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灵大帝 > 第十七章 巨鹿张角

第十七章 巨鹿张角(1/2)

目录
好书推荐: 基因狂潮 睿亲王府的贝勒要出嫁 江山诀 锦寒 千劫火 妖物警司 英雄无敌之位面小商贩 神行记 末世修行 众神之地

() 第十七章 巨鹿张角

限制单个道教传教地域的诏书很快就下达到帝国各郡县,各地郡守县令看了诏书有点莫明其妙。大汉帝国这些年,边境地区多有游牧部族的侵扰,内地基本平静,还没有听说道徒有谋反的倾向。诏书没有取缔传道的意思,只是限制地域。一旦违反,以叛逆罪论处。这可是大罪,要诛九族的。对于诏书下达前已经跨郡传道者,可暂不论罪。但必须在建宁元年十二月底前召回在外郡的传道者和道观分枝。

帝国的郡县级官吏可不敢马虎,立即派员进行盘查摸底。他们怕万一自己的地盘弄出个叛逆大案来受到牵连。

诏书惊动第十七章 巨鹿张角了一位雄心勃勃的道士,巨鹿人张角。

巨鹿地处华北平原,北边是安平国,与清河、广平、赵国、常山郡为邻。面积不大,人口密度却很大。巨鹿郡现有人口六十多万,比整个凉州(监察区)还多。

张角出生在巨鹿城北一个中型地主之家,有良田数百亩,家道殷实。少年时期,张角勤奋好学,一心想考入帝国太学进入仕途。但帝国太学和各地郡学的名额被帝国的官僚占了一大半(帝国教育制度规定,六百石以上官员的子弟可直接进入太学读书,三百石以上官员子弟可直接进入帝国郡学读书),剩下的名额在巨鹿这样的人口大郡,学子们竟争相当激烈。张角参加过三次帝国拔举太学和郡学学子的五经答辩,尽管他对五经已背的滚瓜烂熟,但还是名落孙山。不谈帝国太学,连郡学都进不了。

巨鹿是一个人口大郡,豪族林立。张角的家境和名望,指望郡守举孝廉入仕的机会渺茫。到张角十八岁时,他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作了重大调整。决定放弃入仕的想法,第十七章 巨鹿张角做一名医者,济世救人,也不枉为人一世。医者尽管被帝国上层子弟看不起,但在民间还是大受欢迎和尊敬的。

张角是一个很执着的人,认定了的事情就会全身心地去做。但张角学医的路上也碰到了很大的障碍,就是良师难寻。在巨鹿及周边地区,一些医术高明的医者一般都被大家豪族高薪聘去当私家医者了,而一些游方医者医术就差多了(游方医者一旦医术有了积累,名声鹊起,也会被豪族聘走。因为当豪族的私家医者待遇高,人又轻松)。张角跟了一个游方医者学徒两年,也只做到略通医理。

张角曾向豪族家的医者求教医术。好不容易有了几次机会,别人却高谈阔论,闪烁其辞,根本不愿传授具体的治疗病例。张角费了好大的周折,收集到三本医书。细细研读后,收益不大。每到关键处,或深晦难懂,或语焉不详。而且医书之间,相互矛盾,让张角难以取舍。张角就这样边研习医术,边为人治病。

直到二十五岁,张角的医术还是没有大的进展。求他看病的人,有吃了他开的药病情减轻的,也有没有效果的,还有少数病情加重的,更有三五例被他治死的。其中最严重的是邻村李家的独子吃了他开的药两天后死了。李家不肯罢休,还是看在张角态度好,又赔了十石粮食,才没有拉他去见官。

为此张角很苦恼。他行医的目的完全是想减轻病人的痛苦,对一些家境贫寒的人少收钱甚至不收钱,不仅没有赢得名声,很多病人还不能理解他的一片苦心。

一rì,张角上山采药,途中口渴,到山上一座道观里讨碗水喝。碰上道观里自称南华老仙的道士很健谈,就向南华大吐苦水。

说了一大通自己的经历后,张角问南华:“为什么自己一心想解除病人的痛苦,病人不理解,甚至拒绝他的治疗呢?”

南华听了张角的述说,感到自己碰到了知音。因为南华年轻时就是魏郡一带行走江湖的半吊子医生,与张角有相同的经历。二十年前,行走到此地,碰上老道士不行了,以观相托才在这里做了道士。南华有心帮这位年轻人一把,就把自己这几十年悟透的道理说给张角听。

南华对张角说道:“人生了病,身体很痛苦。医者告诉他实话,病人听了不舒服,或者根本不愿意听。然而,你如果告诉他,是因为他得罪了某位神仙,降罪于他,那么他就会惊恐。你再以异人的面目出现,把药当作符水施给他,他就会千恩万谢。治好了,他就会对异人心存感激;治不好或者治死了,他也只会怪自己把神仙得罪的大厉害了,神仙不肯原凉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