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宁夏边境(1/2)
()宁夏花马池城。
花马池守备沈炜站在北门城楼上,眯着眼睛往北边看了一会,他伸出双手合住嘴,往掌心里呼了一口暖气,然后拉紧了身上皮袄的领口,对旁边的一个亲兵说道:“思杰,跟我到西门去看看。”
花马池是宁夏卫的边防重城,与宁夏城一东一西,遥相呼应。花马池城两边不远的山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雄伟壮观的长城,从花马池北门出去,过了长城关,关外就是著名是河套平原,盛产良马的地方。
河套平原本来在太祖时代就是大明的领土,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驱逐了蒙古余部,建立了巩固的北方防线,从辽东、大宁、开平、东胜到嘉峪关一线,都遍立都司卫所,驻扎重兵,屯田戍守,东西联防,成为一体。但后来的永乐皇帝将大宁都司迁往保定,打破了太祖时建立的东西联防体系。
正统“土木堡之变”后,明蒙之间的战争不断,几乎每个月都有蒙古铁骑入侵,明朝军队节节失利,开平卫失守,东胜卫被迫内迁。成化年间,鞑靼的毛里孩部攻打山西、陕西各地,占领河套。河套屏障解除,蒙古人开始驻牧富饶的河套平原,宁夏、榆林、固原各重镇,首当其冲,直接面临着蒙古骑兵的威胁,明朝的西北大门从此敞开。
百余年来,无数的蒙古骑兵骑着河套平原出产的优良战马,屡犯大明边境,边关百姓苦不堪言,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兵甚至直接打到了běijing城下,举国震惊。河套平原,实在是明朝的一块心病。
沈炜从北门下来,与亲兵李思杰分别骑了马,往西门而来。
“叔叔,你不是说一到年关,蒙古兵就会来掠夺一番吗,现在都过了年了,也没见他们一个人影。”李思杰不太熟练地拉着缰绳,一边靠近沈炜,一边嘟哝道。
沈炜望着这个几月前刚来投靠自己的远房侄子,笑了笑,说道:“怎么了?你还希望他们来不成?要是蒙古兵来了,你敢跟我上去杀敌么。”
“那有什么不敢的,只要能跟着叔叔,多少蒙古兵我都不怕。”
“哈哈哈,”沈炜笑道:“你个小兔崽子,平时叫你多跟邹把总学学武艺,你还不爱学,现在要上场杀敌了,却想着要躲在我身后了?”
“我哪有这么想,我已经十九岁了,应该是要保护叔叔才是。”李思杰辩解道。过了一会,他又眨巴着眼睛问道:“叔叔,既然已经过了年了,为什么还要巡城啊?”
“你懂什么,巡城可不是只有年关到了才巡,我身为边城守备,不管什么季节,都要一ri一巡,这是我的职责。”
花马池是宁夏卫东部最大的城,不过比起中原和江南等地的城镇来,就显得小多了,因为这里地处边关,所以居民不是很多,只有两千余户,而且多数都是商人。城内驻扎着三千守军,沈炜已经在这里当了六年的守备,街上的行人看到沈炜骑马路过,都纷纷问好,沈炜也一一点头示意。
很快,两人就到了西城,由邹把总陪着,例行公事巡查了一遍。沈炜站在城楼上远眺,广阔的宁夏草原上刚下了场雪,在阳光照耀下,白雪的反光有些晃眼。
沈炜正要离开,忽然听到李思杰喊道:“大人你看,那边有个人!”
城楼上的众人纷纷转过脸来,顺着李思杰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城外西北方,有一个身着甲胄的人骑着马飞奔而来。
沈炜看了看身边的邹把总,问道:“传信兵?”
邹把总摇了摇头,说道:“不像……如果是柳总兵的传信兵,应该从高平堡方向来才是……”。
邹把总话未说完,那个骑马的士兵却突然从马上摔了下来,重重地砸到雪地上,翻了好几个滚才停了下来,那匹马见主人落马,停了下来,茫然地围住士兵打转。
“老邹,你带几个人过去看看!”沈炜果断下令。
邹把总带了三个士兵,骑马出城,不一会儿,就驼着那个落马的士兵回来。沈炜下城查看,见这个士兵穿着明朝军服,背后插着一支箭,箭杆早已断掉,鲜血染满了后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