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十章 少年心事当拿云(2/2)
“可惜葵心入朝才一年,不然——以此次石河大捷的功绩,枭敌的数目,便是封个侯也是可以的。不过他年纪实在太年轻了,卜元深倒是也想好好嘉奖他呢,他倒是自己上折子,把功劳都推给了孙思训。”
玦儿又指着安东都护府的折子问道:“那那些高丽棒子怎么办,都闹腾了这么久了,先前以为咱们被突厥人困着没功夫理会他们就折腾起来——现在突厥人也走了,他们也该消停消停了吧。”
季涟嘿嘿一笑,道:“说实在的还真想去收拾一下他们,不过眼下还是重整北境要紧,让安东都护府再派些使者去警告他们好了,若是再不听话,那时用兵也不迟。”
到十月中,安东都护府的折子又来了,说那百济和高丽竟然还不知死活,虽听说了突厥人已退兵,可是仗着我朝此番也伤亡惨重,坚持要不上贡、不称臣;安东都护府的两位副大都护连同齐王涵留守齐鲁的国相宋星明一同上奏,要求朝廷出兵百济、高丽,震慑八荒属国。
先前季涟在回符葵心的折子时也隐约提及此事,符葵心积极请战,此刻看到安东都护府的折子,季涟仍是有些迟疑,符葵心虽一战大胜,毕竟也是有众多因素夹杂其中的。比如阿史那摄图以为他在王庭,却不知他会在石河设伏,比如突厥骑兵在北庭和阳宁已经消耗了太多的气力……况且符葵心此次乃奇兵突袭,尚不知他能否担得起一方主帅的责任。
兵部和凤台阁虽一直不主张对百济和高丽用兵,只是这两个弹丸小国一再口出狂言,朝廷多番派出使者前去警示仍毫无功效,可见那一带的边境实在是安宁太久了,久到两国的国君已经忘了上一次对中原朝廷不敬是什么结果。
“让符二公子去安东都护府历练历练也好,对付这种边陲小国,二公子几年前就有经验了吧。”卜元深如此说,季涟想了想,稍微安了心。
十月末,符葵心领兵二万,向安东都护府进,准备连同安东都护府原有的五万兵马,准备给百济和高丽来个敲山震虎。
季涟出这道诏命的时候,玦儿正看着家中寄来的信,杜蕙玉说近来孙隐闵倒是不出去浪荡了,却开始找武师学起武艺来,说是因石河大捷,民间连说书的都开始讲起符二郎占突厥的勇猛事迹来——孙隐闵在茶寮里听了这些故事,顿时对符二郎仰慕非常,觉得男儿当如是,已有半月没有出去闹事,而是在家里安心学武。
晚膳时玦儿将此事讲给季涟听,季涟连连大笑道:“想不到葵心竟然还有劝人向学的功效啊,真是难得,竟然能让你家那个混世魔王消停几日,也算不易了。”
玦儿叹道:“这还不止呢,幸亏是他年纪还小,若是成了年,他只怕都要跟着街上那些人去投军了。”的
季涟笑笑道:“这倒是好事呢,往年募兵不知道多难,日前各个州府送上来的折子里说,石河大捷之后,各地投军的人都踊跃许多。葵心真是一下子替我解决了好几样难题,你我该怎么谢他呢?”
冬月,前线驻守的将官们开始轮换回京述职。
第一批述职的名单里便有先前在阳宁重伤后送回京城疗养的颜柳,他因在阳宁重伤,回来后虽有无数良医前来诊治,最终还是残废了一条腿,也因为这个,他终生无法再上战场了。
季涟只好给颜柳的家人授了一些闲职,又给颜柳在金陵还不满十岁的儿子授了一个闲官,以保颜家两世安宁。颜柳上表请归金陵,季涟想着他此时留下来也是徒增哀伤,不如回去和家人共叙天伦,又赐了他一个永城伯的爵位,赐第金陵,临行前又叮嘱他若有闲暇,可到国子监在金陵的武科分馆去教授兵书一科,一面又给金陵负责此事的官员去信嘱咐此事。
冬月下旬,符鸢回京,作为死守阳宁的将官之一,又兼是符葵心之兄,符鸢回到长安时,小小的感受了一下长安民众的热情下馆子吃饭,老板一定不肯收钱,在街上看到个什么东西多瞄了两眼,老板听说这是前线回来的符大公子,硬塞着也要把东西送给他,而更热闹的还在他家里——
在他还没有回到长安之前,符府就已是宾客盈门,先前符靖在长安的时候,就有不少媒婆跑上门去打探,听符府的管家说二位公子均未婚配,消息传出后长安城不少门阀士族都开始有些躁动了。符靖离开长安归守平城后,符府实际上就剩下符夫人一个人主事了,将前来为符葵心说媒的媒婆全部轰走,说是长幼有序,符鸢尚未成亲,不会先考虑符葵心的亲事,而符鸢的亲事,要等符靖和符鸢一起决定。
于是符鸢回到长安后,跃跃欲试的冰人们再次踏破了符府的门槛。
诚然,他的名声是远远不及符葵心的,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今符家父子三人均在对突厥一战中立下战功,这样的荣耀可没有几个大家比得上了。而因此一战朝廷为数不多的将领又折损大半,去年武举之后派出的一些将官,除去阵亡的几个人,剩下的几个人可都成了新贵,这里面最炙手可热的自然是符葵心,这种名动天下的少年将军,要入他的门,难度自然相当的高,便是门阀士族也不一定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把女儿嫁给符二郎,那些不那么显贵的家族,只好退而求其次,将目光转向符鸢了。
更何况如今符鸢也是堂堂从五品的游骑将军,御封的中卫大夫。
那些前朝遗族,虽然自恃身份高贵,可到底是前朝的贵族,身份尴尬,此时也希望用一些姻亲关系,与这种朝廷新贵结交,以图稍稍恢复一下往日的荣光;
那些书香世第,一向是重文轻武,然则数月前突厥人要兵临城下的危急,激起长安民众保家卫国的心思,符家这种世代将兵,父子三人齐上阵的家庭,陡然成为民众的楷模;
至于那些门阀士族,本朝以来一直不受皇族重视,早已不复前朝五姓女矜贵过公主的荣光,京城里一度传言若是先前的庆寿长公主晚些婚配,说不定符葵心便是要尚主的,如此看来,符家连皇帝女都能配得,更何况这些式微的门阀士族之女?
一时间媒婆盈门,向符鸢推荐各式各样的大家闺秀,内朝之后柳心瓴便把这当笑话讲给季涟听。
在符鸢向季涟详细的讲解了前线各州府的军队以后的操练规划之后,季涟笑道:
“符卿立下如此大功,朕为符卿择定一门亲事,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