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穷寇莫追(2/2)
这个路羿,果然越来越有才了。我乐观其成,笑道:“那好吧,反正我们都要去巴陵郡的,你与王瑚将军领所有步兵先行一步,我与王爷随后即到。”
鹅岗岭一战,司马乂在我的协助之下,尽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也是惨胜,骑步兵加到一起,已不足三万。七里坡与鹅岗岭两次战斗,共缴获战马近一千八百匹,我老实不客气,尽皆收入禳中,装备给了路羿与段斐,至此,我那六千人,骑步兵各半,部队的机动xìng无疑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路羿与王瑚领两万多步兵尾随司马伦向北开拔。将一万多的战俘整饬编制之后,我与司马乂领近万骑兵,押解着战俘也向巴陵郡方向进发。
拂晓时分,两路兵马先后抵达巴陵郡。司马伦部并未停留,连夜渡江北上,灰头土脸的回去了。我也不再追击,毕竟我方并未占据绝对优势,想一口把司马伦吃掉,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吃掉了,也必然会招致北方zhōng yāng政权及各诸侯王的群起攻之,到时势必自乱阵脚,疲于应付。
此前一天,其实谁也没轻松,我们忙于行军打仗,巴陵太守刘蒙也忙的焦头烂额。原来,我在州陵城做的好事,被饥民到处传播,说是找到巴陵郡的吴越,就不会饿肚子。所谓狗急跳墙,人饿急了,管他消息的来源是不是可靠,是不是真有其事,便不加思索地,一股脑地往巴陵郡蜂拥而来。到达巴陵郡外围,却发现有大军围城,不敢进城也不能进城,一待大军撤退,巴陵城内已是饥民遍地了。
好在有情报司的人穿针引线,将详细情况告诉了刘蒙。刘蒙没奈何,总不能吴越前脚刚走,你就不给人家面子了,到时要是他姓吴的赢下了这场战争,可不好交代。有鉴如此,刘蒙果断开仓赈灾,心里却不是滋味:东西是他刘蒙的,恩泽名誉却记在了吴越的头上。
在城楼上眼见司马伦近十万的大军,溃逃时已不足一半,并且只用了短短一天的时间,再到路羿王瑚率部进城,刘蒙暗暗庆幸自己所作的决策。赈灾劳军双管齐下,刘蒙累着且快乐着,看来投靠这人是不二的选择。
有这个想法的并非刘蒙一人,司马乂更加坚信,在我的协助之下,杀兄之仇,指rì可报。刘佑王瑚更是五体投地,唯马首是瞻。
当晚的庆功加分赃会上,司马乂首先发言,详细介绍复述了战事的一切经过,最后道:“此次以少胜多,全赖大哥吴越先生的功劳,所缴获的一应物质、战马、俘虏等,尽归大哥,乂不取分毫。”
我有点吃惊,司马乂想依仗我为兄复仇,这是毫无疑义的,但谁能没有野心呢?他司马乂能确信我没有非分之想?司马乂尽管年纪轻,但为人见地不在成年人之下,更加上旁边有一个足智多谋的刘佑,有一个骁勇善战的王瑚,且二人都是忠心耿耿,复仇恐怕只是表面,而夺取权力,夺取更大的权力,应该是司马乂王爷的终极目标。司马乂在损兵折将的情况之下,不是忙于为自己补充兵员,却不取分毫,将极为稀缺的战略物质拱手送人,确实颇费思量。
我的疑虑也仅仅是一念之间,依然面不改sè,依然是我的招牌伎俩——插科打诨,玩世不恭,笑嘻嘻的,说:“老弟,你这是害你大哥我呀,你明明知道我靠借钱度rì,上次借你的四千万,加上上江邑一年的租金四千万,共计八千万,都还没还上呢。再说了,我的兵都是雇佣兵,是要俸禄的,六千我都嫌多了,你还往我手里塞,我到哪里借钱发军饷?”
魏晋时期的军力来源都是些走投无路的农民,只管饭,是没有俸禄的,即使有,也限于军官级别,并且低得可怜。而我那六千人,每人每月都有一千文俸禄,没打过白条,都是真金白银的现金支付。这还是普通士兵,军官的俸禄就更高了。为此,上江邑财政一度捉襟见肘,后来,通过借贷,成立商务司,特别是去年十二月初一rì成立了华夏银行,可以自主发行货币了,才缓过气来。
我貌似在开玩笑,但每宗每件都是事实,借钱是真,租金是真,昂贵的军饷负担也是真的。在座的人除了刘蒙不太清楚以外,其余的人都是有一本帐的。所以,尽管我的口气是在开玩笑,是在哭穷,但大家绝不会认为我在虚情假意,半推半就,yù拒还迎。毕竟战争年代的兵员战马,粮草辎重等,都是宝贵的财富。
司马乂深有感触地说:“我知道大哥养兵有难处,但大哥是为乂养兵,这一万多战俘的一应俸禄粮草,大哥不必cāo心,乂自会安排调度,大哥帮我cāo练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