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逢(1/2)
() 袁朗与迎蓝在烈士陵园的重逢,是一场重头戏,是前面积蓄的所有感受的爆发,也是后面故事的缘起。
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在各自的世界中遇到了各自的问题。袁朗的问题是战友的牺牲,迎蓝的问题是她潜意识中对稳定生活的渴望,他们各自出现问题的时间很近,但因为时空原因,无法随时交流随时沟通,因而这两个问题相遇了,最大的变故就来了。也许会觉得这是一种戏剧xìng的巧合——袁朗带着自己的问题来找迎蓝,正好亲眼看到了迎蓝的动摇。其实不然。他们生活的不同的世界注定了各自问题的出现,这两个问题在两个人的心理上都有影子,早晚会相遇关于重逢,早晚会有这样的变故,现在不过是将这种变故情节化了生动化了而已。
袁朗是骄傲的,他提出分手的原因很复杂,有对迎蓝的失望,有对迎蓝未来的考虑,还有对未来生活的担心。应该说,这场变故中,最受伤的是他。他亲眼看到了爱人的动摇,亲身经历了战友的离别,而这些都不能作为正大光明的分手理由提出来,他的处境与心情,可想而知。
迎蓝对感情是很执着的,但这份感情带给她的究竟是怎样一份生活,这个命题随着她周围环境的变化,随着她年龄的增长,答案必然会异于以往。对生活要求的变化,是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当她终于想明白了,去找袁朗的时候,才发现袁朗背后的故事。
分别的这九十九天,对迎蓝绝对是拖胎换骨、破茧成蝶的过程。她经历了失恋、反思、寻找与笃定几个阶段,而后在jīng神上真正的强大起来,明白了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样的迎蓝,相当于后来的成才,重新在感情的世界中找到了爱情与生活的坐标。所以,再见到袁朗,她可以很冷关于重逢静很平和。不过她终究也只是一个希望得到爱情的女孩,所以见到袁朗她哭了。这场痛痛快快地哭后,迎蓝,有资格做袁朗的妻子了,她真的是和袁朗站在一起的那棵橡树了。
袁朗,这个人物很复杂,就是因为他复杂,所以给我很大的发挥空间。在动笔写之前也曾想过,是否从我们见到的袁朗写起,写成熟的袁朗的爱情,最终还是觉得这个想法过于大胆过于挑战自己的水平。袁朗,我们所见到的那个袁朗,成熟坚定,看穿人心,什么样的女孩能入得了他的法眼呢——只怕没有人能在他眼前走上三个回合。我们所见到的那个袁朗,恐怕很难得到自己的爱情,因为他太过聪明,真的会有那么晶莹剔透毫无瑕疵的女孩吗?不会有,即使有,在他眼中只怕也是一个不谙世事的瓷娃娃。所以,袁朗的爱情一定是从他的青年时代开始的,是和他一起成长一起强大的。他的心太难猜,只有和他共同经历了破茧成蝶过程的那个女孩才能看懂才能看透,也只有她才能给他的心一个最温暖最放松的港湾。
写到这里,真的是很佩服249。我不知道他当初安排“山里黄昏”那一段究竟想没想到这层,总之,因为他的这句话,袁朗才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否则,30岁的袁朗,很难有一个家,没有人能降住这么厉害的袁朗。
回归正传,就袁朗在烈士陵园的表现,我是犹豫了好久的。这是袁朗xìng格最重要的一笔,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就是因为慎重,写完了没敢放到贴吧里,而是先放到了我家,想听一下反馈意见。
第一,关于袁朗能给迎蓝什么样的生活,这个问题他想过吗?
袁朗是个特种兵,他对自己能给迎蓝什么样的生活是否早就有认识?
他曾经说过,他年轻的时候最象成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知道自己喜欢迎蓝,迎蓝就是他想要的。年轻的袁朗可以这样自信,这样骄傲。
至于他的工作xìng质,这个完全是现学现卖——特种兵演习多,受伤多,但牺牲少。年轻的骄傲的袁朗,总不能为了那种偶然就放掉自己喜欢的人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