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穷寇莫追(1/2)
() 司马伦部人心惶惶,而起初疲于应付的司马乂部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之下,听说吴越来了,好似打了一针强心剂,愈战愈勇。五六千的人马投到十几万的大军之中,按常理而言,在战力上所起的作用应该非常有限,但在心理上所起的作用则不容小觑。加上战术得当,目的明确,其作用已有成倍的提升。交战双方都已成疲惫之师,强弩之末,而新加入进去的则龙jīng虎猛,个个憋足了劲儿。
到处弥漫的浓烟象瘟疫一样四处扩散,有时两个正在PK的士兵不得不一起停止互掐,好像商量好了一样,把钢刀驻在地上,两人虎视眈眈,却又剧烈地咳嗽,场景相当滑稽。我部士兵由于有充分的准备,尽管烟熏火燎的滋味也不好受,但比起司马伦的部队,或者是兄弟部队,无异如坐在空调房里的白领和烈rì下暴晒的农民工——高下立现。
所谓“养兵千rì用在一朝”,我麾下的将士都经过了少则几月,多则半年的严格训练,而那些训练的方法是一个超越时空两千年的人所制定——搞笑,科学,具有强烈的针对xìng,并且异常残酷,近乎变态。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的与敌人面对面的厮杀过,尽管开始较为生疏,但杀过第一个人之后,生疏马上被嗜血的快意所替代。在体力和装备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士兵们,那种残酷的战场,血淋淋的现实,更能激起他们无穷的斗志,因而越战越勇。
司马乂的部下,也因为有援军的加入,并且被兄弟部队的斗志所鼓舞,所激励,也一改疲态,积极杀敌。
本来具有绝对优势的司马伦部,在各个因素的作用之下,优势顿时变为劣势,士兵毫无斗志,左支右绌,消极抗敌。兵败如山倒,你越是消极,胜利的天平越是倾斜得更快。司马伦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命令撤退。但在树林之中,早就转得头晕脑胀的士兵,如何一下子辨得清方向,心里想撤,视线却被浓烟树木所蔽,不得不左冲右突,惶惶如丧家之犬。
在我的授意之下,我部将士齐声高喊:“投降不杀!投降不杀!”司马乂有样学样,也指挥兵士齐呼“投降不杀”。一时间,“投降不杀”的口令激荡林樾。早就不想打了的司马伦部,听到“投降不杀”的口号,如蒙大赦,纷纷缴械投降,更有甚者,干脆丢了武器,原地跪倒,双手抱头,趴在地上。
白热化的战斗从上午持续到下午,历时近三个时辰。鹅岗岭的树林中,烟雾弥漫,血流成河。司马伦部死伤三万多,被俘一万多,大将于芳战死。司马乂部伤亡一万多。我部将士阵亡不到三百,缴获战马一千二百余匹,可谓大获全胜。
我与司马乂胜利会师于鹅岗岭上,怀着激荡的心情目送司马伦引残部向北逃去。
杀得兴起的王瑚路羿等人,纷纷请战:“属下请求乘胜追击。”
司马乂看着我,道:“此事全凭大哥定夺。”
我笑着说:“兄弟蛮会打仗的嘛,象这种浑水摸鱼的打法,大哥还想不出来呢。能者多劳,你继续玩下去得了。”
司马乂嘿嘿一笑:“此乃军师刘佑的谋划,非弟所谋,再说,不是大哥帮忙,此时急于逃命的肯怕就是我等了,何谈胜算。”
刘佑朝我施礼道:“鹅岗岭之战,佑实乃出于无奈而为之,自王爷以下,都抱必死之决心,诚为玉碎之战。然,先生以区区数千之众,施鬼斧神工之谋,扭乾坤于即倒,救危难于频死。三军将士之命,皆为先生所救,我等何敢言‘善战’哉?”
刘佑说的是事实,司马乂王瑚等频频点头。我只好也“嘿嘿”起来,说:“不是你们英勇杀敌,你指望我那几千人能赢啊?给司马伦塞牙缝都不够呢。”
路羿道:“禀王爷,禀先生,属下愿与王将军领步兵佯装追击,追击是假,使敌无暇攻打巴陵郡是真,请王爷先生定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