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南行(2/2)
“听你叔父说,你那小堂弟去了南边学习画艺。”却是听得父亲突然问起话来。
“是的。”徐秋咽了咽口水,回应着父亲,心里却在琢磨着:“当时徐安明说这的时候,你不是在跟前吗?还问我做什么?”
“你姐姐从小就喜欢弄琴作画,可是我却没什么精力,让她去做自个儿喜欢的。”徐安坤接着说道,语气里却是颇为无奈:“本想给她找个好夫婿,却害得她早早的就守了活寡……”
徐秋听得此处,也是不禁感到些哀伤。
想想也是,作为姐姐的徐泉,从小就被人说成克夫星。也亏得她有徐秋陪着,姐弟俩一直都是相依为命的过活。
虽说徐秋幼年时调皮了些,但是毕竟能为徐泉寻些乐子,找到许多事做。
不然徐泉的人生定是更加凄凉。
“她从小,就没有做过她喜欢做得事。”
徐安坤静静的说着,似乎想在徐秋这儿,倾诉他对自己女儿的亏欠。
而徐秋也低下了头,默默的听着父亲仿佛忏悔的自我述说。默默得,将所有的心神融入。去感受这个铁一般的男人,那温柔的一面。
“你明儿个去劝劝你姐姐,让她跟着去探望你小堂弟的婶子,一齐去那南边儿吧。”徐安坤突然顿了顿,然后郑重的对徐秋说了这么一句话。
“去哪里,修习她喜欢的琴画技艺。”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却如同像惊雷一般,在徐秋的耳边轰隆炸响。将心神沉入宁静的徐秋,惊醒过来。
徐秋惊愕的抬起头,眼神直直的看着徐安坤,看向他的父亲。
徐安坤深邃的瞳孔里,似乎能倒映出徐秋的影子。
但是徐秋却半响也说不出话来。
因为徐安坤刚才的那一句话,所要表达的含义,有太多、太多了。
徐秋不傻,不笨,他更有着不凡的悟性。不然他不会在十七八岁的年纪就要踏入一流武者的境界。
张了张嘴,徐秋用力的张着嘴,却是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只能对着父亲,点了点头。
他答应了父亲,去劝说他的姐姐,去那遥远的南边儿,去“学画”。
“那你就去歇息去吧。”徐安坤见得自己的儿子答应了,便摆摆手,吩咐徐秋下去。徐秋的眼神也从父亲的瞳孔里收回。他默默的点了点头。
站起了身子,转身走出了书房。
书房里,也只留下了接着低头看书的徐安坤,和那两杯升腾着丝丝热气的茶水………
“唉…..”
无声的叹息,响奏在这空荡的书房内。
徐秋走出书房,习惯性的抬起头来看着这黑夜。
他喜欢看天,无论是万里无云,旭日当空的白昼,还是这繁星漫天,群伴冷月的夜空。他都喜欢,因为看着这天能让他的思绪飞的更高,让他的思路运转的更加灵活,让他的心也得到无限的宁静。
他是早熟的,但他更喜欢装傻充愣。
可是在父亲的面前,他一直都在努力的展现自己。.
因为,他想得到父亲的认同。
今日,父亲所展现的另外一面让他欣喜,因为他觉得这是得到父亲认同的前兆。
即使父亲准备去做些什么,依然没有详细的给他说明,但是他相信那一天不会遥远。
而父亲让他的姐姐跟着婶子去南方的事,也让他的思路豁然开朗。
其实,父亲从来没有尝试着隐瞒自己任何事。
只是自己不够成熟,思路不够灵活,所以才意识不到父亲的举动和意图。
而当今日,父亲让自己劝说徐泉也去南方时,他才发现,他还是稚嫩了些。
“爹肯定是护姐姐护得紧。”
徐秋快步走着,然后轻身一跳,就翻上了自个儿房子的顶上。屁股随意的坐在瓦片上。他开始喃喃自语起来。
因为他觉得,嘴上把想法说出来时,脑子会运转的更快一些。
“而上次商盟聚会时,那几个老油子都预测南边和中州要有战事。他们肯定是知道什么内情,只是不与我说罢了。……不对,或许是他们认为我早已知道内情,所以才不多此一举的说出来………..可是老子根本就不知道内情!”
“让姐姐去南边,爹他肯定不会让我姐去送死,一定是哪里最安全就往哪里送……….看来我们老徐家早就投靠了南边了……….”
“叔叔说阿落那小子去南边时我就该想到………刚才父亲特地问了我一遍阿落是否去了南边,看来也是想测探一下我对他们的事了解了多少………”
“那么,南边儿会是谁扛大旗,造咱泱泱大周朝的反呢?”徐秋并拢双腿,将下巴按在腿包上,他身后的长发,也随着晚风而飘舞起来。
缓缓地闭上双眼,徐秋也不再自言自语,而是开始陷入了沉静。
宁静的夜空上,清冷的月亮将他的光芒一次又一次的洒向大地。
时间,却是不知觉的快了些。
也许是几息,也许是片刻,也许是一个时辰。
徐秋睁开了双眼,眼神如那永恒的星光一般,照亮着周围的黑暗。
他体内的暗玄劲真气再次狂涌起来。
在暗境的作用下,徐秋开始冲击着气动随心的境界,而他的目光也缓缓的收回,黑夜再次归于平静,不平静的只有徐秋的身与心。
“既然父亲走上了这条路,那么我这个当儿子的,不说给老家伙扛旗呐喊。至少也要护得我家姐姐的安全吧………”
“再说了,老子英雄儿好汉………”
“我不会差得,不是吗?”
似乎在回应着徐秋的疑问,天上的月亮,也变得更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