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剩世 > 第六十六章 与清军擦肩而过的胜利

第六十六章 与清军擦肩而过的胜利(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三国之庶子称雄 网游之从零进化 折草记(原名腐女踏草) 占有 火影之武神 堕落之云 佳偶天成 我的极品婆婆 重生百度 刺客魔传

在北路来自刘家窝子的援军惊骇与义勇军视死如归,如同牵线木偶一样的排着队挤到林子前面对他们进行抵近射击的时候,另外两路来自伊通南面沈家屯和王家屯的清军援兵也同样陷入了苦战。

原本这两路的援军中,沈家屯方向过来的锦州府副将军带队的两千兵马,由于贪功而从侧翼迂回到了义勇军本阵附近才被现,清军的突然出现,让李满江吓了一跳,连忙调兵遣将,把手上的的几千兵马分作了几路,以少量兵马向北阻击北路援军,而其余的大部分力量则放在了正南以应付这群突然出现的大股清军。

锦州副将兵力不弱,且相较于倭内本部,也更靠近山海关内,因此携带的火炮竟然也不在少数,他们从南面的丘陵边缘偷偷摸过来,仗着熟悉地形就占据了邻近的制高丘坡。

原本来说,这出丘坡应该本就属于要地,义勇军应该提前占领才是。可由于趁夜赶路来得匆忙,一夜之间义勇军就连着打了厮杀了两场,虽然颇为顺利,可是总体而言,义勇军的科技也并没有越这个时代多少,夜晚依旧是最大的敌人,即便是以组织严密,训练刻苦,敢战耐战而称雄的义勇军,在这样的漆黑无月的夜晚,却也不敢过于掉以轻心,战场从来都是上天和凡人开玩笑的最佳场合。因此,李满江也不敢大意。在肃清了城外附近的巡逻布防之后,李满江没有再托大的分兵四散开侦察地形什么的,而是选择了将部队收拢,营造简易工事就地团聚等待天明的来临。毕竟,在这漆黑的夜晚,和日夜相处的战友在一起,远比在外面要让人安心得多,一旦有事也好相互照应,不至于手足无措。而即便没有事,和集体在一起,也更容易保持士气。

当天亮之后,义勇军更是直接与伊通城的守军对上了,一时间也占据上峰,故而也没有花费心思去再探查地形之类的。

这就让锦州副将抓住了机会,神差鬼使的钻到了丘坡上,把几门大炮安上,又依托山势和林木构建起层层防线。等他布置好一切,从山上从容的向义勇军开炮的时候,义勇军才现竟然被敌人在眼皮底下构建起了这么据点。

李满江被忽然从天而降的炮弹吓了一大跳,虽然因为清军炮手技艺太过生疏,全无准头可言,其火炮射程不足,隔着大半里地之后原本瞄准的李满江指挥帐,炮弹却落到了二十几米外的人群中,造成数人的死伤。

几乎差不多的时间北路援军的千余清兵步骑也赶到了北面一处小树林按兵窥视全场,一时间竟然让一直以来无论打仗还是做什么都顺风顺水的李满江颇感挫折,新附的科尔沁蒙古军或许是对义勇军的情势感到有四面楚歌的错觉,竟然拿有些不稳,被混杂在一起压弹的义勇军联合被俘虏的王公们派出的亲信一起压弹了下去。

还好李满江无论穿越前还是穿越后,都不是一个优柔寡断,临时无谋自乱的人,这种挫折感不过一瞬间在他心里闪现而过,随即他的就冷笑着调兵遣将指挥者部队开始应付眼前的情况了。

一个大队的步兵以及相当数量的骑兵被分派到北面去阻击北面的援军,而李满江则亲自指挥部队攻击锦州副将一部。

李满江这时候手下的兵力看似不少,足有5ooo之多,然而其中两千不过是新附的蒙古军,且因为时日太短,没有打乱重新编制,全靠着被俘虏的蒙古王公贵族们派出自己的亲信来依靠科尔沁贵族本身的影响力来保持这些俘虏的蒙古士兵不至于散乱。这样的部队的战斗力自然不必指望,按照蒙古军队本身的军制和传统,之前克尔素外的平原一战中,蒙古骑兵中的敢战勇士精锐早已覆灭得七七八八,而之后俘虏云集克尔素边门,多大数千的俘虏让李满江自己都感到不安,生怕一个不好暴动起来反而自受其害,若不是李满江出于种种考虑,恐怕就会立刻进行甄别式的大屠杀,直到把俘虏人数降到某个安全的程度了。

饶是如此,李满江也经过了再三的甄别,出了俘虏的王公和他们的亲信之外,普通的蒙古士兵中有名聪明人,特别有义气,特别有人缘,特别勇敢,总而言之不是普通人,但凡在其余蒙古俘虏中有影响力的都不要。

即便如此,李满江也不得不派出相当的兵力把科尔沁的王公们“保护”起来,以作人质。

如此一来就显得有些兵力不足了。

而对面山坡上的锦州副将,却是个难缠的角色,他将火炮安置到最高处,居高临下对着义勇军轰击,而其余的兵马则分散到沿山坡分部的各处松密不一的林子中,依仗着重重林影的遮蔽,用木石构筑起了简易的公事抵抗义勇军。

义勇军的攻势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状态。

从平地向山坡仰攻,清军就占有了地形的优势,加上树林茂密,林木粗大,使得骑兵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毕竟,在这种爬坡的林地中,骑兵基本上就丧失了度优势,反而因为人马合拢而成为显眼的目标和靶子。

于是原本就士气不高,只能打顺风仗的蒙古骑兵们,这时候就更是只能下马之后,拿着小小的骑弓在林子外围隔着老远的距离胡乱射击,敷衍了事了。

而义勇军的步兵,却因此此时炮兵远在几里外,正在努力的向伊通城倾泻炮弹,扩大城墙的缺口,而无法及时转移过来,一向以炮火洗礼而著称的义勇军,一时间竟然被清军的炮火所压制,虽然准度不高,除了一开始的出其不意之外,之后的好一阵效果寥寥,可是就是这样乱头苍蝇一般的炮火,也足够压制住义勇军的步兵,使得他们无法集结起来以密集阵型冲击南山清军的防线。

双就这样你来我往的僵持了好半天。

而这时候,清军曾经有过两个机会至少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击退李满江制造伤亡的。

第一次是在伊通东南方王家屯驻守的清军来援的时候。

王家屯里驻守的清军是镇江参领所率领的几个佐领的部队共千余人。这些人之前都是分别驻扎在辽南几个关隘和城市里,每个佐领统帅的兵丁有多有少,多的几百人,少的只有百余人,这次因为倭内的强令,而匆匆尽起兵力聚集到了一起。而镇江参领原本是驻守在镇江堡这个边境重镇的地方大员,镇江濒临朝鲜,与朝鲜义州隔江相望,自从后金时代满洲人征服了朝鲜以来,这里就一直是满洲八旗驻守,威慑朝鲜的重镇。

朝鲜人历来文弱胆怯,虽然因为被满洲人因为强大的武力而征服使得他们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内心里却觉得这是奇耻大辱,却又根本没有反抗的勇气,因此只能通过在国内使用崇祯年号等等手段来拐弯抹角的表示自己的不满。这个镇江参领驻守在这个地方,就仿佛是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朝鲜李朝的头上,因此历来受到李朝的多加拉拢和安抚,镇江参领在这个鸭绿江边的城市,仿佛就是土皇帝一般,好不快活。久而久之,却也因为享受了颇为堕落,早没有了早年满洲人的那种苦寒敢战的劲头,与京城里的八旗子弟,倒也不相上下了。

当他接到倭内要求增援的急令之后,第一反应不是立刻点兵聚将杀到伊通城下解救他的上司与水火,甚至先是暗中压住了这个消息,等他找了亲信幕僚商量一番之后,这才点齐兵马向伊通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