个问题。
哈布斯堡的大人们把目光瞄准了瑞士方阵。随后,依仗着堆集如山从新大陆运来的金银,西班牙人有给长枪兵们配上了强大的火绳枪部队,两者相结合,就成了无敌的西班牙方阵。
如果没有火枪手,那么长枪阵依旧没有脱离冷兵器战争的范畴,那么就依旧不是无敌的。无论是德意志的双手大剑还是威尔士的长弓手,都对他们有着相当的威胁。直到管型火器被改良,出现了火绳枪为止。
一直以来,拥有大量的有足够威力的火枪都是张承志的梦想(由于见识问题,他根本没有想到和听说过燧火枪,这个时代也只有澳门来往的船上和北京的康熙皇帝的御书房里有几件制造精良的玩物),但是这个梦想却并不容易实现。
火绳枪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的武器,至少没有高到中国的工匠无法防止的程度。以中国工匠的巧手,这个时代所有自主产生的器物,他们都有能力仿造,并且制作得极为精美。
但是,无论他们制造的多么精美,却注定了这样制造出来的东西,只能是被士大夫和贵人们把玩的玩物,是艺术品,而不是实用的消耗品。
因此,除了那些只为士大夫和贵人们服务的能工巧匠,大量的普通的铁匠还是在用传承了数千年的纯手工制造器物。效能低下,成本高昂。
一旦大量制造,质量就无法保证,如果再加上官员小吏们的上下其中,层层克扣,那么制造出来的东西就是十足的杀人利器了,专杀使用者。
从明代火绳枪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战乱之后朝廷工匠的大量失散民间,这种武器的流传也极广,制造工艺本不是什么秘密了。
甚至在一些地方,是个铁匠就能捶出来,许多猎户都喜欢用它来打猎。
但是还是那个原因,质量参吃不齐,普遍使用高硫煤炭来冶炼品味低下的铁矿得到的原材料也不甚合格,造成了火枪根本就和诸葛连弩一样,成为了家具防盗的东西。
张承志多方收集,甚至动用了大量的关系试图从澳门这个窗口向番鬼购买,却因为自顺治以来的真真正正的片板不得下海,沿海15里渔民百姓统统内迁的海禁政策而难以达到目的,最终他只通过层层关系,购得了身上的这副板甲和区区十几把质量可靠,威力不凡的欧制火绳枪,这点火绳枪根本无法组成一个完整的编制来配合枪阵的使用(火绳枪由于有一个长长的一直燃烧的火绳,为了安全,火枪手之间并不能靠得很近,因此必须用数量来保证火力密度。)
张承志早就听说了义勇军以火器犀利而闻名,这一次如果不是傅山叉通过李客舟和张耀祖的关系,高价买断了上百把准备运到北面去卖给游猎部落的淘汰火绳枪转送给张承志,他也不愿意冒着损伤自己声望和得罪十三联号这个实力不凡的商号的风险来打劫他们的商队了,只是他没有想到,区区一个商队,竟然也能从义勇军那里弄来传说中的燧火枪。
那队被张承志当做炮灰试探车阵虚实的乌合之众,虽然已经投靠张承志有一段时间了,却因为不受重视,里面全部是挑选过后淘汰下来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这么一段时间下来,也就学会如何排得比较整齐。其余的纪律和战技,配合等训练,根本没有一点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