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迎蓝的有惊无险(1/2)
() 几乎成了一个习惯,写到复杂关键的时候,要有这样一篇心理分析。只有这样,方向才更好把握,人物也会更合情合理,我也就更好写——有依据了嘛。
一、迎蓝能否避免这样的危险
迎蓝对周启鹏的拒绝还不够坚决吗?我觉得很坚决了。但她确实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这点不容否认。虽然这样的新闻与电视很多,虽然袁朗也曾经给她做过分析,但这些应该都没真正进入她心里,因为她是一个太单纯的女孩。
看她对袁朗就知道了。那真叫死心塌地,即便有过动摇,也是人之常情。这样专一的女孩,本质上都是极为单纯的。因为单纯,所以纯净,所以敢于关于迎蓝的有惊无险付出爱承担爱。这是迎蓝的本xìng,决定了她也会有防人之心,但不会想的太多。这是这个cha曲出现的内因。
还有就是周启鹏的表现。他一直以来表现出来的都是积极主动与执着,这是迎蓝对他疏于防范最主要的外因。他表现出来的执著与迎蓝对袁朗一模一样,所以迎蓝不止一次认为:他是另一个世界中的自己。元旦生病那回,迎蓝会觉得他可怜,和自己一样可怜,这都在迎蓝潜意识中留下记号:我那样爱袁朗,不会伤害袁朗,他也会这样的不伤害我。
至于迎蓝的自救,没有可能。她发现自己着了周的道,然后就已经不能动了,心理无论如何强大坚决,终究还是敌不过不能抗拒的自然力量。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自救的。她恐惧居多,镇定很少,表现得很柔弱,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意外。她完全没料到一个和自己一样痴情执著的人会对自己下手,慌了,急了,自然就乱了阵脚。在那种情况下,大概每个女孩都得被吓的半死。
二、写这段的用意
这一段在周关于迎蓝的有惊无险启鹏出场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想好,但经历了袁朗那样长篇大论的分析,这个情节就注定要在迎蓝离开上海前出现了。
第一个用意就是袁朗。就在第一次见到周启鹏的时候,袁朗就提醒过迎蓝。表现的是袁朗对人犀利而准确的评判。还有一个伏笔就是于洋。这个大英雄是因为袁朗才出现在迎蓝身边的。于洋喜欢迎蓝那么久,感情纠缠了那么久,始终没办法走出这个圈子,是袁朗的那个电话那次信任让他彻底改变,从此迎蓝身边多了一个忠心的保镖,少了一个最危险的元素。迎蓝与于洋都没能解决的难题,在袁朗这里,“四两拨千斤”,轻松解决。这就是他厉害的地方。
至于他出场救人,过于戏剧化,不在我的设想中。没安排袁朗出场,就是觉得袁朗在迎蓝身边的时间太少了,她必须学会自我保护,并有自己的生活圈。真是想让它合情合理,生活化一些。有这么个戏剧化的转折已经够了。
这一段虽然不是袁朗出场救人,但他的影子与他的魅力可见一斑。
第二个用意就是迎蓝。迎蓝需要经历痛苦的近乎绝境的状况,才能从一个单纯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特种兵的妻子——忠诚,执着,坚强,聪慧,dú lì,善于自我保护。这十年,袁朗在成长,迎蓝也是在成长,他们俩的成长始终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她才能理解我们所见到的那个袁朗,那么jīng明犀利的袁朗。想到了“致橡树”,这才是袁朗式的爱情。
借用网友的话:“现在的迎蓝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做袁朗安定的后方。但愿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能加速让迎蓝成长。也但愿这是你设计这一个情节的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