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盖世豪雄 > 第三十五章:格局

第三十五章:格局(2/2)

目录
好书推荐: 极品皇子 重生之门户之王 铁血雇佣团 通神变 炼金时代 魔起 恶人法则 深海诅咒 吊丝的逆袭 圣猎

伸了伸懒腰,徐秋坐在几日前才在京鸣城内购买的小民房内。

悠闲的点弄起身前的弓弩、利箭。而一名四十来岁的卷发男人坐在徐秋的正对面,正在比划着什么。

“我说严将军,咱们还应那雍王的事作甚,先将朝阳、萍乡两郡好生经意个两三年再说,等势力稳固后,再度大举南下,一统河山。”徐秋懒得理会正在跟他认真比划的严涵,直接说道。

严涵听得这话,却是摇了摇头,对着徐秋解释道:“公子所说之话,我却是与将军如此说过,我本与公子所思一致,可是听了将军的话语后才发觉,如此想到底是天真了些。”

“你也问过我爹这个事?”徐秋听了严涵的话语后,好奇的问起来,见对方点了点头,便让严涵给他说说,徐安坤是如何否决这一提案的。

“将军自兵至京鸣后,就做了留下京鸣的打算,任那刘本云如何草包挑衅,将军皆退兵示败。就是特意留下京鸣,让继武帝无北方之急,好与雍王赵应死斗。

给我等赢得时间,借此好生经营朝阳、萍乡两郡。如今虽然说是时日不长,但是朝阳的所有氏族地主还有萍乡大部分的氏族及其地方土豪都投奔了将军,给我军提供部分粮草和钱财,为以后的战事和管理经营打下了基础。

若是真修养个三年五载的,并与草原加大流通铁矿、兵马的贸易,一统天下简直如行云流水一般。”说到此严涵顿了顿,见得徐秋点头后。又接着说了下去:

“可是公子曾想过?汉中的那几位统帅为何一直在大肆囤积军粮装备?而雍王赵应打胜了李继之子李文武后就按兵不动,固守中原南部?而京城那里却是开始收缩防线,将兵力逐步调集?”

“为图我朝阳?”徐秋眼里一亮,开始接起话来:“可是我朝阳即使再不济也有着二十万精兵,其中更是有着六七万的铁血战骑,这些京城方面都不顾及么?”

徐秋边说边琢磨着,因为此时的局势,只有傻子才会先拿朝阳动手,突然灵光一闪,徐秋愣愣的看着严涵,一字一顿的说道:“草原匈奴。………”

见徐秋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严涵惊愕的张大眼睛,半响才佩服的对徐秋拱了拱手:“公子不愧为将军之子,智谋深虑末将远不及也。”

赞赏了徐秋几句后,严涵也接着说起来:“正如公子所说,因北有匈奴之患,所以京城即使是对朝阳大举动手,赵应也不敢过于放肆,顶多是趁机再拿几座城池便罢。

而汉中的兵马也是盯着赵应,不会让他做出过分之事。而我朝阳虽有精兵二十万,但大部分皆为萍乡降兵,作战之时,对上那王道之师不说会临阵倒戈,也是大大影响士气。

若如此我等那余下的六七万铁血战骑也是改变不了局面。等得继武帝大军北上,我等只有舍弃众多城池退守朝阳。等要再从头来过时,面对萍乡严加防守的众多城池。也是无力回天。只能渐渐的被继武帝的大军慢慢残食………”

徐秋不是傻子,等他想通了有草原匈奴的这一环节后,他就知道事不可违,又听着严涵逐步分析,才意识到事情后果的严重,他对着严涵却是行了一礼,已示尊敬。

严涵见徐秋行礼却是吓的急忙站起身来,连道:“公子不可,这些都是将军所受,末将只是转口想谈…….”

“小子谢的是严将军肯为小子细细讲授。”徐秋不管严涵如何,坚持的躬身一礼,这才作罢。随后他便正色起来问起严涵,自己的父亲将如何作为。

“所以将军准备联合赵应,诱导那赵应出兵北上,我方朝阳大举南下,攻破京师。随后将京师拱手让出,并俯首称臣。”严涵便接着说道,随后他见徐秋眼有疑色,就停了下来。徐秋便开口问道:“不管怎么说中原都有着近百万的驻军,那赵应怎会相信与我等联合便能攻破京师?”

“少爷却是不知,赵应前方的几座城池早已搬空了驻军,这些便是拱手相让与赵应的,现在中原的兵马已经集中在了京师左右,若是下把狠劲,未必不能直逼京师。而且,将军为了迫使赵应上钩,已经答应了赵应挥师五万朝阳铁骑前去帮他剿灭汉中军。”

“挥师五万?我等哪里还有这些兵力?”徐秋听完严涵所说,惊疑道:“莫非是?”

“正是原本打定主意按兵不动的那五万人马。”严涵凝重的点了点头。

“可若是匈奴来袭,那可如何?”徐秋见心中想法应征,着急的一掌拍向桌子,站起身来质问起严涵。

“公子无需担忧,此举只是为了麻痹赵应,等到那五万人马来到京师北边,便在遣回朝阳。而且将军已对草原的几个部族可汗埋下疑阵,等那五万人遣回朝阳时都不见得能识破。”严涵自信的对徐秋解释道。

徐秋皱起了眉头,看了看严涵,半响无语。

而严涵也接着对徐秋诉说起徐安坤的计划安排,和徐秋将要实行的任务。

到了这个时候,徐安坤从一开始的打算安排也都被徐秋一一得知。

从当年赵应刚有反心,拉拢徐安坤遭到拒绝。再到赵应得到江东氏族的支持后,通过南方徐家拉拢徐安坤,仍被拒绝。

最后,暗地里传出神武帝驾崩后的消息时,徐安坤才开始选择了投靠赵应。

这让雄心勃勃的赵应当即就铁了心思,趁着大局未定立马造反。

但是,赵应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偏居一偶的徐安坤也是一个枭雄人物。他绝对不是只甘心让他这个姓氏,只成为区区大族的存在。

所以他一定会让大周动乱起来,在这动乱中,他便要去做那一方枭雄,最后在争夺天下。

而这些,都只是在赵应急忙渡过了长江后,才发觉的。

徐安坤没有按照他的计划走下去,他埋在徐安坤身旁的两个棋子李文昌和王莫伦也都没了音信,而他的心腹凌小风早都暗中投靠了徐安坤,给予他的情报全是虚假。

本来可以约束住徐安坤的一干人质,也随着南方徐家的消失而消失。无疑是带着大批人才钱粮跑到了北边。

现在的徐安坤,兵马、钱财,人手一应俱全,雄踞北方,此时自己即使想要置其于死地,也不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继武帝若是对朝阳军动手,赵应觉得是拍手称快,必然不会多做扰乱。

同时雍王赵应也开始防范起支持他的各大氏族,开始削弱他们的军政影响力,并加大对他们的压缩控制,因为徐安坤,不,是徐家。用事实告诉了他一个真理:

“当氏族在稳定的制度下迅速发展壮大时,他的目标绝对不会是简简单单的成为一个更大的氏族而已。他的目光会瞄向天下。”

(PS:第一卷的大**马上来临,徐秋的凡尘经历也将走向尾声,他的仙道之旅马上展开!)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