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转战地中海(一)(2/2)
由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的纵队队形改变成为以航空母舰为中心重巡洋舰轻巡洋舰为护卫序列驱逐舰为警戒序列的环形多层次防御队列有一整套步骤和方法。蒙特的一句改变舰队队列的命令可把各战舰舰长忙了个不可开交。由于需要保持无线电静默各战舰之间只能通过旗语来传递信息。先是吨位较少的驱逐舰从纵队中驶出向舰队外围驶去构成一个圆形的警戒防御网。然后是航空母舰互相之间进行靠拢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再在航空母舰外围形成防御圈。这一个步骤是最危险的因为大吨位的战舰控制起来比较困难舰与舰之间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两舰之间距离太近容易生碰撞事故距离得太远又会减低防空掩护时的效果。改变特混舰队队列比开炮攻击、飞机升降还更能体现出一支舰队的整体协调能力。
眼看着特混舰队的环形防御圈即将顺利完成蒙特的面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仅仅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由5o艘大小战舰组成的舰队便完成了队形转换这充分说明特混舰队训练有素。环形防御一但形成就算遇到敌人的偷袭也不会束手无策。
“警报!七点钟方向现来历不明的潜艇方位xxxxxx。”就在特混舰队环形防御圈就快完成的时候从巡洋舰上起飞的侦察机回了紧急报告战斗警号声迅在特混舰队的各艘战舰上拉响。
“来得好这次来了就别想再回去了。”就知道在大西洋时没能把那艘现自己舰队的u型潜艇干掉一定会惹来麻烦。对方如果想向自己的舰队攻击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后是对方唯一的机会。潜艇虽少但威胁却是极大。瓜岛战役中美国的“萨拉托加”号和“黄蜂”号航空母舰便是被日本的潜艇击伤和击沉的。德国的u型潜艇比日本的潜艇要先进其采取的“狼群”战术更加把潜艇的威力挥到极限。幸好蒙特早有准备不然现在就不会如此有信心了。
蒙特没有估计到这次来袭击他们的不是普通的“狼群”潜艇而是德国元帅邓尼茨手下赫赫有名的代号“法国太子”的潜艇群这是一个由11艘新式u型潜艇组成的“狼群”。在这个月德国已经蒙受了被盟军击沉36艘u型潜艇的巨大损失但相对来说德军击沉盟军的船舶吨位却大幅下降面对这样的损失邓尼茨无法向希特勒交代。当邓尼茨接到现美国航空母舰编队的报告后立即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击沉美国航空母舰要是能把美国航空母舰送进海底在希特勒面前就好说话了。
“命令驱逐舰第一小队向敌潜艇方位全靠近投掷深水炸弹逼使对方浮上海面。”蒙特双手一搓下达了命令。美国新一代的战舰上已经全面安装了舰载雷达担任护航反潜任务的驱逐舰还安装了高频无线电测向仪。而一种经过改进后的波长为1o厘米的先进反潜雷达更是被安装到舰载轰炸机上这种雷达能在茫茫大海里找到罐头盒子大小的金属物体潜望镜就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盟军在大西洋反潜艇战中占了上风的原因也是蒙特有持无恐的原因。
“命令第二第三航空母舰分队的鱼雷机中队轮流起飞升空担任反潜艇警戒和攻击任务。”为了方便指挥蒙特把埃塞克斯级的两艘航空母舰编为第一航母分队独立级的航空母舰每两艘编为一个分队。在四艘独立级航空母舰上早已挂了反潜炸弹的鱼雷机接到命令后立即起飞升空执行反潜任务。第二航母分队率先起飞二十架tbf“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按照反潜预案将在受到潜艇威胁时由第二第三航母分队轮流起飞战机保持空中反潜打击力量。
还没等驱逐舰第一小队的三艘驱逐舰到达侦察机报告的海域方位被现的德军u型潜艇已经迅转舵逃走驱逐舰扑了个空。
蒙特当然不会就这么幼稚地认为德国的“狼群”会如此轻易地放过他的特混舰队既然对方明知道自己是战舰编队还第二次前来探查必定不会放过进攻的机会。
“加快完成环形密集防御队列继续保持反潜战斗警戒。”蒙特坐在旗舰“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的舰桥指挥室里手指轻轻地在指挥桌上敲打着眼睛盯着挂在指挥室船舱壁上的地中海海图仔细观看着。
这时特混舰队的作战参谋们已经在弗朗西斯的带领下紧张地讨论和分析着即将可能生的战斗及应对方法标图参谋开始尽职责在海图上标出代表己方舰队及敌方舰队的标记。
潜艇与水面战舰之间的战斗是最复杂的也是舰队指挥官最不希望碰到的。因其具有突性和偶然性指挥官不容易分析判断小小的失误便有可能导致重大的损失。看来自己指挥的特混舰队第一场战斗便要面对这个意料之外的挑战。能不能挫败德国u型潜艇的围攻让舰队平安到达阿尔及尔自己真需要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疏忽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