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山雨欲来 第八节(1/2)
鲜于辅远远看到郑信和陈鸣走出大帐对站在身后的阎柔、玉石、鲜于银和胡子招了招手。
洛阳送来的消息证明幽州的中、东部数郡已经全部被叛军攻占他们非常担忧家人的安危恨不得大军一日之间到达晋阳开始平叛。只要击败张燕大军就会赶赴幽州但李弘的一句话让他们心里冰凉的。一天只走五十里那至少要走十天才能到晋阳。十天后黄巾军要是不战而逃还好要是据城死守那多一天时间就会多一天的准备到时攻城就更加困难了。
鲜于辅现在分寸已乱他经不起阎柔、玉石、鲜于银和胡子的劝说答应留下和他们一起劝劝李弘希望他能顾及幽州局势早日平定并州。从目前李弘的态度来看对平定叛军已有定策但他似乎更倾向于和黄巾军长期作战。鲜于辅想知道李弘这一战到底怎么打他急切想回幽州。
看到几个老部下走进大帐李弘马上明白了他们的来意。他有点愧疚这些人跟着他一路征战无怨无悔但他们在最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自己不但不为他们着想反而一门心思想着如何避免打仗如何留在并州李弘无颜以对。他想起死去的刘政想起阵亡在西疆的战友他心里非常难受。他默默地坐在案几后面神情黯淡久久无语。
“子民朝廷现在没有援军北上幽州平叛。即使有也人数有限根本没有实力击败叛贼。”鲜于辅迟疑了一下说道“只有靠我们自己了。陛下在圣旨里说了只要我们击败张燕我们就可以立即回幽州子民……”
“大人我们是从幽州出来的幽州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根。幽州的百姓也一定在盼望着大人率军回去大人求求你了早一点回去吧。”玉石几乎是在哀求了。
李弘心里一颤痛苦不堪。这一瞬间他动摇了。强烈的思乡之情霎时填满了他的身心。
“大人太行山流民是人但幽州的百姓也是人啊幽州的百姓才是我们最亲的人。你救不了太行山百万流民但可以解救幽州的几十万百姓。”鲜于银动情地说道“我们在幽州连番大战都是为了谁?大人难道忘了吗?”
阎柔激动地说道:“大人一直说要带我们回去现在我们可以回去了。但大人为什么一天只走五十里?”
李弘缓缓移动地图长时间盯着地图上的幽州一语不。
大帐内寂然无声。
“大人十二万鲜卑铁骑被你一战而定难道这一群蚁贼你还解决不了?”胡子终于忍不住再次叫道“大人你在想什么?你告诉我们击败张燕到底要多长时间?”
李弘摇摇头看了他一眼无奈地说道:“兄弟啊我们迅击败张燕对幽州半分好处都没有。”
鲜于辅等人惊愣不已。
“我们强攻张燕张燕必然东逃太行但上党的杨凤呢?只要杨凤迅北上缠住我们张燕就可以从容逃到冀州。这个时候对张燕来说最安全的地方已经不是太行山而是到冀州和张纯会合。”
“我们追到冀州面对的就是几十万黄巾军和乌丸铁骑。”李弘苦笑道“即使我们打赢了我们还有多少人马能够继续北上进入幽州?数不清的黄巾败军和流民逃入幽州对幽州的掳掠可想而知再加上我们的追击和进攻幽州要死掉多少人你们想过吗?”
“最重要的是谁能保证朝廷的粮草辎重能持续供应?到了冀州又有谁给我们补充粮草?如果远击幽州距离洛阳就有两千多里那粮草辎重又怎么解决?”
“我们除了两万步兵其余都是胡族骑兵其中羌人几乎占据了一半他们短短时间从西疆杀到北疆远离家乡三四千里谁能保证他们一直跟着我们?”
“还有两万骑兵是新降的鲜卑人他们才跟着我们不到一个月根本没有驯服。一旦到了北疆他们突然背叛逃回鲜卑我们怎么办?”
李弘稍稍歇了一下继续说道:“如果我们在并州拖住张燕和杨凤就象皇甫嵩大人所说幽州叛军孤立无援必定不敢深入冀州腹地这样战线就会稳定在幽州和冀州边界一带。如此一来幽州中、东部百姓可暂时免去战火而朝廷的援军也会6续集结到达冀州。等到了十月谷物成熟入库粮草和军资有了保障集结在冀州的援军就会开始进攻叛军但那时距离冬天已经很近估计他们也只能互相消耗一下。”
“我们用几个月的时间在太原和上党解决张燕和杨凤叛军一来可以稳定大军二来可以蓄积力量三来也可以威胁河内黑山的黄巾军震慑塞外的胡人拱卫京师。”
“等到了明年春天我们出雁门到代郡由叛军背后开始攻击而冀州方面则由河间国进攻涿郡从正面攻击两路夹击之下叛军立即就会败北这才是解决幽州叛军的最佳办法。”
李弘看看他们问道:“你们难道没有理解皇甫大人的意思吗?解决幽州叛乱的时间较长皇甫大人大概担心陛下不能接受所以说得含混不清但他的意图非常明显。”
鲜于辅长叹一声再无话说。他虽然心急如焚但李弘说得句句在理他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胡子犹不甘心他死死盯着李弘一字一句地问道:“大人你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弘内心一阵激荡他再也无法抑止自己的情绪大声说道:“有但并州怎么办?冀州怎么办?”
他一手砸到地图上的上谷郡扯着嗓子叫道:“我可以带着风云铁骑由雁门赶到代郡由代郡赶到上谷我可以集结舞叶部落白鹿部落白山乌丸诸部的铁骑直攻蓟城我可以把张纯赶到冀州去。但并州怎么办?冀州怎么办?”
李弘猛地站起来愤怒地吼道:“你们打算为了幽州要让多少无辜百姓死于战乱?是一百万还是两百万?”
****
“我怀疑将军大人的脑子坏了。”李玮擦了擦嘴上的酒渍笑嘻嘻地说道“我们已经讨论很久了但所有的这些办法都需要朝廷的允许都需要并州刺史部的同意都需要大司农府的钱财尤其需要一位手持并州军政大权的大臣主持否则根本无法满足大人所需。”
他环视帐内众人一眼摇头笑道:“大人异想天开要独自解决这大汉国数百年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勇气可嘉其魄力惊人其举止疯狂但我们的确无力做到。”
谢明淡然一笑说道:“仲渊大人的提议也不是无的放矢他还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我觉得并州的条件得天独厚完全可以解决流民问题。”
“本朝自文皇帝时期开始实行屯田制。因太原郡以北的数个边郡是抵御外族入侵的重镇所以军屯制在太原郡边郡实行。几十万边军士兵在这一带大量垦荒形成了大片可耕之地。当时由于移民屯垦和军屯并重加上农具改进广开沟渠致使谷物产量猛增边郡军民不但可以自足太原和上党等地的粮食还可供应京师但这百年来由于胡族频繁入侵连年南下掳掠致使屯垦停止百姓迁离土地荒芜。”
“如果我们上奏陛下将太行山百万流民迁入太原和上党两郡重开屯垦耕种荒地不但可以安置流民让他们吃饱穿暖还可以增加并州的赋税。另外并州的边军也可以就地解决粮草这样朝廷就无须千里迢迢地往边郡运输补给国库因此而可以节约大量钱财。同时边军的实力也因为粮草的充实和并州人口的增加而得到加强。边军实力增强了胡人的入侵就会减少反过来又会保障流民的安全和财产促进流民们开荒屯田的热情和信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