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格局(1/2)
易而散之盖世豪雄
易而散
第一卷:在人间
第三十五章:格局
继武年一月一日。
整个神州大地上飘飞着鹅毛般的雪花。
“神武帝驾崩!”伴随着雪花落下的,还有这一惊人消息。
整个京城内一片肃然,哭声不断。
随后就连同着哭声,传出了太子即位,自号继武帝的逾诏。
而后,正在渡江的雍王赵应那里也传来了消息:
“奸臣贼子以下犯上,毒杀先帝,挟当今天子以令诸侯。应虽不才,亦欲执掌王道之剑,清君侧,斩奸臣。”
大义凛然的雍王爷在表决完决心后,更是在这漫天大雪下,义不容辞的先披上了龙袍,毕竟龙袍在身,所向披靡嘛………
然后率领着数十万大军趁着江河还未凝冻这一时机,浩浩荡荡的渡过了长江。开始朝着整块中原大地进发。
在黄石、安陵、九江、岳阳等地,更是大举进攻,江东军与朝廷的军队交战不停。
却是也要学那徐安坤一般,想要直接势如破竹得直逼京城。
汉中的驻军依然没有行动,仍在默默的囤积粮草军备,汉中的那几名统帅似乎就准备在那块地儿上分个家,各自当个山大王。
而京城方面虽说是形势岌岌可危,可好在军神虽然不在了,军神他儿子成功继承了其父遗志,统帅中原近数十万大军,阻挡住了雍王的北上,将他压制在长江边缘。
只等那江水凝固,让其无路可退。
可是雍王刘应何等人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未动,酒肉先行!
他早在就在黄石、安陵、岳阳收买了大批官员人马,大军所至,无不开城相迎。
就这样,雍王在长江北边站住了脚,又趁着江水未冻,运送来了大批粮草军备,稳稳的在中原大地扎住了根。
所以说京城的局势很不乐观,徐安坤与雍王赵应的南北夹击已成定局。
京城北边是将近二十万的驻军,城内则是刚即位的太子及众多大臣在忙着如何筹备粮草、准备军需、调兵遣将去抵御南北两面的敌军。
这在种如火燃眉的情形下,快愁白了头发的继武帝得知了一个好消息。
就是在那小小京鸣城内,居然出了名仅靠两万人就成功阻挡朝阳军二十万大军的刘本云将军,朝廷内的一干大臣连同继武帝仿佛就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几乎是刚收到战报,就在第一时刻下达了册封命令。
那刘本云大将军直接连升几级,从一个小城将领被任命成为萍乡郡最高统帅,指挥所有的萍乡军抵御徐安坤的朝阳军。
并从京城北的驻军中调离了十万,前往京鸣城增援,用来抵御朝阳军的攻势。
而增派的十万将士则是归入萍乡军名下。
好家伙,刘军神从一个不大不小的混吃将领摇身一变,成了个手握十来万重兵的一方统帅。
当即,刘本云大将军临危受命,义不容辞。
他先是将自己的刘府换成了京鸣城内最大的一处宅子。
随后又趁着军情紧急,赶紧新纳了三房小妾,加紧造人工作,好在未来后继有人,共同抵御朝阳军。
再接着就是那些原本跟刘本云大将军关系好与不好的、有没有关系的,认识不认识的所有官员们,开始忙活起来。
他们全部拍急了屁股,跑到刘府祝贺,整个刘府更是摆宴三天,浑然忘了京鸣城外的几里地远还有着虎视眈眈的朝阳大军。
“莫怕,有本军神在,想那徐安坤小儿绝不敢越过雷池一步。”连喝了三天的刘本云大将军猛的一拍桌子,大声讲道。
等他话音刚说完,人就就晕倒在了酒席上,开始呼呼大睡起来。
正如刘本云所说,从先帝驾崩,太子即位,雍王过江,再到他自个儿上任萍乡郡最高军事统帅的这几日,朝阳军都是按兵不动,丝毫不敢越入雷池半分………
这眼瞅着,就是一个月过去。
继武年一月三十日,晴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