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援军的崩溃(1/2)
出城部队的覆灭和失败,让倭内切实的意识到了他对面的敌人是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部队,即便是混杂了大量仆从军之后,也依然战斗力大大的过了他的部下,这让他极为沮丧。
文官的通病就是当他凭借想象来做事的时候,心中的狂妄和盲目的自信能够让他感到空前的强大,这个时候他们敢于做出任何让你目瞪口呆的事情来,比如威胁皇帝之类的。而当他们的信心被打破的时候,这些人就立刻回跌落的连普通人不如,胆怯如鼠,畏敌如虎。
出城部队的失败,就让倭内在真实的战场上感到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同时也对清军战斗力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于是他下令封堵城门,据城死守以待援军。
最后在副将的死命劝阻下,留下了北侧一个偏门没有堵上,这个副将倒是知兵,明白守城要务不在于城墙有如何的坚固,而在于城墙之外的附属防守战线挥的作用。
战争的主力毕竟是人,而人的能力是如此的强大,任何没有生命的物品在人类的手中,最终被破坏也只是时间问题。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坚城,而只有攻破不了的人心。
“轰隆”
没有了清军部队的骚扰,陈进财指挥着手下,大张旗鼓的开始了炮弹洗地的过程。
经过了几的校正标尺之后,每一轮都有十数铁球砸到伊通城的城墙上。土木结构的城墙并没有那么坚固,虽然也是夯土,但是由于外面没有包裹上石墙或者砖墙,在雨水的侵蚀下,原本夯得十分紧致的墙体在义勇军火炮的连续轰击下,已经开始制成不住了。而墙内作为骨架支撑的木桩,更是在自然的腐蚀下造就腐朽松脆,无力再承担火药推动的铁球那巨大的冲击力了。
于是在轰隆的炮声中,不堪重负的城墙也轰隆塌陷了。
就在在城楼上观战的倭内都已经绝望的时候,四方的战鼓长号忽然响起,那悠长低沉的声音,在倭内听来简直就是天籁之音。
援军到了。
由于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天色黑暗,义勇军对伊通城附近的地形并没有具体的侦察。虽然李满江曾经从这里路过过,但是那也仅仅是在尚且属于义勇军的占领区路过,没有遇到敌人,因此李满江也没有留下这一地区的具体地形资料,而手上唯一的一副地图,除了几幅极为抽象的山水形制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具体标准。
而清军在此地驻扎,等候科尔沁盟军的到来已经有几天的时间了,他们的将领也因此对附近的地形也熟悉得多。在接到了倭内的求援之后,散布在伊通周围三个方向的分部的将领们也立刻点起兵马不敢怠慢的向伊通靠拢。关外的兵马之所以被清廷认为保持有八旗旧风,敢战耐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军队的军纪还没有像关内一样废弛。
在接近到战场附近的时候,几个方向的将领们都已经听到了火炮的轰隆声。他们凭借着对地理的熟悉,将部队埋伏在树林中,准备伺机冲击义勇军阵地,随后却由于义勇军的火炮以极高的效率将伊通的城墙轰塌,眼看就可能有沦陷的危险。
战阵阙上将,这些将领都是要负责人的,所以他们立刻就吹响了战鼓,鸣起了角号,从南北两面向义勇军进攻,。
清军的突袭让李满江吃了一惊,随即立刻调动兵马分别阻击来犯之敌。
清军的战术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披甲的步兵手持白刃列队向前缓缓前进,而骑兵则聚集成一群在义勇军的阻击队伍周围袭扰,意图破坏义勇军单薄却严密的阵型。
然而他们不仅不能靠近到步兵阵线附近5o米,一旦接近到这个程度,就会遭受到义勇军的齐射枪击,铅弹丸一旦射入人体就会剧烈的变形翻滚,制造出一个可怖的空洞,让人或者马失去战斗力。即便是退开这个距离,随后从中军蜂拥而来的蒙古骑兵则让清军的骑兵援军们损失惨重。
虽然装备相对简陋,然而在义勇军骑兵队的红衣骑士们的带领下,作为新附军而急于挣得表现的蒙古人也挥出了一定水准的战斗力。
封建时代的军队最为讲究个人勇武,只要是稍微正规点的部队,冲在最前面的通常都是最勇敢,最有武力,穿着最好的铠甲,拿着最好的武器的军中勇士,这些勇士构成了军队的士气风向标,是普通战士战斗力的增幅器,而义勇军骑兵的火枪和长钉枪很好的瓦解了清军的勇士。当失去了榜样,而面对一群士气并不低落的骑术甚至更为高的蒙古骑兵时,清军骑兵们很快得救崩溃了。
而步兵则有一些意外的出色表现。
出乎义勇军意料的是,三支援军都各自带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一些火枪火炮。
步兵们在骑兵作战失利之后,就迅的转身逃回到树林附近,跟随而上的一些杀红眼贪功冒进的蒙古人在追杀到树林跟前的时候,却遭到了猛烈的火枪和火炮的袭击。
幸好,由于炮兵缺乏经验和训练而多数使用鸟枪清军又不像义勇军那样有着完整的火器使用经验和规定,早早的在射程之外就开火了,因此阵仗虽然,却只是造成了几十个蒙古骑兵的伤亡。
对于新附的蒙古人来说,这自然就算是伤亡较大了,眼看打顺风仗的可能消失了,因此其余的几百名蒙古新附军的作战勇气也随之退却,剩下的义勇军骑兵们作为无甲轻骑兵,虽然并不像蒙古人那样缺乏勇气,甚至谈得上英勇无畏,可是他们也不是一根筋的蠢货,冲进茂密的林子里,放弃作为骑兵对于步兵而言所拥有的度优势作战,并不是好的选择,因此骑兵的军官们果断的放弃了继续追杀,转而将这个任务让给了同样英勇无畏的步兵们。
由于离开中军阵地有些远了,主军乐队演奏的掷弹兵进行曲听起来已经有些时断时续,不太清楚了。可是这并不妨碍步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前进,分配到每个大队的鼓手跟在步兵队列的后面,咚咚咚的敲着掷弹兵进行曲的鼓点,在没有管乐的伴奏下,鼓舞着士兵前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