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三炮(1/2)
华丽的软轿长龙刚刚到达和奉天府衙同在一条街上的陈家大院门口,领头当先的轿子还没有停下来,雅布就肉呼呼的身子就仿佛一个肉球一样,呼噜着顶开小轿的丝绸软帘,扑腾而出,往已经洞开的滚去。
后面跟着的一众满清的王公贝勒们也都是差不多,都是一副急吼吼的样子,显然是心中焦急到了极点,生怕再迟一点城外虎视眈眈的几千大军就会真的像李满江的最后通牒中说的那样,打破城池,片甲不留。
而跟在最后面的梁拱宸等一众文官,这时候倒显出些许的从容不迫,他们直到轿子完全停稳了,轿夫把轿子向前倾斜了一点,并捞开轿帘,躬身迎候着他们,这才施施然的抬腿走出来,再上上下下的整理了一番仪表,确定自己已经仪容整洁,神情淡定之后,这才迈着方步踱进了洞开的陈家大院的大门。
走到厅堂大门口,就听见里面闹哄哄的声音,有一个粗豪的声音正在说着:“……只要你们答应不攻城,不杀人,咱们一切都好商量,都可以谈,具体可以等梁大人来了以后再说……”
听到这里,梁拱宸回意味深长看了其他的官员一眼,再一次理了理自己的衣襟,然后昂声道:“谁说本官准备和城外的那群贼子议和了?”说着,他就大步流星的进了陈家大宅宽敞的厅堂之中。
“是你说的吗?礼亲王?”梁拱宸神色凛然,仿佛他掌握着所有的正义和忠贞,并被礼亲王杰书的在言语上进行了极大的侮辱一般:“本官上承天子皇恩,在家蒙受圣人教诲多年,怎么会在此等正是我圣人子弟报效朝廷,留下一段佳话之时,如同那些胆小无能的鼠辈奸臣一样擅自与敌议和?莫非礼亲王你是想要陷本官与不义否?依本朝例,大臣负守土之责,本官不才,愿于盛京共存亡,纵不敌,亦愿一死以报君王天恩。”
若单论说说大道理,道德,中华文化圈范围内,儒生自承第二,绝对无人可以可出孔门信徒之右,所谓犬儒,有一个最特别的本领就是能够把一切无耻,下作的行为,在他们的圣人留下的区区几千句话中找到根据并加以延伸挥,然后作为这些行为的依据。
所以,梁拱宸一开口,就立刻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然后站在这个制高点肆无忌惮的批判杰书,立刻就让他哑口无言了。
“你!你……你那天不是还说要答应他们的条件,好让他们退兵吗?”杰书语塞,还一会儿才挤出这么一句话。
“哼,那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本官本打算与他们虚与委蛇,先让他们退兵之后,再做从长计议。本官,岂是背着君王,私自与叛贼脔和的人?前朝那个蓟辽督师袁崇焕背着崇祯昏君与我朝先王议和,最后落得被北京百姓生啖其肉的下场还没有几十年,本官可不愿步他的后尘呢!”
梁拱宸正说着,被后面一个小官拉了拉袖子,凑到他身边低声道:“大人,袁崇焕于我大清有大功,不可轻加物议,以免卷入文字狱,且他家的后人已经被先皇破格抬了上八旗之中,现在已经是旗人了,且请大人小心言语才是。”
梁拱宸心中先是一愣,虽然立刻就想通了,继续大义凛然道:“哼,我乃圣人门生,自问不欺暗室,自然无事不可对人言,袁崇焕固然对我朝有大功,却食的是前朝俸禄,需忠君之事。再者,袁崇焕的所作所为尚可说他识得天下大势,所以主动归附。而城外那几千人,说到底,不过是些乱匪,哪能我本朝太祖以十三副盔甲起家,以七大恨而反明可比?”
那小官闻言,只得低头道:“大人英明,所言极是。”
梁拱宸见他一番言语下来竟然让整个厅中的王爷贝勒没都哑口无言,心中自然有些得意,这也算是他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之后的一点苦中作乐吧。他得意洋洋的的继续说道:“再者,城外的贼军不过区区数千人,数日来一直不敢真刀真枪的打上一场,反而是讹诈频频,颇显得可以,说不定这正式他们的诡计,想要吓得我们当中胆小的,信心不坚定的某些人直接开门献城那才是最好的。所以依我看,这些所谓的义勇军,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什么最后通牒,我敢说他们等时间到了之后,最终也不过是把盛京城围困起来而已。时日一久,自然就会退去的。”
这时候,一直端坐在厅上座,面无表情,默默不语的金求德,忽然端起茶碗嘬了一口,然后开口说道:“阁下既然觉得我们是虚张声势,又何必眼巴巴的跟着来到这里,又何必与我多费口舌,干脆拉到市集上杀了头,挂在城楼上,说不定还能振奋士气,大壮军威呢!”说罢,霍然起身,神色如常的看着的厅堂中的一众半秃脑门的辫子头,伸出双手,并拢在一起,说道:“本使就在这里,绝不反抗,梁大人,请吧!”
就在这时,仿佛是为了给这幅即将完成的惨烈的就义图配上一些悲壮的音乐,城外忽然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鸣声。
不到两秒之后,院子外的街道上传来了乱哄哄的慌乱的惊叫,哭喊声。
“开炮了!”
厅内的官员和贵族们在这轰鸣声响起来的时候,还没有反应过来。
反而是三个义勇军的使者,几乎是条件射一样,在一瞬间就判断出了这声音的制造者——大口径火炮。所以,其中两个使者立刻就就进找了个桌子趴到下,这时义勇军曾经训练过的标准躲避程序。而金求德先是脸色一喜,很快就又重新恢复了镇定。他神色如常的看着茫然不知所措的厅内官员和贵族,心里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年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