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节 为了理想而赚钱(2/2)
汪新不想再靠出书赚版税,一来是写不出合适的童话,写成*人的吧又太妖孽了——童话还可以找个看书多、想象力丰富的理由,你怎么去写自己平时根本没接触到的那些圈子里的事情?
二来呢,出书赚到的钱不多,平均年收入才十万不到,虽说比起普通人来讲这是个很大的数字,但远不能满足汪新展的需求。
还好搭上了电视台上条线,而且现在推出了两个节目——一个已经热起来了,另一个刚开始制作,但汪新敢保证它也能火起来。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再要一年的时间,汪新所需要的启动资金差不多就够了。
但钱是越多心里才越踏实,所以汪新开始做游戏。
这个年代计算机软件的定价还是很高的,比如第一款商业游戏《中关村启示录》定价就是九十多大元,卖了多少份汪新是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款游戏研费用据说就是几十万,如果没赚着钱的话——至少如果亏得很厉害的话,那东山居估计也撑不下去。
所以汪新觉得自己的一款游戏再怎么着也能捞个几十万吧?毕竟自己能保证拿出来东西都是有新意的。而自己现在开一款小游戏所花的时间也就半年而已——先知先觉就是有好处!
——哪怕是一款游戏只能赚到手十来万,这也比出书划算多了,而照现在的软件定价来看,也就是卖个三五千份的事情。
这笔帐汪新没有算错,因为他现在可没有什么销售渠道,只能把做好的东西找游戏公司帮忙卖,而游戏公司宣传推广铺货都是要花钱的,这个得算在成本里面,而且基本上在这方面花的钱要比开费用高得多,所以最终的毛收入他只能拿到个小头。
汪新想到的游戏公司就是东山居。
1995年正是ps被oRd打得溃不成军的时候,裘伯君拒绝了微软的邀请,把反击的希望寄托在ps97上,此后的两年金脉基本是没有什么收入,甚至1996年下半年的时候,裘伯君为了开的资金,把别墅都卖了——“卖房做软件”虽然后来被传为佳话,但要不是没办法了,谁乐意走这一步啊?
而就在这两年里,金脉旗下的东山居推出了三款游戏:中关村启示录、中国民航、剑侠情缘I,其中前两个赚到的钱裘伯君认为是“杯水车薪”,但剑侠情缘I卖了2万多套,如果不是中间断货,有可能卖到3万套,据估计赚了有近百万,所以一些东山居的老员工认为是“游戏救了金脉一命”。
对于金脉这个实实在在的民族企业,汪新一直以来印象都非常好,虽然后来它也上市圈钱了,但这种市场行为也无可厚非——嗯,汪新对和“股票”沾边的东西向来没什么好感。
所以汪新希望自己的游戏能让东山居多些收入,也就是能给ps的开提供些资金。
这想法或许很狂妄很烧包,但汪新对自己很有信心,毕竟领先多少年的记忆都在脑袋里塞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