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应氏长啸(1/2)
() 二十三、应氏长啸
应云忽然听见了一声长啸,啸音清亮,宛转激荡,在空旷的洛水边,传得很远。应云睁开眼,发现天已经大亮了。刘毅正盘腿坐着打座,而孟观已经走出亭处,运掌如风,他四周的树木枝叶竟然随着他的掌势而掩仰。
接着又是一声长啸,似乎是另外一个人发出来,声音显得深厚一些。应云心下大喜,冲出亭来,可看见清晨的洛水,河干纵横,水流奔急。河畔有道路蜿蜒,分合交错,直至天际。远远地来了一队人马,有旗幡招展,耳听见马嘶之声,声声传来。
“风兮……”应云长吸了一口气,鼓起两腮,也是一声长啸。
良久,应云终于听见那深厚的声音发出一声长啸,应云分明听到那声音是:“电兮……”
应氏车马每次出车,车辆众多,难免会有走散的,同时为了避免同行的人相冲突,当年应天龙定下了一套规矩,车马行的人必须学会一种用来互相联络的喊叫方式,称为“应氏长啸”。为了人人都容易掌握,内容比较简单,也比较好记。应氏车马行有层级的人,分为四级:分别是风、雨、雷、电。最高级别的是“风”,只有两个人,分别是应天龙和洛阳分行的李炎,其余各个分行的掌柜的,则是“雨”字级别,洛阳分行由于地位较高,其大掌班,也是雨字级别。“雷、电”级别,均是各分行的中坚国量,其余帮众,一般只需要喊出自己的分行名就行了,如洛阳分行帮众,仅需要喊出“洛”字即可。
应天龙已经去世,应云作为应天龙的独子,喊出“风”字,理所当然。这是他第一次用,不免有些兴奋异常。
听到那声“电兮”不久,听见有一群人的长啸,轰然炸响:“洛兮……”
应云再无怀疑,这正是应氏洛阳分行的帮众。
“风兮……”应云再喊。
刘毅与孟观都非常奇怪地看着他,心想这年轻人一大早在鬼叫什么。
马蹄声声,从水畔的道路上传来。两匹枣红马,纵蹄狂奔而来,时不时地引颈嘶喊。越来越近,马上的两个人,穿着青灰sè的直裾,一个满脸络腮胡须,阔海口,扫帚眉,一身气势逼人;一个面目清秀,脸上线条却显得十分硬气,正是一个曾经风雨的大好青年。
转眼两人已经到了亭下,四处望望,也望了望浩然亭侧,见到的却是几个似乎不相干的人,那个老头子,似乎级别不低,却好像有点狼狈了点。
那络腮胡须道:“人呢,难道不是你爹亲自过来接吗?我听见声音在这边呢,怎么看不见人呢?”
“我听着不像我爹的声音,但确实是应氏长啸,但除了他谁还敢喊风字,难道还会有别人?听着声音很年轻,谁这么大胆,难道在戏耍我们?”那青年一脸的茫然。
那络腮胡须道:“听说少东家从襄阳出来了,但几个月来没有消息,昨天过来接车的还说没有少东家的影子呢。”
这个人,应云却认识,正是洛阳分行的掌班张黑虎,数年前他带队来过襄阳,应云见过他。但那时应云还小,张黑虎对他不可能有印象。应云有个好处,见过的人,听过的书,学过的文章,很少有忘记的,为此,他总能交一些与他年龄身份不符合的朋友。
“黑虎叔,忘了应云了吗?”应云大喊。
“哎呀,”张黑虎一拍脸,“我的老天爷,这不正是少东家吗?你怎么在这里啊,李掌柜的可念叨了不知有多少回了。我两个月前从京城出来的时候他就在说。”
随即一拉那个青年,叫道:“这位是李掌柜的公子,名叫李方。”
说话中间,张黑虎和李方已经跳下马了,大叫着往小山包上爬去。应云抢上两步,也向下跑去。
张黑虎一把抱过应云:“长这么大了,前几年见你的时候,还是个孩子王,领着几个不中用的小斯,到外打架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