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宣传(下)(2/2)
从九月九日开始,整个三山市的媒体山突然不约而同地开始频繁地出现了一个词——人才。
先是在三山本地报纸上,作为本地报纸行业的龙头的三山日报先在二版头条本市新闻上版面上刊登了一行醒目的大字:“第一天,雅安需要人才!”
这几个字就占据着整个本地新闻版面将近三分之一,然而除了这九个字之外,也就只有在方框的右下角标注了雅安公司的注册名称,除此之外,无论是公司的注册地址还是联系电话,以至于联系人诸如此类的一概没有。
提出这个广告构思地正是楚逸,没有创意就是最好的创意,而且本来像是这种单调的大字是不应该会出现在这种新闻版面,就算是一般企业要坐广告至少也要弄些文字,作个访问,不然但是市报本身过去了,市里的宣传部门也会出来干预。
但是楚逸认为这样就达不到预期地效果,赵长明为此特地安排了楚临安结识王涛,王涛的岳父叶子赫刚刚从市委宣传部部长的位子上上调,王涛在三山这一亩三分地的宣传阵线上自然也能说上话,于是就出现了三山日报二版本地新闻上,出现了一大块空白的版页,而其中只有用加粗的宋体字写出来的九个大字。
而同样的,在广播媒体方面,虽然改革开放,电视进入千家万户以后,随着电视业崛起,广播的地位已然大幅度下降,但是仍旧占据着巨大的份额,对于这一方面,楚逸选择的是一些公路频道,而相对于报纸和电视,广播广告的投入更少然而次数更多,所以反而在频率上远远过两者,楚临安立刻就抓住了楚逸的意思,提前跟赵长明打了招呼,希望市府的司机们在车上的时候能够适当地收听这些频道。
作为宣传主阵地的电视新闻媒体上,时间段上楚逸选择了三山市新闻播出以后这一段时间,三山市新闻一班安排的时间在晚上八点半,因为七点开始就是中央新闻联播,而在中央新闻之后,紧接着就是东海省省台的新闻,而三山电视台本地的新闻也因此推到了八点半。
对于把广告放到这一时段,楚临安觉得很有些问题,因为这时候,本地电视台的收视**一般都是在三山新闻之后的电视剧时间,而在三山新闻与电视黄金档之间,还会插播将近二十分钟的谈话节目,所以这一段时间内的广告效果并不突出,如果真正的需要宣传的话,雅安的广告完全可以安排在黄金档时间。
而与报纸一样,楚逸对于一开始的宣传并没有报以多大的希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伊始只希望能够让领导们听歌耳熟。
“宣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竖立雅安的形象和口碑,而竖立形象和口碑的主要目的是引起政府的重视,三山市新闻,普通老百姓都是不爱看的,但是我听说市里的领导都有看这个新闻的习惯。”楚逸解释道,市一级的领导出现在省台的频率要取决于许多因素,所以相对于自己可以掌控的市台的新闻,市里的领导们反而比省台的新闻更有兴趣,第一波的宣传楚逸并不想达到多大的效果,仅仅需要在市领导和普通市民心中留下一个印象就可以了。
这第一波的宣传,范围暂时限制在三山市区范围内,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像是点燃炸药包上的引线,要给最后的爆留出一定的缓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