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2)
?第六章
旅馆的音乐厅门口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大个子戴副夹鼻眼镜胳臂上佩着写有
“纠察队长”字样的红袖章。
“乌克兰代表团是在这儿开会吗?”丽达问。
大个子打着官腔回答说:“是的!有什么事吗?”
“请让我进去。”
大个子堵住半边门打量了一下丽达问:“您的证件呢?只有正式代表和列席代
表才能进去。”
丽达从提包里拿出烫金的代表证。大个子看见上面印着“中央委员会委员”的字样
怠慢的态度马上不见了他变得彬彬有礼像对“自家人”一样亲热地说:“请吧请
进左边有空位子。”
丽达从一排排椅子中间穿过去看见一个空座位坐了下来。代表会议就要结束了。
丽达注意地听着主席的讲话。这个人的声音她听起来很耳熟。
“同志们出席全俄代表大会各代表团席代表会议的代表以及出席代表团会议
的代表已经选举完毕。现在离开会还有两个小时。请允许我再次核对一下已经报到的
代表名单。”
丽达认出这个人是阿基姆他正匆忙地念着代表名单。
每叫一个名字就有一只手拿着红色或者白色代表证举起来。
丽达聚精会神地听着。
一个熟悉的名字传进了她的耳朵:“潘克拉托夫。”
丽达回头朝举手的地方看去那里坐着一排排代表却看不到码头工人那熟悉的面
孔。名单念得很快她又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奥库涅夫接着又是一个——扎尔基。
丽达看见了扎尔基。他就坐在附近在她的斜对面。那不就是他的侧影吗已经不
大能认出来了……是他是伊万。
丽达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他了。
名单迅地往下念。突然她听到一个名字不由得哆嗦了一下:“柯察金。”
前面很远的地方举起一只手。随后又放下了。说来奇怪丽达竟迫不及待地想看看
那个和她的亡友同姓的人。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刚才举手的地方但是所有的头看上去全
都一样。
丽达站起来顺着靠墙的通道向前排走去。这时候阿基姆已经念完了名单马上
响起一阵挪动椅子的声音代表们大声说起话来青年人出爽朗的笑声于是阿基姆
竭力盖过大厅里的嘈杂声喊道:“大家不要迟到!……大剧院七点!……”
大厅门口很拥挤。
丽达明白她不可能在拥挤的人流中找到刚才名单中念到的熟人。唯一的办法是盯
住阿基姆再通过他找到其他人。
她让最后一批代表从身边走过自己朝阿基姆走去。
突然她听到身后有人说:“怎么样柯察金咱们也走吧老弟。”
接着一个那么熟悉、那么难忘的声音回答说:“走吧。”
丽达急忙回过头来只见面前站着一个高大而微黑的青年穿着草绿色军便服和蓝
色马裤腰上系一条高加索窄皮带。
丽达睁圆了眼睛看着他直到一双手热情地抱住她颤抖的声音轻轻地叫了一声
“丽达”她才明白这真是保尔·柯察金。
“你还活着?”
这句问话说明了一切。原来她一直不知道他死去的消息是误传。
大厅里的人全走*光了。从敞开的窗户里传来了本市的交通要道——特维尔大街的喧
闹声。时钟响亮地敲了六下可是他俩都觉得见面才几分钟。钟声催促他们到大剧院去。
当他们沿着宽阔的阶梯向大门走去的时候她又仔细看了看保尔。他现在比她高出半个
头还是从前的模样只是更加英武更加沉着了。
“你看我还没问你在哪儿工作呢。”
“我现在是共青团专区委员会书记或者像杜巴瓦所说的当‘机关老爷’了。”
说着保尔微微笑了一下。
“你见过他吗?”
“见过不过那次见面留下的印象很不愉快。”
他们走上了大街。街上汽车鸣着喇叭疾驰而过喧嚷的行人来来往往。他俩一直
走到大剧院路上几乎没有说话心中想着同一件事情。剧院周围人山人海狂热而固
执的人群一次又一次向剧院石砌的大厦涌过去一心想冲进红军战士把守的入口。但是
铁面无私的卫兵只放代表进去。代表们骄傲地举着证件从警戒线穿过去。
剧院周围的人海里全是共青团员。他们没有列席证但是都千方百计想参加代表大
会的开幕式。有些小伙子挺机灵混在代表群里朝前挤手里也拿着红纸片冒充证件。
他们有时竟混到了会场门口个别人甚至钻进了大门但是他们马上被引导来宾和代表
进入会场的值班中央委员或纠察队长抓住给赶出门来这使得那些混不进去的“无证
代表”大为高兴。
想参加开幕式的人很多剧院连二十分之一也容纳不下。
丽达和保尔费了很大的劲才挤到会场门口。代表们乘坐电车、汽车6续来到会场。
门口挤得水泄不通。红军战士——他们也是共青团员——渐渐招架不住了他们被挤得
紧紧贴在墙上门前喊声响成一片:“挤呀!鲍曼学院的小伙子们挤呀!”
“挤呀老弟咱们要胜利了!”
“把恰普林和萨沙·科萨列夫[恰普林(19o—198)和科萨列夫(19
o—199)当时先后担任共青团中央总书记的职务。——译者]叫来他们会放
我们进去的!”
“加——油——啊!”
一个戴青年共产国际徽章的小伙子灵活得像条泥鳅随着保尔和丽达挤进了大门。
他躲过纠察队长飞跑进休息室一转眼就钻进代表群中不见了。
“咱们就坐在这儿吧。”他们走进正厅后丽达指着后排的位子说。
他们在角落里坐了下来。丽达看了看手表。
“离开会还有四十分钟你给我讲讲杜巴瓦和安娜的情况吧。”丽达说。保尔目不
转睛地注视着她她有点不好意思。
“我不久前去参加全乌克兰代表会议顺便去看望了他们。跟安娜见了几次面跟
杜巴瓦只见了一次这一次还不如不见的好。”
“为什么?”
保尔不做声。他右眼的眉梢微微颤动了一下。丽达知道为什么会有这动作这是他
激动的信号。
“你说说吧我什么都不知道。”
“丽达我本不想现在说这件事可你非要我说我只好服从了。他们的关系是当
着我的面彻底破裂的依我看安娜是别无选择。他们积累了那么多矛盾一刀两断是
唯一的出路。感情破裂的根源是他们在党内问题上的分歧。杜巴瓦始终是个反对派。我
在哈尔科夫听人说起他在基辅的言他是和舒姆斯基一起去基辅的。”
“什么难道舒姆斯基是托洛茨基分子?”
“是的他曾经是现在离开了他们。我跟扎尔基找他谈了很久。现在他已经站到
咱们这边来了。而对杜巴瓦这话却无论如何不能说。杜巴瓦是越陷越深。咱们还是回
过头来先讲安娜吧。她把什么都告诉我了。杜巴瓦搞反党活动是一头扎进去就出不来。
安娜没少受他的气比方说他奚落她:‘你是党的一匹小灰马主人指东你走东主
人指西你走西。’还有比这更难听的。几次冲突过后他们就成了陌路人。安娜提出分
手杜巴瓦显然不愿意失去她他保证今后他们之间不会再有磨擦请她不要离开他
要帮助他渡过难关。安娜同意了。有一段时间她似乎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她没有再
听到他恶语伤人她给他讲道理他也不做声不再反驳。安娜相信他在认真检讨过
去的立场。
“她从扎尔基那里听说杜巴瓦在**大学也不再捣乱跟扎尔基的个人关系
也能做到和睦相处。不久前安娜在单位感到不大舒服(她已怀孕)回家休息关上门
后便躺下了。她和杜巴瓦住的是套间两个房间有门相通不过两人讲好把门钉死了。
“不一会儿杜巴瓦带了一大帮同志到家里来结果安娜无意中成了一个有组织的托
派小组会议的见证人。她听到的那一大堆东西连做梦都梦不到。而且为了迎接全乌
克兰共青团代表会议他们还印刷了一份宣言之类的东西准备藏在衣襟下偷偷散
给代表们。安娜这才猛然清醒:杜巴瓦原来是在耍手腕。
“等大家走后安娜把杜巴瓦叫到自己房间要求他解释刚才生的一切。
“我正好那一天到达哈尔科夫参加代表会议在中央委员会遇见了基辅的代表。
“塔莉亚给了我安娜的地址她住得很近我决定午饭前去看望她因为在她工作
的党中央妇女部我们没能找到她她在那里担任指导员的职务。
“塔莉亚和其他几位同志也答应去看她。你瞧不早不晚我到的时候正好赶上
这坎儿了。”
保尔苦笑了一下。
丽达听着微微皱起眉头两只胳膊拄在座位的天鹅绒把手上。保尔不再出声。他
望着丽达回想她以前在基辅时的模样又同眼前的她比较再次意识到她已长成了一
个体态健美的、迷人的青年女性。她身上那件终年不变的军便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
简朴但缝制得很精致的蓝色连衣裙。她的手指抓住他的手轻轻拽了一下要他继续说
下去。
“我听着呢保尔。”
保尔接着往下说也抓住了她的手指不再松开。
“安娜见到我掩饰不住心里的喜悦。杜巴瓦则是冷冰冰的。原来他已经知道我同
反对派作斗争的情况。
“这次见面有点不伦不类。我似乎要充当一个法官之类的角色。安娜不住嘴地讲
杜巴瓦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一支接着一支抽烟显然他又烦躁又生气。
“‘你瞧保夫鲁沙他不单欺骗我还欺骗党。他组织什么地下小组还在那儿
煽风点火当着我的面却说洗手不干了。他在**大学公开承认代表会议的决议是
正确的。他自称是个“正派人”可同时又在瞒天过海耍阴谋。今天的事我要写信
报告省监察委员会。’安娜气愤地说。
“杜巴瓦很不满意嘟嘟哝哝说:“‘有什么了不起?走吧去汇报吧。这种党
连老婆都当特务偷听丈夫的谈话你以为我很乐意当这个党的党员!’“这种话对安
娜来说当然太过分了。她喊了起来叫杜巴瓦走开。他出去以后我对安娜说让我找
他谈一谈。安娜说这是白费劲。不过我还是去了。我想我和他曾经是好朋友他还不是
不可救药。
“我到了他房间。他躺在床上马上堵我的嘴说:“‘你别来说服教育我对这
一套腻烦透了。’“可我还是得说。
“我想起了过去的事说:“‘从我们以前犯的错误中。你什么教训也没有吸取?
杜巴瓦你记不记得小资产阶级意识是怎么把我们推上反对党的道路的?’“你猜他
怎么回答我?他说:“‘那个时候保尔我和你都是工人没什么顾虑心里想什么
嘴上说什么而我们想的东西并没有什么错。实行新经济政策前是真正的革命。现在呢
是一种半资产阶级革命。新经济政策财的人个个脑满肠肥绫罗绸缎身上挂可国内
的失业人员多得不可胜数。我们政府和党的上层人士也在靠新经济政策迹。还跟那些
女资本家勾搭上了整个政策的目标都是展资本主义。讲到无产阶级专政那就羞羞答
答对农民则采取自由主义态度培植富农用不多久富农就会在农村当家作主。你
等着瞧吧再过五六年苏维埃政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人埋葬掉跟法国热月政变之
后的情形一样。新经济政策的暴户们将成为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部长而你我这样
的人要是还敢啰嗦连脑袋也会给他们揪下来。一句话这么走下去死路一条。’
“看到了吧丽达杜巴瓦拿不出任何新鲜货色还是托洛茨基派的陈词滥调。我跟他
谈了很久。
“最后我明白了跟他争辩无异对牛弹琴。依我看杜巴瓦是拽不回来了。为了跟
他谈话我开会都迟到了。
“临别的时候他大概是要‘抬举’我一下说:“‘保尔我知道你还没有僵化
没有成为因为怕丢官才投赞成票的官僚。不过你是那种眼睛里除了红旗之外什么也看
不见的人。’“晚上基辅的代表都到安娜家来聚会。其中有扎尔基和舒姆斯基。安娜
已经去过省监察委员会我们都认为她做得对。我在哈尔科夫待了八天同安娜在中央
委员会见过几次面。她搬了家。我听塔莉亚说安娜打算流产。跟杜巴瓦分手的事看
来已无可挽回。塔莉亚在哈尔科夫又留了几天帮她办这件事。
“我们动身去莫斯科那天扎尔基听人说党的三人小组给了杜巴瓦严厉申斥加警
告的处分。**大学的党委也同意这个决定。离最高处分只差一步这样杜巴瓦
总算没被清除出党。”
会场里渐渐拥挤起来人群还在不断往里涌周围是一片谈话声、笑声。巨大的剧
场正在接待这世所罕见的、充满活力的人流这些年轻的布尔什维克是如此热情奔放
如此乐观如此勇往直前犹如从山上奔腾而下的急流。
嘈杂声越来越大了。保尔似乎觉得丽达并不在听他说话。他刚一住嘴丽达随即
说:“杜巴瓦的事我想咱们今天就说这些吧。干吗把余下的时间都花费在这上面呢!
这儿这么明亮生活气息这么浓……”
丽达朝他身边挪了挪身子他们挨得更近了说起话来都不大方便。为了声音小些
她朝他探过身去。
“有一个问题我想要你回答我。”丽达说。“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是我想你会
告诉我的:当初你为什么要中断咱们的学习和咱们的友谊呢?”
虽然保尔刚一跟她见面就预料到她会提这个问题现在他还是感到很尴尬。他们
的目光相遇了保尔看出:她是知道原因的。
“丽达我想你是完全清楚的。这是三年前的事了现在我只能责备当时的保尔。
总的说来保尔一生中犯过不少大大小小的错误你现在问的就是其中的一个。”
丽达微微一笑。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场白。但是我想听到的是答案。”
保尔低声说下去:“这件事不能完全怪我‘牛虻’和他的革命浪漫主义也有责任。
有一些书塑造了革命者的鲜明形象他们英勇无畏刚毅坚强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
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产生了做这样的人的愿望。对你的感情我就是照‘牛
虻’的方式处理的。这样做我现在感到很可笑不过更多的是遗憾。”
“这么说。现在你对‘牛虻’的评价改变了?”
“不丽达基本上没有改变!我否定的只是毫无必要地以苦行考验意志的悲剧成
分。至于‘牛虻’的主要方面那我是肯定的我赞成他的勇敢他的非凡的毅力赞
成他这种类型的人能够忍受巨大的痛苦而不在任何人面前流露。我赞成这种革命者的
典型对他来说个人的一切同集体事业相比较是微不足道的。”
“保尔这番话三年以前就应该说可是直到现在才说只有使人感到遗憾了。”
丽达面带笑容若有所思地说。
“丽达你说使人遗憾是不是因为我永远只能是你的同志而不能成为更近的人
呢?”
“不是保尔你本来是可以成为更近的人的。”
“那么还来得及补救。”
“有点晚了牛虻同志。”
丽达微笑着说了这句笑话接着她解释说:“我现在已经有了个小女孩。她有个父
亲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三个生活得很和美现在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
她用手指轻轻触了一下保尔的手表示对他的关切。但是她马上就明白了这个动
作是多余的。是的这三年来他不只是在体格方面成长了。丽达知道他现在很难过—
—这从他的眼睛里可以看得出来但是他毫不做作地、诚挚地说:“不管怎么样我得
到的东西还是要多得多刚才失去的东西是没法同它相比的。”
保尔和丽达站了起来。应该坐到离台近一些的地方去了。
他们朝乌克兰代表团座席走去。乐队奏起了乐曲。巨大的横幅标语鲜红似火闪光
的大字似乎在呼喊:“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楼上楼下的几千个座位和包厢已经坐满了
人。这几千个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变压器——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原动力。宏伟的剧院接待了伟大的工人阶级的青年近卫军的精华。几千双眼睛凝视着
沉重的帷幕的上方每双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反映出“未来是属于我们的”几个闪光的
大字。
人们仍在不断涌进会场。再过几分钟沉重的天鹅绒帷幕就要慢慢拉开全俄共青
团中央委员会书记恰普林在这无比庄严的时刻也会暂时失去平静他将激动地宣布:
“全俄**青年团第六次代表大会现在开幕。”
保尔从来没有这样鲜明、这样深刻地感受到革命的伟大和威力他感到有一种难以
言喻的骄傲和前所未有的喜悦。这是生活给他的是生活把他这个战士和建设者送到这
里来参加这个布尔什维主义青年近卫军的胜利大会的。
大会每天从清晨开到深夜占去了与会者的全部时间。保尔只是在最后一次会议上
才又见到了丽达。她正和一群乌克兰代表在一起[作者手稿中此处还有一段文字描写
共青团员在丽达的哥哥家开晚会的情景。丽达在晚会上说:“朋友们我深深相信不
出几年共青团会从自己的队伍里推出几位大作家他们将通过艺术的形象讲述我们英
勇的过去讲述我们同样光荣的现在谁知道说不定在座的诸位中就会有人用锋利的
笔触把我们这些人也挖苦一番呢……”——编者]。丽达对他说:“明天大会闭幕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