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气动(1/2)
易而散之盖世豪雄
易而散
第一卷:在人间
第十七章:气动
有时候,瓶颈就如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轻轻一捅,就破了。
可是徐秋却感觉着,自己的瓶颈也如那窗户纸一样薄,但是体内的如同洪水猛兽般的暗旋劲真气,如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这个“窗户纸”就是一直不烂,反而愈发的充满韧性。
领悟了暗境的徐秋对于身体与夜空的契合,早已达到了一定高度,对身体的各个经脉的真气运行流淌,也是随心如意。可是他对于那层窗户纸反而越发的无奈,总是觉得哪里差了些火候。
无奈的,抚平急躁的真气。
徐秋叹了口气,就站起身来,迎着风儿,跳下了房顶。回自个儿厢房去了。
躺在床上,想了想明日的行程安排,他就呼呼睡去。
第二日,徐秋被丫鬟喊醒后,才发觉自己又睡过了头。
“今天是十一月几日来着?”
“少爷,二十二日了。”
“哦,快过年了。”徐秋用双手捧着水敷上自己的脸,然后再从丫鬟手中接过擦拭的绒巾,边擦边问着丫鬟。
等收拾的差不多了,徐秋走出了自个儿的小庭院。往主客厅走。
路过花园,看着姐姐浇灌花草的倩丽背影,他突然脚步,想了想,还是仍接着向前走着。
到了主客厅。却见得徐府从正门开始,一直到客厅,到处都是忙碌的下人与丫鬟,他们有的站在梯子上张贴红布,有的搬运着花饰礼箱,有的在帮忙招呼着前来做工的工匠。
老管家忙里忙外的吆喝着,一会儿指挥这个丫鬟干那个,一会儿吩咐那个下人去搬这个。
“翻天了?”徐秋发愣的看着这一切,他赶紧拉来一个下人问道:“你们这是在弄什么来着?难道我爹又要娶回个小姨娘怎地?”
“啊!”突然被徐秋拉过来的下人却是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磨洋工被少爷发现了,再听得了徐秋的问话,他急忙接道:“不是少爷您要跟别家小姐定亲么?”
“恩?”徐秋惊疑一声,“定亲又不是成亲,你看这里,那里折腾的像个甚么!”
“少爷,你可是来了。”徐秋还没说完话,老管家就急忙跑到他跟前,一把扯着他就往主客厅内走去。
就这样,徐秋还没来的及搞清怎么回事,就让老管家给拉进了主客厅。
刚进去,他就看着了一名身着红衣的半老徐娘,这老娘们正跟徐安坤相谈甚欢,时不时的发出阵阵娇小,胸前倒是波涛汹涌。
徐秋咳嗽了声,就礼貌性的对王婆子行了一礼。
“哟,徐公子,老婆子我可算是把您和李家小姐的事儿,弄了个着落出来,不然我那冰人楼可是要让您给拆个稀巴烂了。“王婆子早就感到徐秋进了客厅,等得徐秋离她没多远时,才扭头媚笑道。
“不敢,不敢,王妈妈,都怪小子年少气盛,小子在这给您配个不是。”徐秋赶紧服软起来,毕竟不管怎么说,打人不打媒,骂人不骂婆呗。
随后徐安坤又象征性的询问了事情经过,然后装模作样的训斥了徐秋几句,便和王婆子入了正题。
毕竟在讲究礼数的周朝,婚姻大事在这礼数上,可是出不得差错的。
王婆子也不再与徐安坤父子俩打趣说笑,而是正儿八经的说起了注意事项,礼节彩品等,老管家急忙找来个下人,拿起纸笔开始一一记录。
对于李家二小姐那边儿的事,在座的几人却是无一在意的………
这么的就成了?
徐秋被王婆子那一堆堆的礼数要求说的是晕头转向,可算是记录完了后,才抽身回得自己的房中。
他躺在床上,发着呆,感觉有些不可置信。
“这么的,就成了?”
徐安坤已经说了,亲事定下来后,就要筹备婚礼的事宜。最多两个月,徐秋就要将李墨铃娶回家中。
所以徐秋现在认为,最多再过两个月,他就是个成家的人了。
“这样就成了?”
徐秋发起呆来,随后就拍了拍自己的脸,使得自己赶紧清醒。
因为他得去劝说他姐姐去南边的事,毕竟当爹的做事这么效率,当儿子的也不能含糊,你说是不是?
于是徐秋就从床上起来,趁着还没有到午时,利索的,跑去徐泉那里。
此时的徐泉已经回到了她的那栋小阁楼,丫鬟正在细心得给她梳理着头发,她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却是轻松的哼着小曲儿。
而另一名丫鬟正在细心的给徐泉清理着,放在别间的七弦琴。
徐秋走到了这栋精致的小阁楼下,抬头看着二楼微微开启的窗子,心绪也不知道突然间飞向了哪里。
直到风儿再次吹起,吹动阁楼的小窗子,吹起他的长发,他的衣角。
徐秋才回过神来。
他踱步进了阁楼。
刚上二层时,就听得琴声奏起。
轻柔如歌,温婉流长。
摇了摇头,徐秋对于书琴画艺是不怎么精通的,只能大致了解点。
但是他也知道姐姐此时弹的入神,弹的动情,所以他静静的在外等候着,不觉得,也融入那段琴音之中。
过了会儿,徐秋觉得被人拉扯了下,才回过神来。
却见得一个小丫鬟一手拽着自己,一手指向屋内。
徐秋点了点头,就走了进去。
进得房内,却见得徐泉一身素衣,婉丽的脸上带着丝丝柔和,静静的弹动身前的弦琴。徐秋老实的坐在徐泉的身旁,不敢发出半点噪音,他斜眼看了看拽他进来的丫鬟,示意她去给自个儿倒杯茶水。
就这样,姐与弟在这柔音中,静静的呆着。
柔音突然变得欢快起来,如同山野小林的急速流水,又如同那孩童玩闹的轻灵之音。
徐泉弹的更加深入,徐秋听得也更加忘神。
他们似乎又回到了童年,一大一小的两个孩子一起生活。
有嬉笑的,有教导的,有打闹的,有生气的,有隔阂,更有的是那份相依为命的羁绊。在自个家,父亲调离,母亲病逝。
在爷爷家,爷爷仙去。
在叔父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