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静功之法(二)(1/2)
“......然后是静功止念法:1.欲正人,先正己;欲人敬,先敬人。2.事来则应,事过则忘。3.得之不喜,失之不忧。4.有念即止5.收回忘掉6.顺其自然,只要做到这些,你便可以做到止念不惊,静功止念又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一、身静(身体不动谓之身静)
起初做功夫的时候,不论是采取坐式、站式还是卧式,总要周身放松,不使身体存在局部的紧张,亦不让其有丝毫的拘束,腰带可以松一松,鞋带也不要系得太紧,不宜穿过紧的衣服,更不要存在紧张的情绪。身心放松之后,自己感觉非常的舒适,做得恰到好处之时,炼功时间虽然长久,自己心中并不厌烦,身上也没有坐立不安、难以忍受的情况,能够坐得住,坐得轻松,这样就是*已经得到安静了,这种境界,谓之“身不动”,即身静。此为静功之初层。
二、心静(念头不动谓之心静)
做到身安静之后,思想上的束缚尚未解除。这时,要用“听息”的方法,做到以心听?牛??藕弦弧4耸毙奈拊幽睿?蛟捣畔隆r淹?虑椴换叵耄?矍笆虑椴磺9遥?蠢词虑椴淮蛩悖?竽陨窬?耆??胄菹19刺??庋?褪蔷?袷澜绲玫桨簿擦恕p闹胁黄鹉睿?街?靶牟欢?保?葱木病4宋?补x?胁恪?p> 三、意静(不知有我谓之意静)
心中无念之后,功夫尚未彻底。此时还有一个自我存在,心中并未完全干净。更进一步,由心?藕弦唬?鸾プ龅酵?亲晕遥?胗诨旎煦玢绲木辰纾?坪跛?帕艘谎??裁匆膊恢?溃?3乙膊皇亲雒巍4耸钡比徊恢?形遥??搿巴?摇钡木辰纭r话闳怂?帕嘶挂?雒危?尉持幸廊挥幸桓觥拔摇痹谀抢锘疃??蚕病1?15恰7肌1?15帧14?14?场20信?13鹎?19??5匚弧16?妗17?贰7衬盏鹊龋??吧?椋?撵阂∫罚?咽币残碛邪盐眨?沃腥?嘉薨盐眨?荒茏龅阶约憾宰约核盗怂悖?庋?荒芩闶钦嬲?耐?摇k?宰鼍补Γ?恢庇Φ弊龅酵?乙徊悖?攀钦嬲?娜刖病m?亲晕遥?街?耙獠欢?奔匆饩病4宋?补x?卟恪?p> 一般人讲静功,最多讲到念头不动,即心静的境界,只能达到中层。气功家讲静功,能够做到身体不动即可,并不深入内在的念头把握,仅能维持身静;而且强调用意念,不忍割弃,不过到达中层。中华道家修炼学之筑基静功,认为心静并不彻底,由心静进入意静,方为静功之高层。于此可见中华道家修炼学之高妙,筑基尚且如此,往上功夫之层次,更非一般气功学说所能望其项背。除静功之划分为初层、中层、高层之外,尚有最高一层,可以顿悟直超,即身得道。但这属于修“道”一方面事,非修“丹”之范畴。故此略去不述,确定修炼筑基法之静功为三大层次。
虽然初层身静、中层心静、高层意静之三大层次,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内中所含奥妙,直指修炼玄机。丹书云:“身不动曰炼精,心不动曰炼?牛?獠欢?涣渡瘛!笨杉???补Φ娜?蟛愦危?呀?毒?17?拧17渡裰?Γ??课抟牛?晌?徊啃悦??拗?蠓āa毒?褪遣咕???啪褪遣?牛?渡窬褪遣股瘛>?派袢?t谑遣孤?蘅鳎?敝痢熬??凰加??怕?凰际常?衤?凰妓?钡木车兀??庖舱?堑兰倚蘖吨??u恼嬲?康闹??凇?p> 总之,中华道家修炼筑基之正法,就是静功。静功由“听息”、“观光”入手,入静之后,聚合性光。虽为修“性”,其实不是单纯的“性功”。此中奥妙,极为深刻。听息之作用,在于听,而听在耳,耳属于肾,肾主?牛还酃庵?饔茫?谟诠郏??墼谀浚?渴粲谛模?闹魃瘛9蚀司补x?溃??兜木褪侨松碇??拧r虼怂湮?蕖靶浴保?涫挡恢涣缎裕?宋?悦??蕖9Ψ虺删停?匀簧?藕弦唬??牖?场?p> 静功之行持以上所谈,基本上囊括了中华道家修炼静功筑基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恐有修习者对于具体的实行,还有不明之处,因此再作说明如下:
主要一个问题,就是具体用功的时间安排。这一点已在“静功与生活”第10条谈到,就是每天保持半个小时以上,坚持下去。一般来说,持之以恒,修炼一百天,就是“百日筑基”之功。可以完成两*门中所谈到的初步境界。时间可以选择在早晨、晚上、中午、半夜之时,即子、午、卯、酉四正时。早上三点至五点钟,这时一般人都会醒来一次,因为经过睡眠,大脑较为纯净,如果能够起身静坐,会有较好的效果。
我们谈到的静功两*门,即听息和观光;三大层次,即身静、心静、意静三层。如果一定要说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一点由于每个人秉赋的不同,一定会有所差异,因此不好硬性规定,即使筑基百日之说,也不过是大概需要一百天而已。不过若为学道者方便起见,在百日筑基的阶段之内,专以静功修习,可以勉强规定一个时间的次第,以便体验修习的功效。
因为听息和观光两*门,听息是经常的做法,观光不可能限定多长时间就能见光,这个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才会出现。也许最初养静,就能见光。一般来说,能够达到第二层次“心静”的阶段,就能见光。因此我们只能从静功的三大层次,勉强划分时间如下:
前半个月,专修第一层次“身静”。听息必须要听,观光顺其自然。
中间一个月,专修第二层次“心静”。听息仍旧坚持,观光有之即可。
后一个半月又十天,专修第三层次“意静”。听息、观光,无心用之即可。
如此分段,在具体修习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比较容易把握。听息之法坚持要用,观光之事不可追求,开始是有心而用之,以后均归于无心。对于三大层次,修第一层时不管后二层,修第二层时不管第三层。在限定时间之内,只体悟一个层次的效验,这样逐层递进。
另外,做功者应当经常阅读本书,反复理解,以求自悟。即使看不懂也没关系,先将其大意含藏心中,不知不觉在做功之中,将会发生不可思议的潜化作用。”
讲到此处,袁大刚喘了口气,说道:“最后,再告诉你一个呼吸吐纳、养生的功夫,记得练习时须择空气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园、湖边、田野皆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时间可以选择在子、午、卯、酉四正时,且此时一般工作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
第一、身法:
炼功之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一松,以利气血流通。姿势不限,行、立、坐、卧均可。
行,可缓步徐行,神态自若,安然行?拧?p> 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