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重生 > 第七十六章: 四位辅臣

第七十六章: 四位辅臣(1/2)

目录
好书推荐: 倾寻天籁 一夜倾城 重掌洪荒三界 凤皇 少林门徒 女神之耶路撒冷 无敌浪子 神雕惊雷 本宫不在线 修真之风流才子

()第二天早朝上,申时行上疏,请求皇上充实内阁,并举荐了数位大臣。万历从奏,就在早朝上举行廷推,再由万历批红,最后的结果是:张四维、王锡爵二人都是庶吉士出身,才学品德均为上乘,资历名望可以服众,分别授文渊阁大学士和文华殿大学士,即ri起进入内阁,共辅朝政。

从此开始,包括张居正在内,内阁共有四位大学士,大明又回到了四位辅臣共同辅佐朝政的局面。万历知道,国不能独相,一个不够,二个亦不够,三个就可以互相制衡了,如果有四个,而且是四个秉xing各异、背景、能力各不相同的大臣,那就是一番辉煌的历史气象了:

张居正是千古一相,能力自不必说,而且他有志于摒除弊政、振兴大明,他敢作敢为,不怕得罪人,办起事来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让他任首辅主持朝政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申时行是状元出身,声望最高,他任了六年武英殿大学士,资历也在王锡爵等人之上,他是个典型的中间派,两边都不得罪,从这次的弹劾张居正事件中就可以看出来。他还善于迎合圣意,只要不逾礼制、不得罪人,都能替万历开口说话,这样的人,自然不可或缺。

张四维是国家栋梁,这个赞誉是他十五岁中秀才时,负责他那场乡试的考官说的,与张居正十二岁中秀才时,湖广巡抚顾辚说的那句“此子将相才也”如出一辙,都富有传奇sè彩,现在看来,他们两个都说准了。张四维xing格脱洒、才智过人、喜谈兵事、器度不凡,说句实话,自从伪书事件后,万历心中除了张居正外,最为看重的就是他了。基于他的特殊背景,张居正不可能和他共通一气,以他的xing格,自然也不可能依附张居正,所以他就是防止张居正独相的重要人物了。

王锡爵是后来居上,四个人中,属他最为年轻,也最有潜质,不过他虽是榜眼出身,却未曾任过实职,声望稍显不足,但也正因为这一点,他跟张居正和张四维都不搭边,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看法。虽然从目前来看,王锡爵属于正宗的“保皇派”,但万历总觉得对他有些捉摸不透,看来此人不会满足于像申时行那样“迎合圣意”,ri后定有一番作为。万历知道,历史上的王锡爵生不逢时,不能施展抱负,终于辞去首辅,退隐山林二十余年,拒不出仕……不知道以今天大明这般欣欣向荣的气象,王锡爵是否还会选择退隐山林?

……

……

这一天五更时分,晨曦初现,百官们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聚集在午门前,等待着午门的开启。

工部尚书朱衡正和户部侍郎余有丁等人闲聊,看到张四维从端门方向走了过来,朱衡迎了上去,说道:“子维。”

“是士南兄。”张四维看到朱衡跟他打招呼,不免有一些尴尬,毕竟两人曾经共谋过大事,虽然张居正没有下台不全是因为他张四维,但自己的确是反过来帮了张居正一把,于理,自己没有做错,于情,那就有些过意不去了。

朱衡似乎忘记了有过这档事,满面chun风的走上前来,握住张四维的手,亲热地说道:“子维入阁为辅,为兄未曾登门道贺,失礼失礼啊。”

张四维谦让道:“大家多年同卿,何必拘泥于俗礼。”

“子维可知道,这又做阁臣,又掌吏部,古往今来可没有几人,ri后名留史册、衣锦还乡,风光得很哪。”

张四维看朱衡的表情,不像是说反话,只好干笑了几声应付过去。两人说话间,随着值守宦官一声高喊,午门缓缓打开。

“士南兄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