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乌托邦 > 第六十一章后事(三)

第六十一章后事(三)(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绝世乐圣 异世神王劫 蔚海之蓝 穿越小黑龙 命门 论红楼的倒掉 梦回西夏婆娑飘幻 巫族至尊 重生之网文作家 重生破茧成蝶

罗石痛恨蒙古人是有原因的。

华夏民族的历史,用《三国演义》开篇的那一段话说,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民族,本来就是个动态的存在。我们称为中国的这个国度的地域内,历史上很多少民都是从华夏析出,又重新融合回华夏的。

先秦的戎、狄,汉时的匈奴、西羌,南北朝时候的鲜卑,唐宋的沙陀、党项,甚至契丹女真,都是源出华夏又回流融合回归华夏。

少民也罢,汉人也罢,在某个历史阶段打生打死,最后还是一家人。

而且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异族”入侵,都会导致华夏版图的新一轮扩张。

在华夏人书写的史书上记录的这些“异族”的种种罪行罪恶,其实没有给华夏的发展造成什么伤害。

可是,蒙古人绝对不在此列。

蒙古人自称是苍狼白鹿的子孙,那大饼脸,怎么看都不像是进化完全的人类。

要说他们也是源出华夏,打死罗石,罗石都不信。

而且,蒙古人统治中原几十年,就被驱逐出中原,跑回漠北,没有给华夏民族带来什么好处,流毒倒是把华夏祸害不轻。

本来,元以前的各个朝代,虽然都是搞中央集权,可很少能做到皇帝专权。汉武帝下过罪己诏,李世民为了怕魏征闷死过心爱的猎鹰,赵匡胤更是明确“皇帝和上大夫共治天下”。

到了元朝,就是“家天下”了,来自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政治传统取代了,政治制度中,限制君权的制衡程序被完全取消了。等级关系彻底代替了“共和”。

元以后的明清基本上都是继承元朝的政治传统,不断变本加厉,“瓜蔓抄”、“”愈演愈烈。

变着法的毁灭华夏几千年积累的物质和文化财富,把华夏弄得积贫积弱,最后险些亡国灭种。

在后世,罗石最近距离的一次和蒙古人的接触是在旅行中认识的一个蒙古族家庭。

那个蒙古族家庭是爷爷奶奶带着个十一二的蒙古族孩子,据说小孩的父母去打工了。

闲聊的时候,罗石听那孩子说他们在外蒙有亲戚,就问那个蒙古族孩子,有没有去过蒙古,这孩子的回答,居然是“我们就是蒙古。”

把罗石弄得很无语。

罗石认为,对这些蒙古人要想同化融合纯粹是白费力气。驱逐,或者消灭才是可行之道。

处理了蒙古人俘虏,还要处理战利品。

,运完粮食,近百吨的金银财物也要运回崖山。

虽然运送过程已经很低调了,崖山的三十万还是有很多人看到陷阵营和摧锋营押运大批财物回崖山。

没有现代化的港口设施,上百吨的东西驳运上船,也是很大的工作量。

所以,这次突袭缴获的金银财物还是先存放在银屏山下的简易营地里,再慢慢用小艇驳运到亚荣号上。

大批金银财宝运回崖山,让崖山的宋人权贵和民勇头目们眼红嫉妒,也在穿越者中间引起小小骚动。

罗石看不是事,就和罗薇张浚商量战利品分配的事情。

张浚态度一如既往:“反正我也没有空间戒指,没地方放这些东西,先放你那吧!”

罗薇也是一样的说法。也是先放罗石那保管。

罗石琢磨着是不是该成立一家银行,替人保管财物,收收保管费啥的,想了想,还是算了吧。

无论张浚还是罗薇,都是罗石不想惹的“大神”。

张浚和罗薇属于对钱财没有什么概念的“特殊人物”

参加行动的基地成员和几个金盾的特种兵,罗石建议,每个人选一件战利品作为纪念品,再分一份财物当作“分红”。

罗石的方案是,除掉每人一件的纪念品,把缴获的财物平分做三份,罗石、张浚和罗薇各拿三分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