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虚幻的胜利(1/2)
() 第十五章 虚幻的胜利
管霸与苏康的伏诛在帝国的政坛是一件大事。他俩是当年参与孝桓皇帝“如厕议事”宦官五人组集体退cháo后冒出来的新星,曾深得刘志的信任和器重。苏康还任过大司农,是刘志管理农业和财政税收的大员,当刘志钱不够用时还干过卖官的事。依仗刘志的信任,从苏康手里买官可得先交钱,后办事。不象曹节一样瞒着所有人吃独食,最后还让别人赖皮。
对于党人来说,今天是个扬眉吐气的rì子。尽管管霸苏康在宫里已慢慢失势,但还是宦官里品秩最高的太监(中常侍按规定食秩一千石,但刘志给他俩加为比秩二千石),比第十五章 虚幻的胜利眼下最得势的曹节还高。更重要的是,制造党锢事件时,他俩就是太监首领。
此事对宫中的宦官冲击不太大。太监与士人不同,可以四世三公长享富贵。他们一朝得势上升的快,失势后常常用不了多久无声无息了,这是太监的法则(曹腾是属于想不开,认了个义子,表面上富贵延续了,说穿了还是别人家的)。象张让赵忠一些目前占据着较好位置的太监甚至还有些欣喜,只有前面的位置空出来,他们才有机会。
只有侯览触动很大,他是前朝仅次于管霸苏康的太监首领,只是他没有被权势冲昏头脑,刘志死后没有去管窦妙的闲事。他很清楚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保住一命。经历这事后,他已经没野心了,但也不甘心隐退,眼下只好小心翼翼地跟着曹节混。
在接下来的一段rì子里,抄家、珠连这些扩大战果的事交给了早已摩拳擦掌的党人。事无巨细的太傅在抄家一事上安排了御史郎监督,使得抄家所得大部分上交了国库。原管霸苏康的核心爪牙早已改换了第十五章 虚幻的胜利门庭,另投他主。所以尽管党人集团穷追猛打,也只诛连出三五十个虾兵蟹将。
人被诛连了就会空出些岗位来。那都是一些品秩低的岗位,上六百石高干线的只有一两个。面对这样的鸡肋大餐,帝国的大家豪族是不感兴趣的。但帝国现在有任职资格的人简直是太多了,有解除党锢还没任职的党人,有地方郡里推举上来的孝廉郎,还有大量已经考核通过的太学生。尽管没有现代社会考公务员那样的夸张,但也是很多人争一个岗位。把掌握人事任免权的大将军窦武的头都搞大了。
刘洪见过天子后,有了明确的任务,就通过太常向尚书台提出了增加编制的奏折。因为这事天子跟太傅谈过,所以急事急办,急匆匆地找大将军商量。窦武对皇帝醉于机关之类的事是从内心支持的(甚至还想纵容),毫不犹豫地给了五个太史侯补郎(食秩二百石)的编制。并对太傅说:“按陛下说的办,刘太史自己去找人,报来备案即可。也让本将军清静清静。”
听了这话,太傅陈蕃笑了起来。
有了编制,刘洪就悉心寻找起助手来了。找到的第一位助手竟是巨鹿田丰(字符皓)。
田符皓出身于中小地主之家,幼年丧父,生活艰辛。但他xìng格崛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在家乡赢得才名。应太尉周景辟,做了周景家的属官。刘志死后的人事变动cháo中,田丰迁侍御史。那可是个要紧职位,隶属于御史台,是帝国的大检察官,高级干部(食秩六百石,与州刺史同级)。上任三四个月来,田丰过的很不开心。一是他受的正统教育对宦官专权很反感,曾监察过几个与宦官有关的案子,但个个都不了了之。正义得不到伸张,却得罪了不少人。二是他是太尉举荐的人,大将军窦武权重后自然就会排挤太尉府系(同属帝**事系统)的人马。田丰感到前途迷茫,正准备弃官回家,碰上了物sè英才的刘洪。
因田丰想逃避官场的争斗,外加他家境平平,宁可弃高就低,到刘太史那儿做个食秩二百石的侯补郎。一心研究机关学问。
第二个助手是关中扶风郡学生马钧,那是刘洪在扶风郡学里做博士的故旧推荐的。马钧家境贫寒,少有才学,尤其是善于观察分析,一些结构到他手里就能触类旁通,被郡学博士发现。得知刘洪正在招揽助手,就举荐给他。
刘洪还到帝国太学找了三位家境平平,又聪慧好学的太学生。分别是会稽人姚仪,常山人张全,襄阳人欧阳景。他们三个尽管勤奋好学,人也聪明,但一没有家庭背景,二没有拜太儒为师,出仕的机会很小。听说刘太史招他们做助手,高兴的一个个跟刘洪瞌头谢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