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黑云压城(三)(2/2)
知道了京东白云军的打算后,胡大脚板他们总算将心放回到肚内,欢欢喜喜的挑着银、钱和军爷们一起回陈州去了。
……
十一月初三,蒙古南征灭金东路军的三万契丹、一万五千蒙古汉军共四万多兵马到达归德府治所宋城。
首先来到宋城北门外的是契丹糺军三百游骑。
宋城的外城墙壁有三丈高,由于建成的时间已经相当长了,每年修被的石灰把墙体保护得非常好,再加上城垛还是青砖砌就,下面夯实的黄泥墙已经硬得同石头差不多,
这道城墙的正墙上还有女墙,女墙上再砌砖垛,砖垛间的垛口是守城士卒的了望孔和shè箭口。城墙上还建有雄伟的城楼、角楼、望楼,间隔而立。楼顶是重檐九脊歇山式,外有廊柱围绕,下临跑马道。这道立体防线可以观察、隐蔽、机动、shè击、接应和供将官的指挥台。凹凸相间的城墙外,距城墙五丈许还建有四座孤零零可以容下二十人驻守的望军台,每座台子等距相隔一里。而且,这四个望军台根本没有通道和楼梯上下,只有台上的死士们需要补充箭矢和饮水食物,并获得城内守将的允许,城墙上的人才会用可伸缩的楼道与台顶相搭,方便送去箭矢和饮食诸物。
能够到这些台上的人都是死士,一旦开战,守城期间他们是不可能回到城内的,即使是他们的尸体也不可以。到了望军台上的死士们,其主要任务就是了望敌情并通报给城头上的守军,在敌人攻城时从蚁附攀城的敌军背后进行攻击,以策应守军保住城池。
不过,因为蒙古兵还不见踪影,也没有探马传回蒙古军向归德府进攻的消息,因此眼下的望军台与城墙还有楼道相通,每个台上也只有五个人负责值守。
这天,古六乙昨天入夜前就被旗头赶到右中位的望军台上来了,和他一赶被官爷们弄来这里当值的当然不止他一个人,还有另外四个什长都头不待见的大头兵。古六乙在登上右中望军台的五个人中又是最瘦弱的一个,所以么,他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唯一的一个不准睡觉,整夜都要负责值守的兵卒。古六乙对此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他自己反而感到有点占便宜的幸运。因为,他可以一个人得到全部五人份共一升的夜宵粮,下值后能够带回家将近两升粟米——煮得稀点的话,这些食物足以令得自己、老娘、弟弟一家三口度过三天——粮食。
古六乙武力极差,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需要他养活更不是死士,可这还没到开战的时候,上到台上当了望兵的也就是要他这样的兵才能被任何人支使得动。
已经是卯末辰初的时候了,古六乙心下有点焦急,家里弟弟和老娘还等着他弄回去的米下锅呢,太迟的话不懂事的弟弟会向老娘吵闹。
即使是心焦如焚,但古六乙怎么也不敢去唤醒正睡得香的其他四个人。他知道他们四个昨夜玩sè子博彩到快天亮才歇止,若是一个不巧叫到输了钱的人,被暴打一顿倒也受得了,万一他们不高兴起来,将应得的一点粮食给没了去,自己一家三口可是要饿好几天呢。
望军台也同样以夯筑城墙的黄泥建成,只不过底下丈许高的一截包了一层尺大的青砖,以防被敌军很容易挖倒。顶端大约两丈余见方,虽然也和城墙一般也砌有垛口、观察孔、箭口,但此时却是古六乙手上的一杆枪之外什么兵器也没有。
望台除了靠南边——也就是靠城墙一面——有个雨棚,这是为了遮挡住下层的兵器、歇息、煮食诸房不受雨水侵蚀。
百无聊赖间,古六乙想再到雨棚口看看他们是否睡醒了,偶然抬起头向远处扫了一下,转身走了两步时,他的身体颤抖了一下,停下脚步不愿回头却小声自语道:“刚刚是你这小子饿昏了头眼花么,怎么看到的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